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

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

时间: 和杰4558 分享

当今“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

一孩难求是现在一些幼儿园的现状!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如果喜欢请收藏分享!

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

一孩难求的幼儿园将何去何从?

未来,“一孩难求”和“一园难求”的双重困局,可能同时存在。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首轮幼儿园关停潮已到来,在一些地方,民办幼儿园2021年、2022年开始面临招生难,少部分公办幼儿园也存在招不满的情况。这种情况不仅出现在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在山东临沂这一三线城市,各幼儿园今年也将面临激烈的生源竞争。

风起于青萍之末。这其实是少子化所带来影响的一个佐证。

首轮幼儿园关停潮背后的逻辑是,持续的低生育率—少子化—3-6岁幼儿学前教育需求萎缩。幼儿园如果没有一定数量幼儿人口支撑的话,终究会因为“规模不经济”(收益不达标)而及时止损、关门大吉。

从“一园难求”到“一孩难求”,供需不平衡的逆转是因为少子化效应,学前教育的需求萎缩继而引发幼儿园之间“抢生源”为核心的生存竞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在幼儿园数量增多而生源减少的情况下,“一孩难求”将促进各类幼儿园进入激烈竞争状态,只要这种竞争是良性的,将会提升我国学前教育总体质量,并且对提升适龄人口的生育意愿产生积极影响。

不过,在看到幼儿园“一孩难求”带来“喜讯”的同时,也要看到另一面。当一些省份民办、公办幼儿园均存在招生难的情况下,很可能造成部分学前教育资源闲置浪费。甚至,部分民办园(包括普惠性和非普惠性)很可能出现“关停潮”。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在学前教育资源增加和配置上,尚未与新生人口增长做到精准匹配,造成一定程度的“过剩”。

生源减少是什么意思?

不可否认,从人口学角度来说,未来好多年,我们社会的中小学,都要面对生源减少这个问题。而对于这个问题,很多人认为:其实生源减少也无所谓,中小学可以推行小班教学。

那么,这种说法是否成立?

1、生源减少两大因素

话说一般来说,中小学生源减少,主要在于两大因素:

第一,是人口学因素。毕竟,当下年轻人不喜欢生育,已经是社会各界的共识。这无疑导致将来中小学学位不断过剩,而新生代生源却不断减少。这无疑对生源十分不利。

第二,是人口流动因素。现在我们社会的人口出现流动:小城市的人喜欢去大城市发展,县城的人喜欢去小城市;而村镇的人涌入县城。事实上,早在十年前,很多乡村地区就出现“空心化”状态。

一方面是新生儿减少,另一方面是村镇、县城人口不断外流,这无疑导致了大量的县城、村镇以及偏远城市的学校,面临生源不足的问题。

但是,很多县城、村镇和偏远城市的教师没有意识到这一问题。因为他们相信,即便是学生再少,他们依旧可以逍遥。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他们相信,学生少,可以推行小班教学:一个班可以二十个学生甚至十个八个学生;

第二,他们相信,他们村的学校或者县城的学校注销以后,他们可以前往北上深杭继续当老师,享受人才待遇。

但现实,只怕未必会如此。

2、小班化教育的困境

其实早在上个世纪的90年代中后期(大约1997年左右),辽宁地区的偏远山村,还真出现过小班教学教学的情况:当时,辽宁偏远山村的小学,整个小学还不到十个学生,绝对小班教学。而且,这些学生还不是一个年级的。因此,学校的校长兼各科老师,需要先给低年级上课,后给高年级上课。这绝对小班教学——说到这可能会有人说,小班教学指的是正常学校的状态下,一个班二十个左右的学生甚至十几个学生。

但是,小班教学情况下,庞大的人工成本开支谁来负担?难不成人工成本可以如同植物一样进行光合作用?

当然,多数当代教师都是刷题家出身,多半意识不到如此深刻的问题。

3、去大城市教书

当然,比主张小班教学更荒唐的,是认为村镇、县城的学校注销以后,这些教师可以去北上深杭继续当老师,享受年薪几十万的福利待遇。其实这种想法,让我想起很多凤凰男父母的思维:很多从山区考到城市的凤凰男,他们的父母坚信自己的子女在大城市肯定是人中龙凤。但是事实上,凤凰男的综合条件,在大城市,只怕连一般都排不上。

同样,北上深杭,很多公立小学,都要求985大学的博士去担任教师。村镇、县城、偏远城市的教师,那点学历,拿到北上深杭,只怕只能应聘扫大街的工作。

结语:所以,综合来看,中小学生源不断减少的情况下,县城、村镇、偏远城市的教师,幻想小班教学来解决未来职业危机,怕是不现实。指望去大城市发展,更不现实。

不过,想到教师这个行业,都是不图回报,不求工资和福利的,所以,我也相信,广大教师群体肯定不会太在乎将要面对的职业危机。

生源地是什么意思?

生源地是指入学前户籍所在地,不管是大学入学前还是研究生入学前,都是以学生户籍地址来看,且要明确至户籍所在的县、市、区。

举例说明:

1、小明大学入学前,户籍地址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在桃源就读的小学、初中和高中,那么生源地就是常德市桃源县。

2、小明大学入学前,户籍地址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在桃源就读的小学和初中,但高中是在常德市就读的,那么生源地还是常德市桃源县。

3、小明在户籍所在地桃源县就读小学和初中,但高中时期户籍迁移到了常德市武陵区,高中就读学校是常德市鼎城区,那么大学入学前的生源地就是常德市武陵区。

4、小明大学入学前的户籍地址是常德市武陵区,在大学毕业后直接攻读研究生,那么研究生入学前的生源地还是常德市武陵区。

总结,生源地和就读学校没有什么关系,既不是高中学校地址,也不是毕业学校地址,关键在于入学前的户籍地址在哪。

1792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