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种植 >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 思行858 分享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怎样做才能让生姜优质高产,生姜优质高产要注意哪些问题,你对生姜的优质高产了解多少,那么下面一起来看看学习啦小编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生姜优质高产的技术,让你有更多的了解,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生姜是我国重要的出口创汇蔬菜,但由于生产管理上姜农一直沿袭着传统习惯,且反复重茬,致使生姜品质变劣、产量降低,有些地方姜瘟病盛行。我们在连续几年试验的基础上探索出了一套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对姜瘟病也有一定防治效果。下面仅就其中一些主要环节进行介绍。

  一、用透光率40%的遮阳网替代传统姜影草

  生姜为阳性耐阴植物,不耐强光和高温,若光照不足也会影响其正常生长,传统栽培方法都是以插影草来进行遮荫的。即在种姜播种后,在姜沟南侧或西侧,插上谷草或玉米秸等,按10-15厘米的距离交互斜插,高70-80厘米,使姜沟呈花荫状态。 这种遮荫方式最大不足之处是在时空上遮荫不均匀,7-8月份中午最热的时候,遮荫面积却最小,遮光率远远不够。我们采用的遮荫材料为透光率在40%的遮阳网。在生姜种植前,按蔬菜简易大拱棚的结构打好木桩,中间最高处2米左右,两侧稍矮些。将几幅遮阳网按地宽缝接在一起,以4-5幅为宜。生姜播种后,便把遮阳网固定在木桩上面。这种遮荫措施操作简单,后期姜田内的施肥、喷药、除草、培土等作业也十分方便。注意撤网时间应比传统拔影草时间提前5-10天,因遮阳网下的姜田群体较旺,后期气温下降后,生姜地上、地下生长较快,防止地上徒长。利用遮阳网可提高产量50%以上。

  二、后期延迟生长

  生姜传统的收获时间在霜降前几天。其实这时生姜生长仍很旺盛,主要是养分回流和姜块内含物的充实。这时在原来固定遮阳网的木桩上,再横着搭几条细竹竿,然后扣上大拱棚,这样就避免了突然来临的霜冻问题。延迟生长20天后再选晴好天收刨,可在遮阳网基础上再提高产量17%以上。

  三、用脱毒姜种替代传统自留姜种

  脱毒蔬菜因在产量和质量上的巨大优势越来越受到人们重视,通过栽培试验发现,脱毒姜比普通姜增产30%以上,而且抗姜瘟病效果显著。

  四、采用遮阳网需注意以下几点

  1、遮阳网透光率以40%为宜,过大,遮荫效果差;过小遮荫过强,易徒长。

  2、遮阳网架设高度应不低于1.5米,以便于网下透风。

  3、由于遮阳网下,小气候较好,温湿度适宜,某些病害(如姜螟)易发生,应注意预防。

  4、撤遮阳网的时间应较传统拔姜影草时间提前5-10天,以防止生姜徒长。

  5、扣大拱棚时间不宜过早,过早易产生高温,过迟易受霜冻。扣棚后中午应注意放风。

  6、扣大拱棚之前3-5天应浇一遍水,扣棚后不宜浇水,以防止棚内湿度过大,影响生姜品质。

  7、脱毒姜个体生长较普通姜旺,为防止群体过大,就适当调整密度,普通姜种栽培密度可为50厘米×20厘米,脱毒姜种栽培密度可为55厘米×25厘米。

  生姜高产栽培六大措施

  一、严格选地,避免连作。

  生姜遇高温高湿的环境,容易发生腐烂病,俗称姜瘟。姜瘟是一种细菌性的土传病害,连作发病严重,造成大量减产。由于生姜有这种毁灭性病害,所以生姜不宜连作,应与水稻、十字花科作物、豆科作物等进行3-4年的轮作。种植生姜以选择土质肥沃、土层深厚,有机质多的壤土或砂壤土为好。要求田块地势稍高,排灌方便,不易积水,这对预防姜瘟的发生较为有利。

  二、消毒催芽,促进早发。

  种植生姜应选择姜块充分成熟、肥大、具有1-2个壮芽、无病害的老姜作种姜。种姜播种前需要进行消毒和催芽。消毒方法很多,用1:1.5:200的波尔多液浸种20分钟即可杀死种姜表面的病菌。种姜消毒后,先晒2-3天,待姜块表面水分消失时,即可堆放,用稻草或麻包覆盖进行保温催芽,要求保持湿润和20-25温度条件。当姜芽长到1厘米时即可播种。

  三、适时播种,合理密植。

  华南地区生姜的播种期一般为2-3月。种姜的大小以70-100克为宜。种姜密度以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为好。

  四、施足基肥,科学追肥。

  生姜较耐肥,并且生长期长,应采取施足基肥,多次追肥的原则。每亩施猪牛粪1500-2500公斤,钾肥10-15公斤作基肥。追肥应勤施薄施,由淡到浓。苗高15厘米时施一次薄肥,苗高30厘米追第二次肥。以后每隔20天左右施一次追肥。苗期以氮肥为主,根茎膨大期应多施钾肥。

  五、遮荫降温,促进生长。

  生姜属耐阴性植物,不耐高温和强光,散射光对生长有利。因此夏季生长期间要进行遮荫,以促进生长。遮荫方法很多,可与冬瓜、粉葛、芋头等作物进行间作,利用这些作物遮荫。也可利用凉爽纱搭平棚进行遮荫。

  六、防旱防涝,及时培土。

  生姜不耐干旱,也不耐涝,对水分要求严格。生长期以保持土壤湿润为宜。在夏季高温期间,应及时浇水降温,以早、晚浇水为好。雨水天应及时排除田间积水,以减少姜瘟的发生。生姜根茎的生长需要黑暗湿润的环境,随着根茎的向上生长,根茎容易露出地面,表皮变厚,品质变劣。因此要进行培土。一般培土三次左右。培土的深浅可根据栽培目的而定。如果收嫩姜,培土要深些,使子姜长度增加,质地脆嫩。如果收老姜,则培土要浅些,以使根茎粗壮老健。

  沼肥分次施 生姜的产量高

  沼肥种生姜除进行精细整地、选好姜种、适时播种外,还应做好以下几点:

  施足底肥。每亩施沼渣3000―5000公斤。

  及时追肥。生姜生长期一般要追肥3次。第1次在苗高6.7―10厘米时,每亩施沼肥1000―1500公斤。第2次在7月下旬,每亩施沼肥1500―2000公斤。第3次在8月中下旬,每亩用1000―1500公斤沼肥和15―20公斤硫酸铵混施。

  管理要点。生姜生长要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不旱不涝。高温季节要早、晚浇水,防暑降温。干旱时每10天灌1次水,暴雨后迅速排水。生姜喜阴怕强光,在炎热夏天要搭棚遮荫。生姜生长期一般应中耕培土4―5次,清除杂草,防止土壤板结和根茎外露。姜苗长到0.2米左右时,姜母上常有隐芽发出,应及时去掉,以免浪费养分。在姜苗长到0.33米左右时,姜母两侧又长出1―2个芽,应保留下来。到8月上中旬,要把姜株顶心打掉,每隔7―8天打一次,连续打2―3次。

  看了“生姜优质高产栽培技术”的人还看了:

1.生姜的种植技术

2.生姜高产最新栽培技术

3.姜种植技术视频

4.生姜的种植方法

5.广东生姜种植技术

6.北方寒地生姜栽培技术

7.种植生姜的技术

8.南方生姜种植技术

9.无公害莲藕质量控制措施及生产技术

10.土豆的种植方式

127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