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兴趣爱好 > 其它兴趣爱好 > 种植 > 鲜玉米种植密度

鲜玉米种植密度

时间: 曾扬892 分享

鲜玉米种植密度

  玉米种植密度的大小是直接影响玉米产量因素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鲜玉米种植密度,一起来看看。

  鲜玉米种植密度

  1、因地制宜:选择适合本地种植密度的品种,作为良种在不同的条件下也有它的相对性,只在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地理条件、水肥条件选择适合密植的品种。

  2、因品种特征特性,不同播期选择不同类型品种;不同类型的品种具有不同的耐密性,紧凑型杂交种耐密性强,密度增大时产量较稳定,适宜种植的密度较大,平展型耐密性差,密度增加范围小,若增加密度就会减产。

  (1)平展型中晚熟玉米杂交种,此类品种、植株高大、叶片较宽、叶片多、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35度,穗位以上的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大于45度。每亩留苗3000~3500株为宜,适宜春播能充分利用光热资源增加有效积累提高产量。

  (2)竖叶型早熟耐密玉米杂交种,此类品种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穗位以上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小于25度,穗位以下各叶片与主杆夹角平均小于45度每亩留苗密度4500~5000株。适宜麦收以后播种。

  (3)中间型,此类品种的叶片与主杆夹角介于紧凑型和平展型之间,多数属中早熟耐密品种,每亩留苗密度在3500~4500株之间,适宜麦垄套种或油菜茬播种。

  3、根据品种特性、产量水平、土壤肥力及施肥水平选择合理的密度。

  (1)亩产400~500千克的中产田,平展型玉米杂交种适宜密度为3000株/亩左右;紧凑型杂交种为4000株/亩左右。

  (2)亩产500~600千克的产量水平适宜密度范围是:平展叶型玉米杂交种每亩3500株左右;紧凑型中晚熟大穗型杂交种每3700~4000株左右,紧凑竖叶中穗型杂交种每亩4500株左右。

  (3)亩产650千克以上产量水平的适宜密度范围是:紧凑中穗型,每亩5000~5500株,紧凑大穗型每亩4500~5000株。

  4、增密增产技术,根据玉米品种的特征特性和生产条件,因地制宜将现有耐密品种的种植密度增加500~600株/亩,前提是选耐密品种和水肥条件好地块。

  5、玉米每亩的穗数是构成玉米产量三要素之一,密度的大小直接决定着玉米的产量,由于自然界限制玉米最终成穗的因素较多(如病虫、营养光照等)种植密度的成穗率一般为90%~95%,为确保亩穗达到设定目标穗数,大田留苗时应按适宜的穗数增加5%~10%,这样才能实现预期的穗数指标。

  确定玉米种植密度的根据

  根据品种特性确定密度株型紧凑和抗倒品种宜密,株型平展和抗倒性差的品种宜稀;生育期长的品种宜稀,生育期短的品种宜密;大穗型品种宜稀,中、小穗型品种宜密;高秆品种宜稀,矮秆品种宜密。一般中晚熟杂交品种适宜密度为3500-4500株/亩;中熟杂交品种4000-5000株/亩;中早熟杂交品种4500-5500株/亩;早熟杂交品种5500-6000株/亩。

  根据土壤肥力确定密度土壤肥力较低,施肥量较少,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下限值;土壤肥力高、施肥水平较高的高产田,取其适宜密度范围的上限值;中等肥力的取品种适宜密度范围的平均值。

  根据水分条件确定密度北方春玉米区全年降雨量平均469毫米,90%置信区间为383-555毫米,从西向东、由北向南递增。无灌溉、水分条件较差的宜稀;有灌溉、水分条件适宜的宜密。

  根据地形确定密度在梯田或地块狭长、通风透光条件好的地块可适当增加密度;反之,减小密度。

  根据光照条件确定密度陕北、宁夏、内蒙古中西部光照条件较好,每亩可增加500株。

  机播适当增加播量为避免机械损伤和病虫害伤苗造成密度不足,需要在适宜密度基础上增加5%-10%的播种量。

  2、防治方法:

  ①选用抗病品种。

②玉米收获后及时清除病株残体,集中烧毁或深埋,进行大面积轮作。

  ③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进行喷药预防,药剂选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剂50克、70%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68.7%银浊利悬浮剂每亩100毫升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喷雾。间隔7―10天喷一次,连续喷2―3次。几种药剂进行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鲜玉米种植密度相关文章:

1.大棚甜玉米怎样种植

2.玉米高产种植方案

3.如何科学有效地种植玉米

4.糯玉米的种植方法

5.春播玉米种植时间如何确定

308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