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知识百科 > 百科知识 > 世界上最小的山在哪里

世界上最小的山在哪里

时间: 巩诗1755 分享

世界上最小的山在哪里

  说起雄居世界、天下最高的大山,人们自然会想到独享盛名的喜马拉雅山,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最新数据为海拔8844.43米,乃世界第一高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无数登山者神往的圣地。

  那么,天下最小最低的山在哪里?恐怕很少有人能答上来。

  天下最小最低的山

  在河南省汝南县有一座小山。它“小”与“低”到何种程度?说来让人难以置信,高不过区区3.6米,占地仅500多平方米,在山的庞大族群中,可谓小之又小,微乎其微。别看它如此“袖珍”,却有着大气磅礴的名字:天中山!说它是“山”, 其实连个小丘都算不上。确切地说,它只是一个土“馒头”。看了此山的人都会不胜惊讶,这么一座极不起眼的小山,怎么有那么响亮而大气的名字呢?

  据史料记载,今天的汝南一带自古为华夏腹地,春秋时为沈、蔡、江、道、房、柏等诸侯国的封地。相传大禹治水之后将国土分为冀、兖、青、荆、扬、梁、雍、徐、豫九州。自汉代设置汝南郡,虽然辖地时有增减,名称常有变化, 但历代都视此地为“中土大郡”。清朝嘉庆元年《重修汝南县志》载曰:“禹分天下为九州,豫为九州之中,汝尤为豫州之中,故聚土垒石,以标天中。”从此,因位于“九州之中”的豫州之中,汝南县的这座弹丸小山,以其特殊的地理位置,现在时髦的说法叫“区位优势”,就顺理成章地美其名曰“天中山”了。

  天中山原名天台山,在汝南城北约1.5公里处,上土下石,上有“日晷”,是古代用来观测日影计算时辰的地方。“天中山”并非自然形成,是人们堆砌起来的一个小土坡。汝南旧志记载:“自古测日影,以此为正,故筑土累石以记之”。相传这里“立竿不见影”,以之来形容其地之奇特,这也与“天下之中”正好相辅相成。其实,这里是“立竿见影”的,它不在赤道线上,咋可能不见影呢?我们当即试了试,只不过影子短点罢了。可能是限于当时的科技水平,误以为在天中山上测不到日影;也可能是封建帝王坐井观天的心态,“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以为在这里找到了一处“无影之地”、天之“中央”,可以号令天下指挥一切,彰显自己的至大至尊吧。

  别看天中山貌不惊人,既无莽莽苍苍的气势,也少烟云缭绕的神秘,但却并非浪得虚名。有道是浓缩的都是精华,这里有着特殊的人文景观。据说,唐代大诗人刘禹锡登天中山、游南海禅寺后有感而发,写下了不朽名篇《陋室铭》中那脍炙人口的“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的千古绝句,一语道出了这里的钟灵与毓秀。清代府官金镇在《天中山》诗中写道:“孤屿当城北,登临风大荒。云阴连楚甸,山色入吴房。百战作残垒,千树祗夕阳。土圭常不改,影似昔日长。”诗句浮想联翩,气象不凡,难得官员也有如此诗心与才情。

  天中山的大名自唐以后正式载于史籍,还与大书法家颜真卿亲书“天中山”的碑文有关。史载,唐德宗建中三年(公元782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叛唐。建中四年朝廷派忠勇刚直、名重海内的三朝重臣颜真卿前往宣慰李希烈部,李希烈的亲兵千余人,手握兵器谩骂、围攻颜真卿。颜面无惧色,毫不退让。李希烈遂喝退众人,对颜许高官厚禄,优渥相待,以共反朝廷。颜真卿不为所动,李把他送到蔡州(今汝南城),后颜被害于此。现在天中山碑上的大字,就是颜真卿在汝南时所写。淮西平定以后,为了纪念大节不辱的颜鲁公,人们在汝南城内为他建庙,四时祭祀。天中山于是名享天下,成为历代官吏和士大夫拜谒、游览的场所。

17445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