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种植 > 桃子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什么

桃子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什么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桃子种植的栽培管理技术是什么

  桃子为城乡人民所喜爱,那么你们知道桃子如何种植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桃子种植技术,一起来看看。

  桃子种植技术

  一、桃品种选择

  (一)油桃品种选择

  油桃品种可选早红2号、曙光、华光、艳光、丽春、早红珠、千年红、中油4号、双喜红等。

  (二)普通桃品种选择

  普通桃品种可选春艳、早凤王、早醒艳、京春等。

  (三)蟠桃品种选择

  蟠桃品种可选早露蟠桃、早油蟠桃等。

  二、桃树设施栽培周年生产技术

  (一)休眠期管理

  1、适时扣棚降温促进休眠。有些品种秋季不能自然落叶,可人工顺枝捋掉叶片,注意不能损伤桃芽,同时将落叶清扫出温室。生产上也有用8%尿素作化学脱叶剂的,但脱叶不宜过早,以免影响树体营养积累。然后采用“人工降温暗光促眠技术”促使桃树尽快进入休眠。

  2、适时升温控制成熟期。满足桃品种的休眠需冷量后即可升温。一般低温量达到800小时以上,即可满足大多数桃、油桃的自然休眠要求。升温还应考虑设施的保温效果,如改良式大棚因保温效果不如温室,升温应适当推迟,让花期避过1月低温期。大规模生产时,还要考虑分批升温,控制果实成熟上市时间,防止成熟期过于集中。

  3、休眠期修剪。生产上多在升温后进行。采用较多的树形有三主枝自然开心形、二主枝“Y”字形和圆柱形等,整形过程与露地基本一致。但设施栽培栽植密度通常较大,整形上必须注意群体结构。如同一行树要注意前低后高,前稀后密,开心形要中间低两侧高,达到开心效果,保证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成型树的休眠期修剪主要任务是结果枝组和结果枝的修剪。结果枝组宜采用双枝更新方法,防止结果枝组延伸过长。树体中下部要注意培养大中型结果枝组,避免出现光秃带。结果枝修剪与露地相同,但结果枝要剪到复芽处,并要看花芽修剪,保证留下足够花芽量的同时,疏除过密枝和细弱枝。

  (二)催芽期管理

  1、温度管理。原则上是平缓升温控制高温,保持夜温。方法是前期通过揭开保温材料的多少或程度控制室内温度,后期通过放风控制温度过高。第一周棚室温度白天13~15℃,夜间6~8℃。第二周温度白天l6~18℃,夜间7~10℃,此后棚室温度白天保持在20~23℃,夜间7~10℃,持续16~20天。这期间夜间温度不宜长时间低于0℃,遇寒流应人工加温。一般升温后40天左右桃树即可进入萌芽阶段。

  2、保持湿度。升温后可灌一次透水,增加土壤含水量,提高棚室内湿度,使空气相对湿度保持在70%~80%,较高的湿度有利于萌芽。

  3、其他管理。升温后1周左右喷一次3~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防治病虫害。地上管理完成后,及早在全园覆盖地膜,提高地温,保证根系和地上部生长协调一致。

  (三)开花期管理

  1、温度、湿度管理。自桃萌芽至开花期,生长发育适宜日均温度为l2~14℃,白天最高温度应控制在22℃以下,夜间保持在5℃以上。试验表明桃的花粉在0~2℃发芽率为47.2%。说明桃树花期可以承受短时间的不低于0℃的低温。但遇寒流时要采取人工加温措施,将温度控制在0℃上,防止低温冻害。

  花期空气湿度要控制在50%~60%。控制方法是打开天窗或放风口放风排湿;地面覆盖,减少土壤水分蒸发。

  2、光照管理。花期对温度和光照反应敏感,所以光照管理至关重要。具体方法如下:一是选择透光性能好的覆盖材料,聚乙烯无滴薄膜透光率为77%,是目前效果较好的覆盖材料;二是保证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延长揭帘时间;三是合理密植、科学整形,保持良好的群体结构,达到行间透光、枝枝见光的效果;四是长时间阴雪天的情况下,须人工补光,可用白炽灯、卤化金属灯、钠蒸汽灯补充光照。此外,还要随时清除覆膜上的灰尘保证透光良好。

  3、人工辅助授粉。设施栽培桃树大多数品种自花结实,但配置授粉树后坐果率更高。为提高授粉效果,需进行人工辅助授粉或利用蜜蜂传粉。

  (四)果实发育期管理

  1、温度、湿度管理。原则是防止白天温度过高,保持夜间适宜温度。

  (1)果实第一迅速生长期。适宜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在5℃以上。果实生长与昼夜温度及日平均温度呈高度正相关,生产上要控制好白天的最高温度,保持较高的日平均温度,保证果实生长发育的要求。

  (2)硬核期。对温度反应不如迅速生长期敏感。这期间温度不宜过高,以免新梢徒长,导致落果及影响果实生长。最高温度控制在25℃以下,夜间温度控制在10℃左右。

  (3)第二迅速生长期。白天温度控制在22~28℃,夜间控制在10~15℃,昼夜温差保持在10℃以上。温度过高或过低,品质都会下降。

  2、光照管理。在能保证室内温度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延长揭帘时间,延长光照时间。选择温度好的晴天,加大通风口,让植株接受一定的直射光,提高花器的发育质量,对授粉受精有显著的促进作用。经常擦拭棚膜,增加透光量。遇到较长时间的阴雪天,采取人工补光措施。如用碘钨灯补充光照,还可以增加空气温度,效果比较好。在果实开始着色期,在温室后墙和树下铺反光膜。

  3、果实管理。桃树设施生产多是早熟、中熟品种,疏果时间应适当提早,一般可疏果两次。第一次在落花后两周左右进行,当果实蚕豆大小时,疏掉发育不良的小果、双果和过密果。一般优先保留两侧果,去掉背上果(朝天果)。第二次疏果在硬核期之前,即在落花后4~5周内进行。留果参考标准,以中型果为例,长果枝留3~4个,中果枝留2~3个,短果枝留l个或不留。疏果要预留l0%的保险系数。最后将每亩产量控制在1250~2000千克。

  4、新梢管理。背上直立枝、未坐果部位萌发的新梢要及时抹除,以节省营养,通风透光。坐果部位的新梢,长到30厘米左右时摘心。摘心后发出的副梢,除顶部留1~2个外,其余及时反复抹掉,控制新梢和副梢生长与果实发育争夺养分。对下垂枝要及时吊起,辅助新梢生长,改善通风透光条件,促进果实发育。

  个别背上直立枝,在有空间的前提下可扭稍控制。但应与摘心配合使用,一般不提倡过多的扭梢处理。不提倡果实发育期采用多效唑控制新梢,以生产无公害果品。

  5、肥水管理。设施栽培条件下要控制化肥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一个生长季每亩的尿素使用量控制在20~30千克。提倡配方施肥,可按磷酸二铵:尿素:硫酸钾=1:1.3:1.8的比例进行施肥。一般果实发育期内追2次肥,即在落花后追坐果肥,每株追磷酸二铵50克和尿素50克。第二次在果实硬核期末追催果肥,每株树施桃树专用肥等各种复合肥200~300克和硫酸钾50克。设施内追肥宜适当深施,开20~30厘米深沟施肥后覆土盖严,覆土厚度不少于10厘米,防止有害气体和减轻土壤盐渍化。

  坐果后喷施0.2%~0.3%的尿素l~2次,果实膨大期喷施0.3%磷酸二氢钾l~2次,或喷高美施等叶面肥。在果实发育期内叶面喷肥共2~3次,最后l次应在采收前20天进行。

  每次追肥后要及时灌水,坐果后、硬核期末各灌水一次,果实膨大期灌一次水。距果实采收前15天左右,不宜灌水,以免造成裂果。灌水时要采用膜下暗灌,控制空气湿度。同时注意防止浇水过多,造成新梢旺长和落果。

  6、果实采收。设施栽培桃树果实成熟期不一致,应分期分批采收。通常根据上市或外运时间在早上或傍晚温度较低时采摘,采摘要带果柄,并要做到轻拿轻放。采果的同时将采收完的节位上的新梢留3~4节短截,为下部果实打开光照,促进下部果实着色成熟。

  采收的果实经过选果分级后装箱,通常用聚乙稀保温箱5千克箱装。运输时也要轻装轻卸,尽量避免机械损伤。

  7、病虫害防治。桃在果实发育期主要病害有桃细菌性穿孔病、花腐病、灰霉病、炭疽病。主要害虫有桃潜叶蛾、蚜虫、二斑叶螨等。

  灰霉病是设施栽培桃树易发生的一种病害,主要为害果实,也可为害叶片。果实染病后病斑处产生灰霉斑,叶片染病后出现褐色病斑,病斑上可见不规则轮纹。在降低棚室内湿度的前提下,可于坐果后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l000倍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防治。此后每l5天左右喷布1次杀菌剂,可选用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或7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共喷3~4次,交替使用农药。在设施内湿度大的情况下可用速克灵等烟雾剂防治。

  蚜虫可在发生期喷l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4000~5000倍液,或50%马拉硫磷乳液1000倍液防治。二斑叶螨可在发生期喷布l.8%阿维菌素乳油5000倍液防治。桃潜叶蛾应在发生前防治,可用25%灭幼脲3号悬浮剂l500~2000倍液防治。

  (五)果实采收后的管理

  1、采收后修剪。设施栽培桃采收后应立即修剪,以在5月完成为宜,主要任务如下。

  (1)调整树形。在有空间的情况下,主枝延长枝中短截,扩大树冠,根据棚室高度将树冠控制在1.5米左右。无空间时,回缩过长过高的枝头和中部大型枝组,使同行树保持前低后高。自然开心形保持两侧高中间低,树冠间距控制在50厘米左右。形成合理的树体结构和群体结构,保持良好的光照条件和较大的结果面积。

  同时剪除病弱枝、下垂枝、过密枝和劈裂折断枝,以集中养分,促进新枝生长。

  (2)更新枝组和重截新梢。对枝轴过长的结果枝组,及时回缩到有分枝处,使枝组圆满紧凑。对单轴延伸过长的枝,应在二年生的枝段上,选有叶丛枝处缩剪,使之复壮。同时对所有已结果节位上发出的新梢留l~2个芽极重短截或只留基部瘪芽,促发新枝,重新培养结果枝。修剪时要注意选留平斜枝和侧芽、背下芽,以免发出新梢偏旺。

  (3)培养结果枝组。重截的新梢萌芽后,进行l~2次复剪。在枝轴两侧选留生长中庸的平斜新梢培养结果枝,一般l个重截点留1~2个新梢,对过多、过旺的新梢及时疏除,留下新梢平均间距15厘米。同时对个别较壮新梢,在有空间的前提下,留2~3个副梢剪梢,利用二次枝培养结果枝组。摘心和剪梢只能进行1次,分枝级次越多花芽分化质量越差。通过复剪达到两个目的,一是调整新梢密度,使每亩保留1.5万个左右新梢。二是调整新梢的整齐度,留下的新梢生长势趋于均匀一致,便于利用多效唑抑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2、肥水管理。修剪后进行1次追肥和灌水,每株沟施复合肥l50~250克,施肥后全园灌水。此后主要管理任务是除草和排水。

  9月上中旬施基肥。基肥以充分腐熟的鸡粪、猪粪、豆饼等有机肥为主,并适量混入复合肥和氮肥提高肥效。每亩施用5000千克圈肥,掺入25~40千克复合肥,基肥可行间沟施,也可地面撒施,撒施后进行翻耕,将肥料翻入20厘米土层以下。

  进入雨季后,要注意排除树盘中的积水,保证桃树正常生长。

  3、控制新梢生长,促进花芽分化。

  (1)在露地管理过程中,除过分干旱外,一般不用灌水,以防止新梢生长偏旺。

  (2)在新梢长到30厘米时,喷浓度为l000~2000毫克/千克的多效唑1~2次。将大部分新梢长度控制在30~40厘米,形成较多的复花芽,适时进入休眠,为下一个生产过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此外,果实采收后应根据外界环境条件及时撤除棚膜,以增加自然光照,便于管理。

  桃子种植的要点

  一、桃园建立

  1、种植时期:春秋均可种植,但以秋植最好,秋植气温高,雨水多,根系损伤后易恢复,来年可减少蹲苗时间,萌芽整齐,10—12月种植恰当。

  2、栽植密度:一般应根据品种特性、地势、土壤条件、整形方式和栽培方式而定。树势强的品种可栽稀一些,树势弱的品种可栽密一些;平地比山地栽培距离大。

  3、定植:栽植前将伤根和过大的主根修剪一下,然后扶正植株,理伸根系,盖土5-10CM,用脚踏实,在苗木周围培土埂做成圆盘,然后灌透水,待水下渗后盖一层细土,也可再盖一层草,可减少水分蒸发,有利于成活。

  二、土肥水管理

  (一)土壤管理

  1、园地选择:桃宜选择排水良好、土质疏松的沙质壤土,坡向以南坡最好,但忌连作,即已栽过桃树的土地不能瘠薄,但投产后每年至少应施三次肥。

  ①萌芽肥:施肥量应占全年施肥量的10—20%,应以灌水为主,四川大部份地区都是冬干春旱,桃根又无绝对休眠期,早春萌动需水较多,生长正常树、花芽饱满树应以灌水为主,弱树可适当增施一点速效氮肥,促弱树生长转旺,施肥时间在1月下旬—2月上中旬;

  ②壮果肥:在幼果停止脱落即核硬化前的5月10号以后进行。这此肥料应以钾肥为主,再种桃树。

  2、定植前的改土:定植甜桃前一定要进行深翻改土,坡地应改成梯地,增厚土层,然后按株行距挖定植穴或定植

  沟,穴深、穴宽应有2.5—3尺,每穴至少压足100斤渣肥,分3—4层压,以达到疏松透气,改良土壤理化性状的目的。平坝及粘质土也要改良,实行深沟高间作:幼年园,可夏种蔬菜,冬种绿肥,既能增加果园收入,又能提高土壤肥力,成年园不间作;

  2、夏季中耕松土、除草;

  3、秋冬季深翻扩穴、增施有机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二)肥水管理

  1、栽后第一年桃树肥水管理:栽后第一年是桃树长树成形的关键,在肥水管理上要做到“淡肥勤施”,3—6月,每半月左右施一次肥,共施8次,前6次是一担清粪水加2两尿素施4株树,促多抽枝发叶,迅速成形,最后2次是一担清粪水加2两磷酸二氢钾施4株树,促枝梢成熟及花芽分化。

  2、栽后第二年及以后的肥水管理:桃树比柑桔、苹果等耐促进果实膨大,促钾肥可促进果实发育,减少采前落果,采果后喷施氮、磷、钾肥可保叶,推迟落叶期,促进花芽分化。各种肥料喷施浓度,硼砂或硼酸0.1—0.3%,尿素0.3—0.4%,硫酸钾0.3—0.5%,磷酸二氢钾0.2—0.3%,硫酸锌0.3%;⑥施肥方法:土壤施肥方法有环状施肥法、沟状施肥法及穴施法,幼树采用环状施肥法,大面积成年树采用沟状施肥法,山地采用穴施法。一般在树冠滴水线上挖施肥穴。

  桃子盆栽种植方法

  1、肥水管理。春季萌芽后开始施肥,肥料种类以有机肥为主、用豆饼、菜饼等打碎放入密封的坛中发酵,取其腐熟的上层液体,兑水十几倍进行施肥,一般隔7一10天施一次肥。花期前后可用0.2%尿素液施入盆中,补充开花氮素的损耗。春季叶面喷施3次0.3%尿素液。坐果后的盆桃在果实膨大期喷施3次“壮果蒂灵”+0.3%磷酸二氢钾液。未结果的盆栽幼桃树,从6月份开始,每隔10天左右共喷3次磷酸二氢钾液,能促进形成花芽。

  2、生长期修剪。对当年栽植的幼树,生长期进行多次摘心,在7月份前骨干枝除外,对一般发育枝留15厘米左右摘心,促进二次枝形成有花芽的三次枝,下年可以开花结果。9月份后未停长的嫩梢摘去,能提高花芽质量。对于长势旺而直立的枝条,在其半木质化时从基部几厘米处向下扭梢,控制枝条继续旺长,促进花芽形成。

  3、控梢促花。桃树易流胶、易抽条,严重影响果实生长。可使用“促花王1号”配套环扎技术,防治流胶流水病,控制抽条,使桃树的生长机能向生殖机能转化,提高桃树坐果率。

  4、无花粉或少花粉的品种在盛花期进行人工授粉,有花粉的品种进行人工授粉也可提高坐果率。

  5、盛花期如逢阴雨天气,盆桃要遮雨或暂放在避雨的地方。

  6、盛花期喷“壮果蒂灵”+0.3%尿素和0.3%硼砂液,可以提高坐果率。

  7、桃果实在6月上旬进行套袋,防止病虫为害果实,也可提高观赏价值。果实成熟前20天左右摘去袋子,使果实上色。

  8、花量大,坐果率高的盆桃要适当疏果,增加一些肥水。疏去主枝延长枝上的果实,中短果枝上每枝只留1个果实。长果枝上每枝留1一2个果实。

  9、桃树花芽与叶芽在越冬时,达不到低温要求,对花芽发育与荫芽有影响,不能正常开花结果。越冬时要把盆桃放在既能满足一定低温时间要求,通常需冷量为600~1200小时,又不受冻害的地方,喷洒“护树将军”乳液,保温防冻。

>>>下一页更多精彩“桃子的栽培管理技术” 

289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