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什么是信仰信仰的力量

时间: 谢君787 分享

  信仰指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或对某人、某物的信奉和尊敬,并把它奉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信仰带有主观和情感体验色彩,特别体现在宗教信仰上,极致甚至会丧失理智。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关于什么是信仰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信仰的哲学概念

  心灵产物

  信仰是心灵的主观产物,宗教或政党起了催化剂的作用。没有宗教和政党,人同样可以拥有信仰。

  信仰是个人的意识行为,靠集体建立起来的信仰难以长久,靠集体的信念建立起来的信仰会随着某个宗教、政党、组织的解体而烟消云散。信仰的内容五花八门,千奇百怪。天人合一信仰、上帝信仰、佛信仰、科学信仰、对权利、地位、金钱、声誉、美色等的痴迷和崇拜也是信仰,“及时行乐”、“做一天和尚敲一天钟”、“得过且过”等也是信仰。

  信仰是一种灵魂式的爱、关爱,它是人类的一种情绪。信仰的东西往往超脱于现实,所以神、已故的亲人,或者以人为灵魂主导的团队、国家、宗教等。在这里我们就可以看到国家、宗教是人们的信仰所发展的一种文化—国家文化、宗教文化;信仰最根本的就是以自身一样为根本的同类所产生的一种爱,通过人的情绪,大脑所激发的无限的渴望。

  信念跟信仰是不一样的,信念是你坚信的东西或者事情,信仰则是人们灵魂的标注。对某种主张、主义、宗教、某人或某物极其相信和尊敬,拿来作为自己行动的指南或榜样。不过,信仰很少是对人身上的,宗教并非信仰物件,而是信仰的表现形式,表现形式不可作为信仰物件。

  哲学意义

  信仰,即是你的信任所在。

  与信任不同:信仰同时是你价值的所在。

  信仰是人们对生活所持的某些长期的和必须加以捍卫的根本信念。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何等程度,人的有限性是不会改变的,虽然我们知道的比2000年前的人们多得多,随着知识的增加,在一些问题的认识上获得了进展,可一些新的困惑又会产生,而在有些问题上,比如在死亡所引起的恐惧这一人生终极问题上,则几乎没有取得进展。人类在欲知和未知、在有限和无限之间的鸿沟,与他们的祖先相比,缩小的幅度可能远没有想象的那么大。在这道鸿沟里,既生出希望,也生出恐惧,这就给信仰留出了地盘。

  因此信仰和人们一般所说的信念有所不同。信仰回答的是人生日常关切最有深度的方面。信仰的对象也是崇拜的对象,在人类经验领域内的万事万物,一切无不是有限的,也只有有限的价值,这些只具有有限价值的事物很难作为信仰对象。信仰是为了超越,超越一切有限,惟有超越现实的无限才能真正成为弥补人自身局限性的希望。“上帝”的真理便是人类寻找到的超验真理,对“上帝”的信仰不是任何经验命题可以相提并论的。

  信仰的神学观点

  著名文艺评论家殷谦:“不相信‘神灵’的存在,不相信因果报应,以至于人类变得无所畏惧,无耻之尤。通常我们会将这些神秘的灵性生命与宗教联系在一起,信仰‘神灵’就等同于信仰宗教,其实大谬不然,每个人都可以独立地去信‘神’,无论这个‘神’叫什么,只要不是人类自己,只要他一直都在你心中,你甚至不必去教堂和寺院,无论身在何处,‘神’就与你同在,这依靠的是一个人深刻的内在自觉,当然这也是信仰的最高境界。宗教不是迷信,也不是对灵性生命之谜探索的尝试,而是为我们讲述了一些贤者教人处世的经验和他们为此所付出的诸多努力。

  神学家对宗教学的研究结果认为,假设人类是“神灵”创造的,每个人都有其神性,这个神性是世界性的,要想使这种神性的本体显现,即要求人必须在自己的本性中变化才能得以实现——诸如一些与世隔绝的道士、远离俗世的高僧、孜孜追求真理的修士等等,只有他们更容易能够接近‘神灵’,更容易获得与‘神灵’沟通的机会,其始终坚信,人类都有求生欲望,人类虽会死,但灵魂不会灭亡,一个人的灵魂才是人的生命本体,只有在经历一个严格的‘清算’过程之后,并在‘神灵’的指引下,会以新的生命重生。

  这个不仅是佛教的说法,也是中国道教、民间诸宗教的说法,在国外,这种说法同样出现在福音书、柏拉图哲学以及希腊各种神秘宗教中,虽然每个人在精神与肉体、兴趣与才能、气质与体质方面的差异都是明显的,但在人的精神层次最深奥的灵性层次中,人类都是一样的。为什么佛教、____、伊斯兰教、犹太教等能够超越若干世纪的历史一直延续到今天,神学家认为,这些宗教所宣扬的是一种真理,而这种真理就是神的语言,这是一种永恒的、根本的智慧。

  可惜的是这种智慧在历史的进展中被别有居心的人类所蒙蔽和歪曲,甚至加以利用以达到自己的各种目的,以至于原本纯正的宗教变得鱼龙混杂,混沌不清,这也导致很多人原来坚定的信仰直接奔溃,人们对宗教信仰开始怀疑,渐渐地由自觉信仰变成了被动的传统式信仰。

  当前,回归这种永恒的、根本的智慧才是正途。关于我所提出的‘宗教式的信仰’,你可以信其有,也可以信其无,总之信其有总比信其无要好得多。我的意思是,假使这种“宗教式的信仰”能够对解决人的问题贡献巨大力量,假使这种‘宗教式的信仰’成为人类世界良好秩序的基础,它就应该是我们人类最普遍、最内在的存在,并且成为洗涤世界的圣水,隔离人与人的壁垒即会倒溃,人们才会有所惧怕,有所恐惧,才会懂得爱恨与善恶,只有这样,‘神灵’才会再次向人类显现,人类世界才会逐渐恢复与‘神灵’的沟通,甚至同处共存,人们才会在自己内心的圣所中拥有并崇拜真正的‘神灵’。”( 《心灵真经》,殷谦 著,黄山书社)

  信仰的力量

  1、征服死亡恐惧

  的确,与其它生物相比,人类的高贵之处,在于能够思想。思想既是高贵的,也是痛苦的。从人类意识到死亡是自己的宿命,避无可避的时候,痛苦就出现了。死亡到底是什么?人死之后,要到什么地方?那个地方阴森恐怖还是鸟语花香?这些问题成为人类面临死亡时,需要经常思考的问题。当时,现实却无法提供明确的答案,于是信仰就产生了。

  宗教信仰虚幻成分中的“生死轮回”,“死亡救赎”,哲学理念中的“肉体腐烂,精神不朽”都为不同的人提供了面对死亡、征服死亡的精神力量。

  2、追寻世界本源

  人类拥有的意识和思想能力,使得追问成为人类最普遍的精神诉求。我们从哪里来?这个世界最初是什么样子的?这些问题,成为人类永恒的困惑。

  于是追寻世界的本来面目,寻找世界的本源,被人类视为永恒的使命。这种追问精神成为信仰发生的根本原因。在这种追问精神的驱使下,有的人选择了科学理性的方式去解开世界之谜,有的人则是从心灵感性的角度来解释这个问题,这就形成了形形色色的信仰。进化论是一种科学信仰;“上帝”创世论是一种宗教信仰。诸如此类的信仰理念种类繁多,有共同的目的是给人类的追问一个回答。选择什么样的回答,其实就选择了什么样的信仰。

  3、反思生存意义

  人类从诞生之日起,就面临着生物性和精神性的双重规定。一方面,人和其他动物一样存在着基本的生理需求;另一方面,人类又有着精神方面的价值追求。这种价值追求的直接体现,人类常常会反问自己:“我活着是为了什么?”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人生的目标和意义。

  其它动物可以安然自得地度过自己动物的一生:繁殖、生存、死亡,可人类一旦失去精神的支撑,肉体的生存就会变得痛苦而难以为继。因此,自杀在其他动物身上几乎不可想象,却成为人类选择死亡的一种方式。

  这种对人生意义的反思,就使得信仰得以发生,无论答案是什么,人类的这种需求是必然的。

  4、化解不确定性

  人的一生充满着变数,一方面我们不能预知未来之事;另一方面,我们又不得不面对意外之事的发生。所谓“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不确定性几乎与人生相伴而行。为什么有的人出于殷实之家,有的人却流落街头?为什么有的人一帆风顺,有的人却命运多舛?为什么在同一次灾难中,有的人可以幸免于难,有的人却惨遭不幸?太多有关人生的风云际会,似乎很难找到合理的解释。一旦这种不确定性发生时,人类就需要可以合理解释的理由,这种解释能够给人力量去面对和接受,可合理不一定是真理,科学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因此,各种用以解释不确定性的信仰就产生了:古代神话认为人的命运掌控在神的手中,佛教宣扬“因果报应”,____则主张“原罪观念”……

  5、确立价值目标

  人类意识的可贵之处,还在于对其自身缺陷的清醒认识。人类往往会在神秘莫测的宇宙面前自觉渺小,甚至在自我欲望和理性的冲突之中感到束手无策。之中有限和缺憾,让人类对自身产生了怀疑和困惑。如何超越有限,走向永恒;如何弥补缺陷,通达圆满,成为人类的另外一种精神需求。

  因此,人类需要信仰来为自己确立价值目标:或塑造完美的英雄,或营造美好的“来世”。以此,人类可以增强生活的信念,确立前进的方向。
看过“信仰的力量”的人还看了:

1.关于信仰的名人名言摘抄

2.关于信仰的名人名言100句

3.关于信仰的文章

4.励志文章《信仰》

5.关于信仰的现代诗歌 信仰的诗歌

2074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