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知识大全>知识百科>百科知识>

世界上现存最大猫科动物

时间: 巩诗2756 分享

  世界现存最大猫科动物,珍惜保护从自身做起,今天来学习啦小编带来世界现存最大猫科动物。

  世界上现存最大猫科动物

  西伯利亚虎

  西伯利亚虎(又称东北虎)分布于俄罗斯东南部、朝鲜和中国东北等地,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2008年西伯利亚虎被美国《生活科学》评为“全球十大最濒危稀有动物”物种之一。西伯利亚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100平方公里以上。西伯利亚虎感官敏锐,性格凶猛,行动迅捷,擅长游泳,很少袭击人类。主要捕食鹿、羊、野猪等大中型哺乳动物,也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以及熊类,捕食方式为偷袭。西伯利亚虎的孕期为103至105天,一胎生2至4仔,二至三年生产一次,野生寿命15至17年,人工饲养情况下寿命为20-25年。

  外形特征

  野生成年雄性东北虎平均体重189公斤,最大325公斤, 体长约为1.95米;成年母虎平均体重为123公斤,体长为1.73米,肩高0.87米,尾长0.8米左右。

  东北虎体色随季节而变化,夏毛是棕黄色,冬毛是淡黄色。背部和体侧具有多条横列黑色窄条纹,通常2条靠近呈柳叶状。头大而圆,前额上的数条黑色横纹,中间常被串通,极似“王”这个字,故有“森林之王”和“百兽之王”之美称。耳短圆,背面黑色,中央带有1块白斑。

  头骨

  东北虎的头骨近于椭圆形,吻部宽短,整个个头骨由扁平和不正形骨构成,分脑颅和面颅两部分。脑颅位于颅的后上部,内有颅腔,容纳脑和主要的感觉器官。面颅为颅的前下部,包括框、鼻、口腔等结构,构成了口腔、鼻、咽、喉和舌的支架。成年东北虎头部部分骨之间有愈合现象。 其头骨主要特征是:头骨大而厚实,呈长菱形,吻部较宽。脑颅部低而小,至后部变尖。颧骨粗强,向外侧突出甚远。额骨两册略呈隆起,中间凹陷。在额骨和鼻骨缝的连接处形成一凹窝。构成眼眶后缘的额骨颧突和颧骨额突较小,因而两突相距较远,眶间距较窄。上颌骨额突部向后不及鼻骨额突。枕部呈三角形,向后倾斜,人字嵴和矢状嵴:老年个体的头骨,嵴突出更显著。腭部较宽,听泡较大,略呈球形。下颌骨厚实,下缘平直,咬肌窝凹陷,冠状突很高,关节髁宽大。雄东北虎头骨长为340~360mm之间,最大的,也只有383mm,以前有文献说在哈尔滨有一个400mm长的头骨。但专家认为这不是东北虎的生长上限,最大的可能达到420MM。

  牙齿

  成年东北虎的牙齿较强大,一般为30个。分为门齿、犬齿、前臼齿和臼齿。在颌前骨牙槽内嵌有3对门齿,成一横列,最外侧的一对门齿最大,呈尖形,中央门齿比第二门齿稍小。门齿后面隔一间隙是犬齿,犬齿十分粗大,呈圆锥状,齿尖部稍向后弯。长54~78mm,粗20~26mm(这可能需要大家的补充了),其后缘刃部甚锋利。由于牙根窝很大,此处骨外表面形成半圆形膨大。犬齿后面有一段间隙没有牙齿,为齿间隙。间隙后是前臼齿。第一上前臼齿缺失;第二上前臼齿很小,仅有一低齿尖;第三上前臼齿较大,它有一个大的中心主尖,有一个小前尖和两个小后尖。上裂齿形大而长,主尖锋利,主尖前有一个小尖,其后有两个纵列的小尖,主尖内侧有一低尖。上臼齿很小,横列,其大小接近第二前臼齿。 下颌门齿与犬齿紧靠。下犬齿与第三前臼齿之间有一齿间隙,第一、第二前臼齿缺失。第三前臼齿较小,齿冠上具有3个齿尖,主尖居中。第四前臼齿呈山字型,中央为主尖,似锥体状较锋利。下裂齿为下颌最大的齿,呈凹形,前后各有一强大的齿尖,后齿尖高于前齿尖。

  栖息环境

  东北虎一般住在600—1300米的高山针叶林地带或草丛中。

  生活习性

  活动

  东北虎栖居于森林、灌木和野草丛生的地带。独居,无定居,具领域行为,活动范围可达50平方公里以上。夜行性,感官敏锐,性凶猛,行动迅捷,善游泳,不善爬树,很少袭击人类。

  食性

  东北虎主要捕食野猪,鹿等大中型哺乳动物,捕食方式以伏击为主。

3408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