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备考资料>

2018年淡水鱼养殖前景情况分析

时间: 丽燕945 分享

  淡水鱼指能生活在盐度为千分之三的淡水中的鱼类,市场上淡水鱼发展是挺不错的。下文是淡水鱼养殖前景,欢迎阅读!

  淡水鱼养殖前景

  大水面养殖包括湖泊养殖、水库养殖、河道养殖等。根据史料记载,直到西汉时才开始出现大水面养鱼的记录,《史记•货繁列传》上写:“水居千石鱼陂”,据颜师古注释:“大陂养鱼,一岁收千石鱼也”。根据汉代与现在的计量单位换算,养鱼千石相当于现在的30988.8千克,即平均每公顷产300~375千克。从汉代一直到民国,大水面养殖的发展一直停滞不前,仍然处在“自然繁殖、自然捕获”的状况。

  新中国建立后,大水面养殖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养殖面积从小到大,技术从蓄养到粗放再到半精养,品种从普通品种到特种品种,模式由靠天收发展到人工定向投种。20世纪80年代以来是水库养殖技术和效益发展最快的一个阶段,采用的技术从水库苗种的培育方式向网箱养鱼发展,水库放养规格向大规格(13厘米以上)苗种发展,并且水库网箱养殖和网拦库湾、库汊养殖得到了长足发展;中型水库的施肥养鱼技术得到推广应用。

  未来淡水鱼的养殖前景会如何变化,我们期待吧!

  淡水鱼生长习性

  基本上只要有淡水的地方,就有淡水鱼居住,上至温暖宜人的温泉,下至冻入心肺的南北极,都可找到淡水鱼的踪迹。

  河川上游

  约海拔1500米以上,水流急。

  有大量大石头构成的池塘、石隙等栖息地。

  例如:鲴鱼、鰕虎。

  河川中游

  约海拔200-1500米。

  地形会颇为复杂,有平濑、急濑、平潭、深潭、瀑布、涧道、回水等多种栖息地。

  例如:石鲤、香鱼。

  河川下游

  水势平缓,易受污染,当地鱼常被耐污性高的外来鱼种取代。

  例如:大肚鱼、琵琶鼠鱼。

  淡水鱼混养的好处

  (1)充分利用水体

  水库和池塘的水体是-个立体空间,特别是池塘,大多数面积小,深度浅,一般只有水层区和水底区之分。在投放鱼种时,根据养殖鱼类各自的生活习性,合理搭配各种鱼种、鱼龄的放养比例使养殖水体中呈现"池塘如楼房,层层鱼游荡"的生动活泼的景象,使水体得到充分使用。

  (2)广泛利用饵料

  淡水鱼的饵料包括天然饵料和人工饲料。水体中的天然饵料为浮游生物、底栖动物以及底生藻类和有机屑三大类;人工投喂饲料为动物性饲料和植物性饲料。要达到充分而又合理地利用水中天然饵料和提高人工投料利用率的目的,就必须在同一水体同时养殖各种食性的鱼类,以确保各类饵料资源都能分别为各种生活习性鱼类所利用,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成本,增加产量。

  (3)利用鱼类共生

  淡水鱼混养可以以草鱼为主,兼养鲤鱼、白鲢、花鲢、鲫鱼、罗非鱼、鳝鱼、甲龟等十几种鱼类,这些鱼类混养在同一水体中除投喂一定的饲料外,还可以通过"自体施肥"来获得食料。因以养草鱼为主,投喂的日粮主要是牧草。草鱼吃剩下的碎渣沉淀到水底,成为鲤鱼、罗非鱼等杂食性鱼类的饵料,而草鱼、鲫鱼、罗非鱼不断地排出粪便,增加了水质的肥性,促进了浮游生物的繁殖,为鲢鱼,鳙鱼提供了饵料。鲢鱼、鳙鱼摄食浮游生物,有效地防止了因浮游生物过多而导致水体过肥,为草鱼的生长提供了保障。黄鳝、甲鱼等在养殖过程中能够翻松底泥,加速有机质分解,为鱼类提供饵料。

  (4)节省育种费用

  混养成鱼的水塘,实行异种、异龄鱼不同规格套养,既不影响成鱼的生长,又可扩大鱼种来源,在某种程度上解决鱼种供应问题,节省购种费用。而且,这种养殖不需要增加鱼种池和管理人员,省地、省工、省成本。

  (5)效益好

  淡水鱼混养,不仅年均鱼产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而且上市的鲜鱼品种也明显增多,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猜你感兴趣:

1.盘点世界最大的鱼前十名

2.世界上鱼类十大排行榜

3.世界最大的鱼排行榜

4.除了蓝鲸,世界十大鱼类排名

5.不同水域鲫鱼有哪些垂钓技巧

3706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