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是什么

时间: 乐平763 分享

  《瑷珲条约》,又称《瑷珲城和约》,是俄罗斯帝国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和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于1858年5月28日(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在瑷珲(今黑龙江省黑河市爱辉区)签定的不平等条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瑷珲条约主要内容,供大家阅读!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

  1.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大清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大清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

  2.乌苏里江以东的大清国领土划为清俄共管;

  3.原属大清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大清国和俄国船只航行。

  瑷珲条约原文

  咸丰八年四月十六日,黑龙江将军奕山,会同俄罗斯东悉毕尔将军岳福,在瑷珲城议定和约三条:

  一、黑龙江、松花江左岸,由额尔古讷河至松花江海口,作为俄罗斯国所属之地;右岸顺江流至乌苏里河,作为大清国所属之地;由乌苏里河往彼至海所有之地,此地如同接连两国交界明定之间地方,作为两国共管之地。由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河,此后只准中国、俄国行船,各别外国般只不准由此江河行走。黑龙江左岸,由精奇里河以南至豁尔莫勒津屯,原住之满洲人等,照旧准其各在所住屯中永远居住,仍著满洲国大臣官员管理,俄罗斯人等和好,不得侵犯。

  二、两国所属之人互相取和,

  三、 俄罗斯结聂喇勒固毕尔那托尔木喇福岳福,大清国镇守黑龙江等处将军奕山,

  本和约见《咸丰条约》,卷2,页13―14,俄文本及法文译本见《俄外部:俄华条约集》,页83―84;两种满文本及蒙文本均见同书,页113―121。

  瑷珲条约签约背景

  侵吞大清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中俄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俄罗斯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俄罗斯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年至1853年,俄罗斯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

  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俄罗斯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俄罗斯政府得知这一情况于1858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以武力为后盾,与清政府举行的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俄罗斯政府即通知清政府,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清政府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大清国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清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山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

  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清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第二次谈判,清政府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中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罗斯兵船鸣枪放炮。《中俄瑷珲条约》是俄罗斯帝国迫使清政府签订的清俄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瑷珲条约签约后续

  按照清朝当局事先给与奕山的命令,奕山根本无权与俄罗斯签订条约。因此,清政府没有批准《瑷珲条约》,并在事后对奕山等人予以处分。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条约签订后,俄罗斯将瑷珲北岸的海兰泡改名为“报喜城”(即布拉戈维申斯克)以庆祝条约成功签订。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特颁嘉奖,以表扬侵略签约“有功”的穆拉维约夫,同时晋封穆拉维约夫为阿穆尔(即黑龙江)斯基伯爵。

  瑷珲条约条约影响

  《瑷珲条约》使中国的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国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正如恩格斯所说,俄罗斯不费一枪一弹“从中国夺取了一块大小等于法德两国面积的领土和一条同多瑙河一样长的河流”。(《俄罗斯在远东的成功》摘自《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2卷,页662)俄罗斯将穆拉维约夫割占中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罗斯通过1860年《中俄北京条约》和1864年《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等不平等条约又侵占了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外西北地区大片领土[1-2]

  侵吞中国黑龙江地区,夺取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是《尼布楚条约》签订以后历代沙皇政府的一贯图谋。鸦片战争之后,俄罗斯成立"黑龙江问题特别委员会",加紧其侵略黑龙江的活动。1849年至1853年,俄罗斯海军军官涅维尔斯科依带领武装人员,侵入黑龙江下游,建立侵略据点。随后,在东西伯利亚总督穆拉维约夫的指挥下,大批俄国侵略军闯入黑龙江,对中上游北岸和下游两岸实行军事占领。

  1857年12月29日,英法联军攻占广州。沙俄政府得知这一情况,于1858年(咸丰八年)1月5日召开"特别委员会"会议进行密谋。会议采纳了穆拉维约夫关于继续向黑龙江"移民"并与清政府举行以武力为后盾的外交谈判的意见。会后俄罗斯政府即通知清政府说,穆拉维约夫已受命谈判中俄边界问题,如果中国希望了结"黑龙江问题",可以与他会商。此时,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形势对清政府极为不利。穆拉维约夫便乘机率领俄国哥萨克军队直逼瑷珲城下。5月20日,英法联军攻占大沽,天津告急,北京震动。22日,穆拉维约夫在两艘炮舰护送下来到瑷珲城内与清朝黑龙江将军奕山会晤、谈判。穆拉维约夫说他此来是为了"助华防英,"也是为了"保卫自己的领土。""为了双方的利益,中俄必须沿黑龙江、乌苏里江划界。"奕山指出,两国边界已根据《尼布楚条约》"议定遵行,百数十年从无更改。今若照尔等所议,断难迁就允准。"这次谈判争论很激烈。散会前穆拉维约夫将俄方拟定的"条约草案"交给奕山,限第二天答复。

  这个草案的实质就是要撕毁中俄《尼布楚条约》,强占黑龙江以北、乌苏里江以东地区。第二次谈判,中方代表爱绅泰断然拒绝俄方提出的无理要求,并将"条约草案"退给俄方代表彼罗夫斯基。由于俄方无理取闹,谈判无结果。穆拉维约夫急不可耐,再次亲自出马,以"最后通牒的方式","提出条约的最后文本",强迫奕山签字,并恫吓说:"同中国人不能用和平方式进行谈判!"当夜俄国兵船鸣枪放炮。在沙俄的武力威胁之下,奕山终于屈服,被迫于28日与穆拉维约夫签订了《瑷珲城和约》,又称《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共3条。主要内容为: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6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划归俄国,瑷珲对岸精奇哩江(今俄罗斯结雅河)上游东南的一小块地区(后称江东六十四屯)保留中国方面的永久居住权和管辖权;乌苏里江以东的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原属中国内河的黑龙江和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清政府当时没有批准《瑷珲条约》,还处分了奕山等人,但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认可了《瑷珲条约》。

  《瑷珲条约》使中国领土、主权蒙受重大损害,而俄罗斯却从中获得巨大的领土利益和黑龙江、乌苏里江的航行权,以及通往太平洋的出海口。沙皇俄国将穆拉维约夫割占我国黑龙江地区的行动方式概括为一个侵略公式:"必须以实际占领地方的办法来支持俄国外交上的要求。"其后,俄国割占中国乌苏里江以东地区和中国西北大片领土,都是这样干的。

瑷珲条约主要内容相关文章:

1.《中俄瑷珲条约》的签约背景及内容

2.西方列强的归纳与运用

3.初二上册历史第4课甲午中日战争试题及答案

4.冀教版初二上册历史第一单元综合检测题

5.初中历史知识点大总结

23374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