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世界上最长的散文

时间: 巩诗754 分享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一种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或多个中心思想,以抒情、记叙、论理等方式表达。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下面请跟随学习啦小编的脚步去看看世界上最长的散文吧。

  世界上最长的散

  世界上最长的散文是高凤武创作的《我与爱犬都督》。2010年12月24日,前郭县住房和城乡建设局高凤武通知写的《我与爱犬都督》申报了“世界上最长的网络华语散文”。七日后,世界纪录协会通过了初审。 2011年7月27日,世界纪录协会通过了复审。世界纪录协会的复审通知书告知: “世界上最长的网络华语散文——高凤武创作的《我与爱犬都督》申报世界纪录协会世界纪录成功;证书编号:08071-1012-01。本复审确认内容如下:中国吉林省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高凤武先生2010年9月27日至2010年12月24日创作的网络华语散文《我与爱犬都督》,总计48828字,创世界纪录协会世界上最长的网络华语散文世界纪录。”至此,前郭县乃至松原市诞生了第三项世界纪录。

  世界上最长的散文的创作特点

  高凤武创作的《我与爱犬都督》是独树一帜的宠物文化。如果将其改编成影视剧后,将比美国电影《忠狗八公》在内容上更加非富多彩,在情感上更能催人泪下,对全人类与动物和谐相处上更具教育意义。该文的主要内容,包括狗都督的饮食拉尿、喜怒哀乐等。散文的中心思想,主要是通过写犬主人与爱犬的点滴小事和感情经历等,体现人和动物相融、相依、共存、和谐相处、心心相通、感情真挚,歌颂了爱犬的精灵机敏、对主人的无比忠诚、为听从主人的指令不惧生死和勇往之前的精神,歌颂了犬主人的慈爱善良、善恶分明、大爱无疆的高尚品质。同时,通过犬主人写爱犬,升华到号召全人类要善待、珍惜、爱护、保护对人类生存不构成威胁和危害的具有灵性的所有高级动物。

  中国散文的主要特点

  1.形散而神不散。

  “形散”主要是说散文取材十分广泛自由,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表现手法不拘一格:可以叙述事件的发展,可以描写人物形象,可以托物抒情,可以发表议论,而且作者可以根据内容需要自由调整、随意变化。“神不散”主要是从散文的立意方面说的,即散文所要表达的主题必须明确而集中,无论散文的内容多么广泛,表现手法多么灵活,无不为更好的表达主题服务。

  为了做到形散而神不散,在选材上应注意材料与中心思想的内在联系,在结构上借助一定的线索把材料贯穿成一个有机整体,散文中常见的线索有:⑴以含有深刻意义或象征意义的事物为线索;⑵以作品中的“我”来作线索,以“我”为线索,由于写的都是“我”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侃侃而谈,自由畅达,使读者觉得更加真实可信、亲切感人。

  2.意境深邃,注重表现作者的生活感受,抒情性强,情感真挚。

  作者借助想象与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而虚的依次写来,可以融情于景、寄情于事、寓情于物、托物言志,表达作者的真情实感,实现物我的统一,展现出更深远的思想,使读者领会更深的道理。

  3.语言优美凝练,富于文采。

  所谓优美,就是指散文的语言清新明丽,生动活泼,富于音乐感,行文如涓涓流水,叮咚有声,如娓娓而谈,情真意切。所谓凝练,是说散文的语言简洁质朴,自然流畅,寥寥数语就可以描绘出生动的形象,勾勒出动人的场景,显示出深远的意境。散文力求写景如在眼前,写情沁人心脾。

  散文素有“美文”之称,它除了有精神的见解、优美的意境外,还有清新隽永、质朴无华的文采。经常读一些好的散文,不仅可以丰富知识、开阔眼界,培养高尚的思想情操,还可以从中学习选材立意、谋篇布局和遣词造句的技巧,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中国散文的鉴赏注意点

  1.读散文要识得“文眼”。

  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诗文,往往都有“眼”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

  2.读散文要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

  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下几种:⑴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⑵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⑶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⑷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⑸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

  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

  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形”的特点,由“形”见“神”,深入体会文章内容。

  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

  联想的方式有:①串联式:如《猎户》“尚二叔→百中老人→董昆”;②辐射式:如《土地》以“土地”为中心生发开去,写“热爱生活,保卫土地,建设土地”;③假托式:如《白杨礼赞》;④屏风式:如《风景谈》。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

  

世界上最长的散文

散文指不讲究韵律的散体文章,一种散文是与诗歌、小说、戏剧并称的一种文学体裁,文学体载包括杂文、随笔、游记等。是最自由的文体,不讲究音韵,不讲究排比,没有任何的束缚及限制,也是中国最早出现的行文体例。通常一篇散文具有一个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23677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