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世界上最小的洋

世界上最小的洋

时间: 巩诗2756 分享

世界上最小的洋

  我们都知道一共有五大洲和七大洋,那你知道最小的洋的哪一个么,下面就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最小的洋——北冰洋的介绍

  北冰洋(Arctic Ocean),又称北极海,位于北极圈内,大致以北极点为中心。面积1405.6万平方公里,约占世界大洋面积的3.6%。平均深度1200-1300米,为世界大洋平均深度的三分之一。最深处为南森海盆,深度为5450米。北冰洋是世界最小最浅和最冷的大洋。大致以北极圈为中心,位于地球的最北端,被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环抱着,有狭窄的白令海峡与太平洋相通;通过格陵兰海和许多海峡与大西洋相连,是世界大洋中最小的一个,古希腊曾把它叫做“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845年,英国伦敦地理学会命名,经汉文翻译为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指正对着大熊星座的海洋。)2012年8月25日,北冰洋海冰面积达观测史以来最小。

  北冰洋,洋名(Arctic)源于希腊语,意即正对大熊星座的海洋。1650年,德国地理学家B.瓦伦纽斯首先把它划成独立的海洋,称大北洋;1845年伦敦地理学会命名为北冰洋。改为北冰洋一则是因为它在四大洋中位置最北,再则是因为该地区气候严寒,洋面上常年覆有冰层,所以人们称它为北冰洋。

  面积:1475万Km²,约相当于太平洋面积的1/14。约占世界海洋总面积4.1%,是地球上四大洋中最小最浅的洋。

  位置:大致以北极为中心,介于亚洲、欧洲和北美洲之间,为三洲所环抱。北冰洋跨经度360°,是世界上跨经度最广的大洋。

  范围:在亚洲与北美洲之间有白令海峡通太平洋,在欧洲与北美洲之间以冰岛-法罗海槛和威维亚·汤姆逊海岭与大西洋分界,有丹麦海峡及北美洲东北部的史密斯海峡与大西洋相通。

  深度:平均深度约1200米,南森海盆最深处达5449米,是北冰洋最深点。

  北极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称北极地方或北极地区,包括北冰洋沿岸亚、欧、北美三洲大陆北部及北冰洋中许多岛屿。北冰洋周围的国家和地区有俄罗斯、挪威、冰岛、格陵兰(丹)、加拿大和美国。北极地区有几十个不同的民族,其中因纽特人分布最广。

  北冰洋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周围地区,是一片辽阔的水域。位于北极圈内的北冰洋,整个面积为1310万Km²,是世界四大洋中最小的一个,只有太平洋面积的1。因此,北冰洋又被称为北极海。北冰洋海水的总容积为1690万Km³,平均深度为1296米,最深处(利特克海沟)为5449米。北冰洋占北极地区面积的60%以上,其中2以上的海面全年覆盖着厚一米半到四米的巨大冰块。

  由于洋流的运动,北冰洋表面的海冰总在不停地漂移、裂解与融化,北极地区的冰雪总量只接近于南极的1/10,大部分集中在格陵兰岛的大陆性冰盖中,而北冰洋海冰、其他岛屿及周边陆地的永久性冰雪量仅占很小部分。

  北冰洋表面的绝大部分终年被海冰覆盖,是地球上唯一的白色海洋。中央北冰洋的海冰已持续存在300万年,属永久性海冰。

  面积1478.8万平方千米,是太平洋的1/14,大西洋的1/7,印度洋的1/6,占世界海洋面积的4.1%。北冰洋平均水深1225米,为太平洋的1/3;最大水深5527米,不及太平洋的1/2。其2/3以上的面积属于大陆的水下边缘,即在北冰洋的周围具有非常宽阔的大陆架。

  北冰洋海岸线十分曲折,形成了许多浅而宽的边缘海及海湾。海岸类型中有侵蚀海岸、峡湾式海岸、三角洲型海岸及泻湖式海岸。在亚洲大陆沿岸的边缘海有巴伦支海、喀拉海、拉普捷夫海、东西伯利亚海以及楚科奇海。北美洲沿岸有波弗特海、格陵兰海。北冰洋岛屿众多,仅次于太平洋而居各大洋之第二位。岛屿总面积约为380万平方千米,均属大陆岛,多分布在大陆架上。流入北冰洋的主要河流有鄂毕河、叶尼塞河、勒拿河及马更些河和育空河。在北冰洋周围之各边缘海,有数不清的冰山,高度虽然比不上南极的冰山,但外形奇异。冰山顺着海流向南漂去,有的从北极海域一直漂到北大西洋。由于漂流路线不固定,所以给航行在北大西洋上的船只带来很大的危害。北冰洋有常年不化的冰盖。

  在北极点附近,每年近6个月是极夜(10-次年3月),这时高空有光彩夺目的极光出现,一般带状、弧状、幕状或放射状,北纬70°附近常见。其余半年是极昼。

  由于气候严寒、冰层覆盖,对北冰洋调查的规模都较小,直到20世纪30年代以后才陆续在冰上建立漂浮科学站,开展一些较为系统的考察。1937年苏联用冰上飞机在北极登陆并在北冰洋建立了北极1号漂浮科学站。40年代,美国、加拿大等国从空中进行过20次极冰登陆,并建成8个海洋站和1个科学考察站。国际地球物理年(1957~1958)期间,除飞行活动外,还增加了许多连续观测的漂浮站,并用核动力潜艇考察了冰盖下面的情况。

  北冰洋是如何起源的?海洋地质学家通过长期研究认为:北冰洋的形成,它和北半球劳亚古陆的破裂和解体有着很大关系。洋底的扩张过程,起自于古生代晚期,而主要是在新生代实现的。它是以地球北极为中心,通过亚欧板块和北美板块的洋底扩张运动,而产生了北冰洋海盆。北冰洋底所发现的“北冰洋中脊”,即为产生冰洋底地壳的中心线。在本洋底还同时发现了与北冰洋中脊相平行的。

  北冰洋两条海岭枣罗蒙诺索夫海峡和门捷列夫海峡(即老大洋中脊),说明北冰洋的海底扩张运动,曾进行过不只一次。2000万年前,北冰洋最多只算是一个巨大的淡水湖,湖水通过一条狭窄的通路流入大西洋。然后在1820万年前,由于地球板块的运动,狭窄的通道渐渐变成较宽的海峡,大西洋的海水开始流进北极圈,慢慢形成了今天的北冰洋。这是瑞典科学家分析了2004年从北冰洋海底采集的沉淀物后,得出的上述结论。

  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的马丁·杰克逊等人前不久发表报告说,他们从北冰洋中部靠近北极的罗蒙诺索夫海岭采集了428米厚的沉淀物,其中一段5.6米厚的沉淀物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这段沉淀物形成于1820万年前至1750万年前,分成颜色不同的三段,其最下层是黑色沉淀物,其中含有很多没有分解的有机物,这说明当时北冰洋底无法获得足够的氧来进行降解。 杰克逊说,从1820万年前开始,连接北冰洋和大西洋的费尔姆海峡(夹在格陵兰岛与斯瓦尔巴特群岛之间)开始变宽,“我们猜想(当时)淡水从北极水面流出,而较重的海水则从下面流入”,这些缺氧的海水导致了黑色沉淀物的形成。

  随着费尔姆海峡的扩张,海水开始从水面涌入北冰洋,它们吸收了氧气后才沉入水底,这样水底开始出现氧气和海洋生物,对应的沉淀物也变成了灰色。最后,北冰洋的淡水全换成了海水,在海底开始出现氧化铁、氧化锰以及海洋生物化石。

  瑞典科学家说,他们还无法确定北冰洋形成的准确时间,不过这一过程可能经历了约75万年。

  据测算,2005年9月21日,北冰洋的海冰面积约为530.95万Km²,为自有卫星监测以来的最小面积。研究表明,北极地区的温度正大幅上升,温度升高速度为世界其他地区的两倍。

  日本有关机构的观测和分析发现,受西伯利亚近海生成的低气压等因素影响,北冰洋海冰面积缩减到自1978年开始实施卫星观测以来的最小值。专家预测说,今后海冰面积还将进一步大幅度缩小,这一状况可能持续到9月中旬。日本海洋研究开发机构等新公布的分析结果显示,北冰洋海冰面积从7月就开始持续缩减。进入8月以后,受西伯利亚近海生成并停滞的低气压影响,其他地区的暖空气被输送到北极,加速了海冰面积的缩减进程。8月15日,北冰洋全域的海冰面积缩减至530.7万Km²,为观测史上的最小值。

  专家认为,造成上述现象的还有其他一些原因:北冰洋沿岸刚刚形成的脆弱且易融化的冰越过北纬80度线扩散到北冰洋内部,促使北冰洋海冰面积加速缩减;北冰洋向大西洋放出的海冰增加;导致北冰洋内部的海冰面积缩小。

  2012年8月25日,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宣布,北冰洋海冰面积截至24日已降到421万Km²,创有观测史以来的最低值。此前的最低纪录是2007年9月的425万Km²。

  宇宙航空研究机构是根据日本水循环变动观测卫星“水滴”号拍摄的图像得出上述结论的。北冰洋海冰每到9月中旬会降至全年最小面积,研究人员曾认为2012年也会在9月刷新最小纪录,但这一日子已大幅提前。不久之后,北冰洋海冰很可能跌破400万Km²的面积。

  2011年9月,研究人员观测到北冰洋海冰面积创第二小纪录,只有约450万Km²,不过由于当年冬季非常寒冷,此后海冰面积又恢复到上世纪90年代的水平。2012年8月以来,北冰洋海冰面积急剧减少,通常这一时期减少速度应该放缓,相当于每天消失10万Km²。

  英国著名海洋专家、剑桥大学教授彼得·维德汉姆发表最新研究成果时声称,到2015年夏北极海冰将完全融化,这将对北极熊等生物的天然栖息地造成毁灭性破坏。

  维德汉姆教授表示,北冰洋的海冰正在快速地萎缩,最短只需要4年时间就可完全消失。尽管每年冬天海冰还将会重新出现,但是在夏季没有海冰的日子里,北极熊等动物将失去天然的捕猎场所,这将严重威胁它们的生存,最终可能导致物种的灭绝。

  俄罗斯北部、加拿大以及格陵兰岛的冰量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出现反复,已达到最小值,大约400万平方公里。相关机构采用了多种信托网模型对被海冰覆盖区域的萎缩速度进行跟踪监测,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预测数据显示,全球海冰萎缩速度还将加剧利得财富,但认为到2030年这些海冰仍然存在。

  不过,美国海军研究院专家马斯劳维斯基的推算结果是,北极海冰的消失速度比联合国预测的速度更快。这一理论引起了许多争议,但是维德汉姆认为这种计算更具说服力。维德汉姆表示,“尽管他的模型最极端,但这也是最好的模型。它能够显示冰量的减少速度,这一速度非常快,我们可能很快就看到冰量降到零。2015年,这是我得出的一个非常严重的预测结果。”

  到了冬季,海冰仍然又会出现。但维德汉姆担心,在夏季无冰期间,人类在北极的船运业务以及石油勘探行为将会大大增加,这将对当地物种造成严重威胁。冬季时,北极熊会在陆地上冬眠,但到了春季它们就会转移到冰上进行捕猎。维德汉姆表示,“每个人都意识到了这一严重的问题,就是北极熊生存问题。它们要么被灭绝,要么回到陆地上捕猎。陆地栖息以及杂交繁殖也可能导致北极熊物种的消失。”

171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