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兴趣爱好>其它兴趣爱好>种植>

山药种植最新技术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山药为雌雄异株植物,种子不易发芽,故其营养繁殖能力较强,其中腋下的零余子、地下的块根及茎都能繁殖新个体,零余子及地下块根成活率最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山药种植最新技术,一起来看看。

  山药种植最新技术

  一、种植前的准备
1、选地 选择土层深厚、肥沃和地下水位在1米以下的沙壤土地块栽培山药。

  2、选择适宜品种 选择丰产抗病、形状和表皮特征优良的长柱形山药品种,其块茎长度在1米以上。常用的品种有:细毛长山药、嘉祥长山药、沛县长山药等。

  3、加工塑料套管 选用内径6~7厘米的硬塑料管,用手锯锯成长1米的小段,并纵剖一刀,将管分为两半,然后在塑料管的一端距端口20厘米处向端口斜切,将端口切成半圆形。再于塑料管的另一端至中间部位,用手钻或电钻打孔,孔径为1厘米,间距3厘米,每排6个孔,共4排。这样加工成的塑料套管可以使用6~8年。

  4、挖沟埋套管 一般在4月份土壤解冻后,挖山药沟,沟宽30~40厘米,深50~60厘米,间距60厘米。挖时要分层取土,以便回填。填平沟底,将塑料套管按30厘米间距均匀摆放,使切口一端向上,再回填土层15厘米厚,边踏实,边把塑料套管按60°角的斜度排成一排,上端平齐,高出地面10厘米。然后再回填土层10~15厘米,踏实后填入一半熟土?不要踏踩 ,之后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4000公斤,把施入的有机肥和土混匀后,再用熟土把山药沟填平。

  5、整畦做标记 每两行山药做一个平畦,畦宽1.4~1.5米。做畦前,每667米2施入充分腐熟的优质有机肥2000公斤,深翻后整平畦面。在畦的两端、塑料套管的行线上做标记,以便播种时查找塑料套管。

  二、制备种薯

  1、山药种薯制备首先使用山药豆制备一次种薯,然后连续3年左右使用山药段子作为种薯,可有效防止山药种薯的退化。

  2、使用秋季收获的山药豆气生茎 ,按株距3厘米播种,翌年秋天可收获长20~30厘米的山药块茎,用整个块茎做种薯。

  3、山药段子是山药块茎上端有芽的节,是在收获山药时从块茎上截取的,长20厘米,重50克左右。播前晒晾,以便使伤口愈合,然后层积存放,存放时要注意防冻。

  三、适期播种

  1、选种 要求种薯色泽鲜艳,顶芽饱满,块茎粗壮,瘤稀,根少,无病虫害,不腐烂,未受冻,重150克左右。用山药段子播种要求其直径在3厘米以上,长度为15~20厘米。

  2、催芽 播种前15~20天,取出层积存放的山药段子,放在25~28℃的环境中培沙3~5厘米催芽。催芽时可使用阳畦或小拱棚,阳畦或小拱棚要始终密闭保温。当山药幼芽从沙中露出时即可播种。

  3、播期 山药不耐霜冻,因此播种时期要以终霜后为宜,山东地区一般在4月中下旬播种。

  4、播种 先用锄头沿标记行开沟,沟深8~10厘米,找到塑料套管,再将种薯水平摆放在塑料套管切口的上方,然后浇水,水渗完后,先把湿土覆盖在种薯上,再覆盖一层干土,等水浸润透干土后,再用干土把种植沟覆平。

  四、种植后的管理要点

  l、中耕 中耕不仅可以保墒,同时可以提高地温,促进山药出土。播种后要及时中耕1~2次,出土后为防止滋生杂草,仍要进行2~3次浅中耕。中耕时,距离山药近的地方要浅,离山药远的地方要深。随着山药的长大,中耕时宜远离山药。

  2、搭架 当山药茎蔓长至30厘米长时,要搭“人”字架,架高1.5~2.0米,并且要牢固,以防被风吹倒。要及时引蔓上架,一般不摘除侧枝,但要及时摘除不作留种用的气生茎,因为气生茎数量过多会影响山药块茎的膨大。

  3、浇水 当山药茎蔓长到1米左右时浇第一次水。此次浇水不宜过早,否则会延缓根系生长。水量宜小,不宜大水漫灌。7~10天后浇第二次水,水量可大些。以后的浇水要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当主蔓长到架顶,植株底部开始产生侧枝时,要保持土壤湿润。

  4、追肥 一般在第二次或第三次浇水时进行第一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尿素10公斤。在山药豆开始膨大时进行第二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30公斤。在山药豆长成,有的山药豆开始脱落时进行第三次追肥,每667米2追施硫酸钾复合肥20公斤。

  5、防病治虫 山药的病害主要有炭疽病、叶斑病、茎腐病和根结线虫病。防治炭疽病和叶斑病可选用70%代森锰锌600倍液、80%炭疽福美500倍液;用75%百菌清600倍液灌根防治茎腐病;防治根结线虫病时,可以使用30%克菌丹,每667米2用量为1公斤,播种前混入土壤中消毒。虫害主要有菜叶蜂和沟金针虫等,防治菜叶蜂用90%敌百虫1000倍液喷雾,防治沟金针虫用辛硫磷800倍液灌根。

  五、及时收获10月下旬,地上部茎叶枯死时采收。收获时,先清除支架和茎蔓,自山药沟的一侧挖土,直到塑料套管全部露出,把山药和塑料套管一起取下,打开塑料套管取出山药即可。

  山药栽培技术

  品种和栽培方式

  选用抗病虫、高产、优质的品种,如西施山药等。在同一地块,采用隔沟轮换种植的方法连续种植2年后,至少间歇5年。

  栽植前准备

  1.培养栽子

  山药栽子应选择多年培育的优质山药栽子繁殖,把块茎先端切下20~30cm,具有隐芽和茎痕的一段;也可把块茎切成长10~15厘米小段(俗称山药段子)作种。如扩大种植面积可用气生块茎(俗称“山药豆子”)于当年繁殖成山药栽子,下年使用。用2~3年的大栽子山药产量最高。

  2.种块处理

  种植前20~25天选符合栽培特征,无病块,根上端较硬的一段进行药剂浸种,用50%的多茵灵可湿性粉剂300倍浸合液浸5分钟,然后晾干备播。

  3.整地施肥

  冬季至清明前进行整地开沟。按行距1米挖南北向深沟,沟深120~140厘米,沟宽30厘米,挖沟时将上层与下层土分别堆在沟的两边,最下层20厘米沙土,就地挖翻耕碎,经晾晒几天后,先将高层土耧平踩实,再填下层土入沟,每天20厘米耧平踩实一次。最后平填上层土,层层耧平踩实,直到与原田相平或略低为止,亦可用山药打沟机打沟,省工省力而且效率高。

  下种后到出苗前,将种植沟两侧行间的土壤深翻20~30厘米,施入基肥,每亩施腐熟饼肥150千克,腐熟优质粪肥6000千克,三元素复合肥75千克,充分混合好后施入,并翻土充分混合,同时加入1千克辛硫磷防地下害虫。

  适时栽植

  1.春季在气温回升到12℃以上,5厘米地温稳定在10℃以上时种植,露地栽植以4月中旬栽植为宜。

  2.适宜的栽植密度为每亩3500~3800株,栽种时顺垄开沟种植,株距20~25厘米。栽前先灌足水,将栽子平摆于沟中,将芽朝上,然后覆土10厘米培成垄,垄高15厘米左右,两边用脚踩实。

  田间管理

  1.及时搭架

  春季当苗高25厘米左右时,用长2米的竹竿或树枝搭一牢固的“人”字形或三角、四角型支架,架高1.5~2米,然后引蔓上架以利通气透光。

  2.浇水

  苗期基本不浇水,在茎叶旺盛生长后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块茎膨大期应适当浇水,保持土壤湿润状态,收获前10天停止浇水。每次大雨过后,应及时排除积水和换水。

  3.追肥

  整个生长过程中追肥2次,分别在茎叶旺盛生长期和块茎膨大期各追肥一次,每次每亩施硫酸钾复合肥20千克,收获前30~40天进行最后一次追肥。结合防治病虫可进行叶面追肥,一般每15天一次。叶面喷施可用硒硼微肥。

  4.中耕除草

  栽植后可浅中耕1~2次,以后每次浇水和降雨后都应进行中耕。

  5.剪枝、摘花蕊

  当中上部的茎蔓叶腋间生长出“零余子”(山药豆)的花蕊时,除留下结“零余子”的植株叶,其他植株花蕊应全部抹掉,并可及时剪去侧枝,以减少养分消耗,利于通风透光,使养分集中于块茎膨大上。

  病虫害防治

  山药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褐腐病、蛴螬。

  1.炭疽病

  ①避免连作,加强水肥管理。

  ②采用配方施肥,适当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过量氮肥。③发病初期喷洒80%炭疽福美可湿性粉剂80克庙。

  2.虫害

  蛴螬可用辛硫磷防治,定植时1千克/亩撒施。

  采收贮藏

  收获山药应从沟的一端开始,按山药的长度挖深沟,待全部块茎暴露出来后,手握中上部,用铲铲断其余的细根,小心提出,避免伤口和折断。气生块茎(山药豆子)可在地下块茎收获前一个月采收,也可在霜前自行脱落前采收。

山药种植最新技术相关文章:

1.山药种植技术

2.山药种植栽培技术

3.山药种植方法

4.铁棍山药种植方法

2682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