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天河
世界上最长的人造天河是什么?位于哪里呢?下面是学习吧小编搜集到的资料,一起看看吧
红旗渠,位于河南省北部林县,太行山东麓。这一带地区土薄石厚,水源奇缺,十年九旱,人民为改变这山区落后面貌,在县委领导下,从1960— 1969年间,凿通1250座山头,修建180个隧洞(31公里)架起155座渡槽(6.5公里)修起髙4.3米、宽8 米、长70公里的总干渠和三条大干渠。渠总长近4000华里,灌溉 田地60万亩。被人们公认为是世界最长的“人造天河”。红旗渠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林县人民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从太行山腰修建的引漳入林工程。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在国际上被誉为“世界第八大奇迹”。
红旗渠灌区以浊漳河为源,渠首在山西省平顺县石城镇侯壁断下。红旗渠总干渠长70.6公里,渠底宽8米,渠墙高4.3米,总干渠从分水岭分为三条干渠,第一干渠向西南,经姚村镇、城郊乡到合涧镇与英雄渠汇合,长39.7公里,渠底宽6.5米,渠墙高3.5米,纵坡 1/5000,设计加大流量14秒立方米,灌溉面积35.2万亩;第二干渠向东南,经姚村镇、河顺镇到横水镇马店村,全长47.6公里,渠底宽3.5米,渠墙高2.5米,纵坡1/2000,设计加大流量7.7秒立方米。灌溉面积11.6万亩;第三干渠向东到东岗乡东芦寨村,全长10.9公里,渠底宽2.5 米,渠墙高2.2米,纵坡1/3000,设计加大流量3.3秒立方米,灌溉面积4.6万亩。
在这条总长1525.6公里的红旗渠上,英雄的林县人民削平山头1250个,钻了211个隧洞,架设渡槽152座,兴建水库48座,塘堰364座,修建各类设施12408座,全县共动用土石方2229万立方米,相当于一道从哈尔滨到广州的高3米、宽 2米的"万里长城"!红旗渠修成以后,形成了以红旗渠为主体,南谷洞、引上水库及其他引、蓄水工程作补充和调节,能引、能灌、能排、综合利用的水利灌溉网,使全县有效灌溉面积达到万亩,全县14个乡镇410个行政村受益,从而结束了林县人民世代十年九旱、水贵如油的历史。粮食的亩产量由100公斤增加到 1991年的4763公斤!同时还带动了林县牧业、工业、乡镇企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旅游业、第三产业及其他事业发展,红旗渠成为林县人民的生命之渠,动力之源!红旗渠工程不仅工程浩大,而且建筑质量高超,通水40年来,仍巍然屹立在大行山上,建筑专家们称赞它为中国建筑史上的典范!
历史沿革编辑
1965年国庆期间,周恩来在北京全国农业展览馆观看了《林县人民重新安排林县河山》展览,称红旗渠是“人工天河”,是中国农民的骄傲。之后,在一次关于外事工作的谈话中,周说:“第三世界国家的朋友来访,要让他们看看红旗渠是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精神的。”
1974年5月,当时的副邓小平到纽约参加第六次特别联大,他带去了10部反映新中国建设成就和生活风貌的电影,在联合国总部放映的第一部就是《红旗渠》,反响巨大。美联社这样评论:“红旗渠的人工修建,是毛泽东意志在红色中国的典范,看后令世界震惊。”
当年的美联社曾惊呼“它是毛泽东意志的典范”,但在今天看来,这条冠以“红旗”之名的水渠不仅是一个属于红色年代的神话,而且是一段关于民族自强的记忆、一个人类改造自然的传奇。
《八十年来家国》的作者赵浩生,在巴黎看到这部电影之后难掩激动心情,毅然踏上归乡路,在实地考察了红旗渠之后,他在美国发表演讲说:中国有一条万里长城,红旗渠是一条水的长城。
在距安阳70公里外的林州,有一条挂在悬崖陡壁上的水渠,在上个世纪70年代的中国几乎家喻户晓。它从山西太行山麓蜿蜒盘旋而来,然后如血管一般分成总长1500公里的大小支脉深入林州全境,从而彻底改变了这个县级区划噩梦般的缺水历史。
随着电影《红旗渠》在全国公映,“红旗渠”变得家喻户晓。红旗渠作为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样板工程,成了名副其实的一杆“红旗”,参观学习者蜂拥而至。红旗渠的影响还远播海外,成为展示新中国建设成就的窗口,不少外国元首和海外华人慕名而来。
红旗渠是如今已是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世人称之为“人工天河”,甚至有人在国际称他为“世界第八大奇迹”。中国人还是厉害啊,真想干什么事,只要认真干没有干不成的,人多力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