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及意义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及意义

时间: 黄宇晴1068 分享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及意义

  创业励志照亮人生,大学生创业改变命运!下面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大学生创业的背景及意义,欢迎参阅。

  大学生创业的背景

  创业是一个发现和捕获机会并由此创造出新颖产品或服务进而实现其潜在价值的过程。早在20世纪70年代,德鲁克就认为经济增长与创业有着密切的关系,而美国已经由管理型社会转变为创业型社会,GEM(Global Entreprencurship Monitor,全球创业观察)1999年对10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发现。创业活跃程度越高的国家,经济增长率和就业率也较高,反之,则比较低。

  因此,越来越多国家都陆续把创业能力的提高与当前的学术和职业教育放在同等重要的地位。 从中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自1999年高校扩招以来,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增加。2003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从2002年145万猛增至212万入,2004年达到280万人,2005年达到340万人,2006年达到413万,比2005年增长73万,近年来我国高校毕业生人数总量更是猛增不降,2010年应届毕业生约630万,2011年高校毕业生人数约为660万人,而2012年则已经高达680万人次,就业的问题变得更加严峻和突出。

  在供大于求的就业形势下,创业开始逐渐成为许多毕业生的选择。同时,从1999年年开始,全国举办了“挑战杯”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国务院办公厅转发教育部等部门《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改革有关问题意见的通知》,明确提出鼓励和支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从2003年起,教育部、劳动与枉会保障部、人事部等各部委相继出台了一系列指导大学生灵活就业、自主创业的政策,这些都对大学生创业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再加上比尔·盖茨、张朝阳、马云等创业神话,在大学生的创业热潮中,产生了不容小觑的“明星效应”。 大学生创业是一个发现机会、获取资源创造价值的过程,积极、活跃的大学生创业有利于促进科技创新,缓解就业压力。大学生创业在全球经济发展中逐渐扮演起重要的角色,越来越多的大学生渴望得到各方面的锻炼,渴望成为成功的创业者,甚至有许多学生在大学校园就已经迈出了创业的第一步。高校扩招使许多大学生的就业出现困难之后,大学生创业逐渐得到高校、政府及社会的大力支持,并出台了各种政策和措施,鼓励大学生创业。

  此时,创业教育开始成为许多高校的重要任务。创业教育的概念是1989年由埃利雅德在北京召开的“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上提出的。此后,创业教育逐渐在教育领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国内外有大量的学者开始对其进行探讨。学校怎样去实施创业教育逐渐成为我国教育发展过程中相当重要的课题。其实,创业教育本身应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对于每个大学生而言,都具有不同的创业意向,并拥有着不同的个性特质,有的人成就需要高,有的人安于现状;有的人倾向冒险,敢拼敢闯,有的人厌恶风险,向往稳定的工作和生活。不同的个性特质,将会不同程度地影响大学生创业选择,甚至大部分学生会选择就业。大学生在高校接受的教育不仅是学习知识和技能,更是个人特质走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因此,有效地开展创业教育,提高学生的创业意向,将是一个长期和重要的过程。

  大学生创业的意义

  (一)对中小企业的创业研究。

  但许多文章是针对国外背景进行的研究,而中国社会文化与国外文化存在许多差异性,因此国外的研究结论在中国文化背景下不一定完全适用。目前基于特质理论研究成就需要和冒险倾向对创业意向的影响,其研究结果不稳定,有待进一步检验。在创业领域研究主动性人格对创业的影响相对较少,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同时,以往的研究大都以企业为基础,探寻创业者与非创业者,创业者与管理者等在个人特质上的差异,很少专门针对大学生进行研究。大学生作为未来的创业生力军,具有扎实的专业功底,综合 的思维能力,他们除了具备创业所需的能力和知识以外,其人格特质的差异性是否让他们对未来创业更有信心,更会有积极的创业意向?另外,随着研究的深入,除个人特质的影响外,认知因素在创业领域备受关注,由认知心理学与创业学相结合并产生了一些新概念,如创业自我效能等。由于本文以在校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为了有效地提高高校创业教育,从环境的角度引入了家庭背景、大学创业环境两个变量,研究他们对创业自我效能的影响,因为他们是对学生学习和生活影响最大的因素,是最能够对学生创业提供各方面资源支持和帮助的因素,是影响学生形成创业意识最近的环境因素,因此,考察家庭、大学环境的支持在学生创业意向中是否有促进作用,站在学校的角度,提高大学生创业教育,同时,检验在创业过程中的社会网络支持是否大大影响学生的创业意向。另外,国家出台的各项政策是否对于大学生创业有实质性的帮助,哪些合理哪些不合理,又有哪些值得进一步的商榷与纠正,都囊括在本文的研究范围之中。

  (二)现实意义 要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向,在个人特质方面应当注重教育和引导。

  成就需要、风险倾向是个体比较稳定的人格特质,对学生未来创业意向可能有一定影响,或者通过自我效能而间接影响个体的创业意向和行为。本文对大学生的人格特质与创业自我效能进行了实证检验,并从学校创业教育的角度进行研究和探讨,鼓励学校进行各方面创业培训或讲座,积极实施各项创业教育措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兴趣,从而创造更多就业机会,缓解国家就业压力。大学生的个人背景特征与创业意向之间有着密切关系,清楚它们之间的联系有利于深入了解大学生创业者的创业意识,为更高效地识别学生中具有较高创业意向的群体提供实施途径,从而为在高校有的放矢地开展创业教育更全面地提供依据和指导。

  本研究还试图探讨创业自我效能对人格特质、学校创业环境与创业意向之间关系的中介效应,个人背景特征在创业自我效能和创业意向上的差异性以及社会网络对创业意向的直接影响作用,主要考察个体内在人格特质与外在学校环境如何通过创业效能对个体的创业意向产生影响。总之,本文的现实意义主要在于提高高校创业教育,更全面系统地对大学生创业进行培训和引导,促进大学生创业。此外,本研究基于中国文化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为创业教育与培训提供更加切合中国实际和面向未来的理论基础。同时,通过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可以从学校创业教育方面入手,开设创业课程,重点放在培养大学生的创业精神和意识,培养创业的心理品质及良好的社会关系,形成创业氛围,同时也对家庭教育引起重视,促进大学生自主创业。

3386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