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种植 > 大棚茄子怎样种植

大棚茄子怎样种植

时间: 思行858 分享

大棚茄子怎样种植

  茄子,广东人称为矮瓜,是一种老少皆宜的食物,茄子的功效与作用十分的强大,近年来大棚茄子兴起,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大棚茄子怎样种植,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大棚茄子栽培管理技术

  茄子是一种喜温性蔬菜。在适宜条件下,具有多年生长的习性。实践证明,大棚茄子可以播种一次。持续生长2~3年,进行多茬栽培、多茬结果。茄子多年生栽培,节约了成本,减少了用工。实现了早开花,早结果。延长了生长结果周期,显著提高了产量和经济效益,在中晚熟茄子栽培中有重要的推广价值。结合我们的生产实践和试验,将茄子多年生栽培的管理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1 前茬茄子管理技术要点

  茄子多年生栽培,从播种到第一年盛果期的栽培管理技术与常规栽培茄子技术基本相同,但要注意以下两点:

  1.1 选择适宜品种,提高产量效益 茄子多年生栽培,应选择生长势旺盛,分枝性强,耐寒性较强,抗茄子三大病害(黄萎病、绵疫病、褐纹病)。增产潜力大,商品性好的圆茄或长茄类型的中晚熟品种。圆茄类型如:济丰2号、济丰3号、北京丰研1号、北京九叶茄、高唐紫圆茄、安阳紫圆茄等;长茄类型如:赤选长茄、福山牛腿茄、吉茄1号、新疆长茄、新疆糙青茄等。

  1.2 搞好种子处理。及早防治病害 茄子枯萎病、黄萎病、褐纹病、绵疫病等病害由种子带菌而发生,因此首先要进行晒种,利用阳光中的紫外线杀死种子表面的病菌;再用0.2%高锰酸钾溶液或1%甲醛溶液浸种10分钟,或1%磷酸三钠溶液浸种20分钟。浸种后,用清水冲洗干净种子,然后催芽。采用30℃8小时、20℃16小时的变温处理方法,待种子萌动后,再放到0℃低温下处理1~2天,或0~2℃处理5~7天。通过以上处理,不仅可杀死病原菌,而且种子发芽整齐,提高茄子抗寒性,促进发育。

  2 茄子多年生栽培技术要点

  茄子多年生栽培与常规栽培的不同之处是:从第一年的盛果期之后,管理的核心是通过剪枝和剪枝后运筹好肥水的供应,搞好病虫害综合防治,加强中耕除草等田间管理,促使已趋于衰弱的植株发出新壮芽,长成新侧枝,重新形成健壮的植株,使其继续结果,再次出现生长高峰和结果盛期。关键栽培技术如下:

  2.1 首次修剪植株技术 从结对茄处以上10厘米将枝全部剪去,一般剪口距地面30~35厘米。为防止从剪口处感染病害,剪后伤口要涂上防止感染的药糊。药糊的配制方法是:农用链霉素1克,加上80万单位的青霉素1支,再加上75%百菌清30克,加水25~30克后调制而成。

  2.2 首次修剪后管理要点

  (1)重施基肥。茄子经过几个月的生长,已耗掉了土壤中大量的养分,因此重施基肥是确保茄子多年生栽培高产的关键措施。植株修剪后,在茄子行间开沟,埋施基肥。每亩施入腐熟的人粪尿3000~4000千克,饼肥100千克,尿素20~30千克,硫酸钾10~15千克。或三元素复合肥(氮磷钾含量均为15%)50千克。结合施肥,浇一次大水,促使新枝迅速萌发。

  (2)选留新枝。在适宜条件下,剪枝后8~10天萌发腋芽,形成侧枝,此时可选定新枝,每枝按不同方向均匀分布,选留5~6个侧枝。选定侧枝7~8天后。新的侧枝即开始现蕾。

  (3)中耕松土。修剪植株开始生长后,要及时进行一次深中耕,到植株封行后,再浅中耕一次,同时在根部培土一次,高度为10~15厘米。

  (4)结果期管理。一是肥水管理:当半数植株见果后,要加强肥水供应,掌握每10天左右浇一次水,隔一水施一次肥,每亩每次追施尿素20~25千克,保持地面见湿,很少见干。生长期间结合喷药进行叶面施肥。二是温度管理:根据天气情况,在10月20日前后扣棚膜,使棚内白天控制在23~28℃,夜间保持在15℃。当夜间气温低于10℃时,关闭通风口。三是保花保果:为防止低温造成落花落果,可用40~50毫克/千克的防落素或20毫克/千克的2,4-D蘸花保果。四是病虫防治:重点防治茄子灰霉病、绵疫病、早疫病、黄萎病、褐纹病等,可使用70%灰核威1 000倍液、64%杀毒矾500倍液等。虫害主要防治蚜虫,可使用10%吡虫琳3000倍液、50%辟蚜雾2000倍液防治,不同农药要轮流、交替使用,以免产生抗药性。

  2.3 第二次修剪技术 这次的剪口要比第一次修剪低4~5厘米,剪后于剪口处涂药糊,药糊的配制方法同上次。

  2.4 第二次修剪后管理技术 修剪整枝后开沟追肥。每亩追施腐熟的干大粪800~1 000千克或饼肥200~300千克。对小沟间进行中耕松土,中耕不宜太靠近主干和过深,以防碰伤主干或伤根。大棚温度应保持在白天25~28℃,夜间10~14℃以上。此期要勤中耕,保持表层土壤松软、保墒、升温,以保养根系,促进根系发育。同时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每株选留3~4个新侧枝,第一花芽以下的侧枝全部去掉。以后转人正常管理。

  2.5 以后各茬次管理要点 以后各茬次的修剪整枝同前两次的修剪整枝一样,可周而复始多年栽培生长,但一般前两年效益好,第三年开始效益下降。主要是植株的根系老化,枝干木质化程度高,发枝趋弱;再是病株率逐渐加大,由于机械损伤,造成密度减少,产量降低。因此茄子多年生栽培一般以两年为宜。

  大棚茄子结疙瘩果如何预防

  日光温室温度过低时,茄子常会出现疙瘩果,疙瘩主要集中在果实前端,表现为指状高0.5~1厘米的突起。掰开果实发现,长疙瘩的地方,果皮与果肉间有较大的空隙。

  发病原因 棚温过低,尤其是遇到特殊天气,连续3天白天棚温低于25℃、夜温低于15℃时,根系活动减弱,吸收的营养不能满足果实的正常生长需求,植株抗逆能力降低,易出现疙瘩果。天气晴好时,虽然外界气温很低,但只要光照好,揭开草苫子后,棚内气温升得很快。由于果皮先受热,所以在上午9~10时,果皮与果肉温度相差很大。长期处于这样的状态,果皮生长速度势必超过果肉,也会导致果实长疙瘩。此外,若赤霉素用量过大,常导致点花后果实发育速度很快,对外界的抗逆能力变差,也容易出现疙瘩果。

  预防措施 针对这些原因,建议在管理时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棚室保温,尤其是保持夜间温度不低于15℃,以免造成根系活动能力变差。晴天时,拉开草苫子后1小时再给棚室放风,给棚室一个缓慢升温的过程,以免造成果实温度变化剧烈。注意叶面肥的应用。可喷洒全营养型叶面肥或甲壳素等增强植株抗逆能力的叶面肥。

  大棚茄子落花的防治措施

  造成茄子落花的原因很多,比如营养生长过旺,植株长势过弱,湿度过干或过大,以及温度过高或光照不足都能造成茄子落花。建议菜农朋友根据去年大棚的实际情况确定造成落花原因,然后采取相对措施防止今年再出现茄子落花现象。

  营养生长过旺的防治措施:对苗株进行适时蹲苗,蹲苗期适当控水控肥,中耕松土,使营养生长及时转到生殖生长。

  植株长势过弱的防治措施:定植时应挑选壮苗,同时增施肥料,促根壮秧,根据植株生长情况,实行疏花限果管理。

  光照不足的防治措施:增加光照时间和采光量。晴天草帘早揭晚盖,延长光照时间,阴天也应揭帘吸收散射光,阴雨天缩短揭帘时间。还可以采取后墙悬挂、地面铺设反光幕,晚上用日光灯补光等办法来增加光照。

  温度的控制:开花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5℃~30℃,夜间降温到15℃~17℃。

  湿度的控制:空气湿度一般在80%左右,干燥时要及时灌水,使土壤保持湿润。湿度过大时要及时通风排湿,避免大水漫灌增加湿度。

  看了“大棚茄子怎样种植”的人还看了:

1.如何种植秋冬茬温室大棚茄子

2.春大棚茄子种植中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有哪些

3.茄子的种植方法

4.如何防治温室大棚茄子的病虫害

5.温室大棚茄子应如何修剪管理

6.种植茄子的方式要点

7.大棚蔬菜的种植经验

8.如何种植茄子

125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