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52岁创业案例分享

52岁创业案例分享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52岁创业案例分享

  今天小编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52创业的案例,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案例一

  52岁创业,让民族品牌走向世界

  52岁创业,历经艰辛的技术研发、投资谈判、市场开拓,打破国外技术垄断,建立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品牌。

  南京奥特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党总支书记、总经理钱永贵15年孜孜不倦,走出了一条不平凡的创业路。

  1996年夏天,钱永贵在南京街头坐上了一辆夏利出租车。“车里装了好大一个水袋,我一问,原来是空调压缩机制冷效果不行,如果不背着水袋,汽车的水箱就要‘开锅’了。”钱永贵说,当时,只有美国和日本能生产能耗低、制冷效果好的涡旋式车用空调压缩机,但他们实行了技术封锁。

  中国人为什么不用自己的技术建一座汽车空调压缩机工厂?钱永贵带着几十年有关压缩机的技术积累,辞去国企副总的工作,下海了。当时,他的很多亲朋好友都反对:再干几年就退休了,还折腾什么?“每一名党员都有自己的使命,我觉得我的使命就是去创立一个民族品牌,为国家带来荣誉。”钱永贵说。

  2000年5月,钱永贵以10多项专利为技术股,成功引入1.2亿元投资成立奥特佳公司,成为当时国内唯一一家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涡旋式汽车空调压缩机制造企业。

  “公司一成立,就设立了党组织。”钱永贵告诉记者,尽管奥特佳是一家民营企业,但公司所有关键岗位都是党员在起模范带头作用。

  2002年10月,钱永贵把员工易丰收送到美国接受一年的技术培训。当时公司不少人担心,公司还没有盈利,花巨资送员工去美国,万一不回来了怎么办?“一年后,易丰收按时回来了。”钱永贵告诉记者,当时易丰收的妻子离生产只剩一个月,只要找个借口多呆一个月,孩子一出生就是美国公民了,但他没有这么做。“我是一名党员,必须信守承诺,学成后回来服务企业。”易丰收说。

  15年来,公司在跨越式增长的同时,党组织也在不断壮大。从最初只有几个人的党支部发展成为下辖4个党支部、共有80多名党员的党总支,打造了一支特别能干事的党员队伍。

  “钱总身上那种党员干事创业的热情,绝对鼓舞人心。”公司三工厂生产总监沈培海至今仍清晰地记得,2002年到奥特佳面试时见到钱永贵的印象。工作8年后,沈培海在公司入了党。2011年,他作为党员骨干,被公司派往江宁筹建新的生产线。“要实现压缩机品种转产、产量爬坡,保证质量稳定性,工作千头万绪。”

  案例二

  一个52岁老头的创业故事

  雷·克罗克面临着严重的窘境。他已经52岁了,一生都梦想发财。 他从一战退伍以后,他为了发财努力工作。他为舞蹈团弹过钢琴,然后又改行给一个名叫莉莉郁金香的公司卖纸怀。他还在芝加哥的一个广播电台兼职,演奏钢琴,编排音乐节目,为歌手伴奏。2 0年代中期,佛罗里达州掀起地产热,他又觉得或许可以从中暴富,于是他离开芝加哥去卖地产。可情况并未如其所愿,一年后,他再回到芝加哥时,几乎快要破产了,只好重回莉莉郁金香公司干他的老本行,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多年。1 9 3 7年他偶然接触了一项小发明——一种简单的可同时混合6种冰激凌的电器。他又一次离开了莉莉郁金香公司与发明者签订了合同,很快他成为冰激凌搅拌器的独家代理商。在这之后2 0年中,他周游全国推销这种电器,所挣的钱能让他过上不错的生活,但还远远谈不上富有。至此,财富仍是一个幻想。但克罗克终于又碰上了一生中难得的大概也是最后的机会。 1 9 5 4年克罗克收到一份订单,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小汉堡包店一次订购了8台冰激凌搅拌器。这可是非同寻常的,于是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个要同时做4 8份冰激凌的小店。 这家小店的两位老板是兄弟,名叫莫里斯·麦克唐纳和理查德·麦克唐纳。1 9 4 0年他们在帕萨的纳开了第一家饭馆,接着在1 9 4 8年又在圣伯纳迪诺开了一家自助汉堡包店。当时适逢二战结束,他们没法招到称心的员工。那些没有熟练技能的求职者尽是些酒鬼和流浪汉。莫里斯回忆说:“我们把一切都去掉了,碟子、玻璃怀和银餐具,还有上菜服务、洗碟工和长长的菜单。我们决定只卖汉堡包、饮料、冰激凌和装在纸盘子里的炸薯条。所有的食品都事先准备好而且规格都是相同的。”这种经营方式取得了出人意料的成功。有人要买下他们的企业,还有的要求与他们签订授权经营协议。可这兄弟俩墨守陈规,他们只是很谨慎地在加州卖出了6项授权,对别的请求则一概拒之门外。他们住在一个小镇子里,每年挣7 . 5万美元。他们仿佛害怕把生意做得太大。 雷·克罗克初见麦氏兄弟的小店后大吃一惊,他看见一大群人在金色的“ M”标志下排成一列等待进餐。他估计这个汉堡包店一年的销售额可达2 5万美元。该店服务和清理桌面的速度也给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里的一个标准汉堡包卖1 5美分,炸薯条放在红外线加热灯下保持温度,所以总是又新鲜又脆。顾客们进进出出速度很快。因此小店里几乎不需要什么桌椅。雷·克罗克非常想入伙,他整整缠了麦氏兄弟两天。最后他们终于让步了,允许他推销麦克唐纳汉堡店的经营授权。协议规定每售出一项授权,双方可抽取1 . 9%的收入,其中克罗克拿1 . 4%,麦克唐纳兄弟拿0 . 5%。在签订合同的时候,克罗克的初衷是扩大连锁店以便卖出更多的冰激凌搅拌器。到1 9 6 0年,他共卖出了2 0 0个授权,一年的纯收入大约是7 0亿美元。同时,他还有了合伙人——亨利·桑尼伯恩,塔斯蒂·福里兹公司的前副总经理。 桑尼伯恩为克罗克设计了一种全新的经营方法:所有新的被授权经营者同时也将是承租人。具体做法是:克罗克为新店选址、建店并装备设备,然后把这一整套生产租给一个被授权人经营,被授权人因而要付租金。这样克罗克在收取授权费的同时还可以从租金中获利。 这是一项伟大的计划,但需1 5 0万美元的启动资金。向成功迈进克罗克最终弄到了他所需要的钱。这笔钱促使麦当劳走上了成功之路。他的公司只用了2 2年的时间就达到了1 0亿美元的销售额,而像施乐和I B M这样的公司达到这一步则分别花了6 3年和4 6年。克罗克在他的自传中炫耀说他的公司造就了1 000多个百万富翁,他们都是被授权经营者。克罗克是从几家保险公司筹到了所需的1 5 0万美元的。这些保险公司占有了麦当劳公司2 0%的股份作为贷款的保证金。后来,这部分股票被卖出,保险公司获得7 0 0万美元的利润。如果他们一直持有这些股票的话,那现在就值5亿美元了。 一年后,克罗克完全买下了麦氏兄弟的公司。他付了2 7 0万美元买下了麦氏兄弟所有的财产——商标、版权、配方、金色“M”标志和名称。麦氏兄弟拿了他们的钱静悄悄地回到家乡——新罕布什尔州的柏得福得去过退休生活了。几年后,桑尼伯恩也离开了公司,因为他的身体状况每况愈下。克罗克赠给他1 000万美元的现金和每年1 0万美元的生活费。 营销策略 雷·克罗克看准了一个市场机会来迎合现代家庭的要求。“人们在开支上精打细算,生活节奏很快,需要快捷的服务、清洁的环境和高质量的食品。”人们乐意到麦当劳这样的快餐店就餐而不愿意回到过去各式各样的路边餐馆。那些餐馆里有服务员、投币自动电唱机,它们供应的食品总是在变,质量也有问题。况且,人们还得付小费并等很长的时间,因为所有的那些路边餐馆都在门前造成了交通拥挤。而虚掷光阴是最让顾客恼怒不已的。 克罗克决意在麦当劳营造出一种与众不同的清新、随意、简单、温馨的家庭气氛,千万不能走路边餐馆的老路。初期,雷·克罗克乘坐飞机来选址。他往往飞越一个社区寻找学校和教堂的尖顶,然后勘定建店的地址。那时,他喜欢选择靠近购物中心的人均收入高于平均水平的住宅区。他要求新店地址必须选在一个在3英里半径范围内拥有5万居民的区域内。7 0年代时这项规定发生了变化,市场研究显示, 3 4的顾客是在办别的事时顺便来麦当劳就餐。于是,选址方式又按照顾客活动和车辆行人往来的规律来进行。克罗克为公众提供了一个整洁的家庭氛围,让人心情愉快。包括洗手间在内的整洁的店面和态度和蔼的服务员是麦当劳的致胜法宝。保持这些标准要花很大的力气。汉堡包大学是麦当劳培训店主和管理人员的学校,它特别强调服务质量。长达3 5 0页的操作手册,对食品的准备和器具的维护都规定了严格的标准。比如,手册上要求门上的玻璃每天必须擦两次。在服务、食品和制作程序上也有类似的严格规定。甚至,麦当劳的雇员都要求佩戴号码,男店员头发的长度与军人标准相同,鞋也得擦得雪亮。女员工们必须穿黑色的浅跟鞋,戴发罩,只能化淡妆。 食品的制作也是完全标准化的,每磅肉中的脂肪不超过1 9%,圆面包的直径为3 . 5英寸,每个汉堡包中的洋葱不得多于3 4盎司等等。每一种食物成品的保存时间由公司最高层决定。比如,炸薯条只能放7分钟,汉堡包1 0分钟,咖啡3 0分钟。超过保存期的成品必须扔掉。公司检查员对此类操作进行认真监审以确保供应的食品有314相同的质量。为了防止由于某个店的经营不善对该地区的其他连锁店产生不利影响,地区分部严密监督各分店的经营状况。例如,公司顾问每年对所有的连锁店进行两次为期3天的检查,评定包括质量、整洁度、服务快捷性和态度的等级。这一评定结果将决定是否与现有的经营者续签授权合同。在某些情况下,某一授权合同会因经营者没有达到标准而被终止。 麦当劳对店址进行的严密分析与筛选,确保了每个连锁店获得成功的最大可能性。由于选址错误而导致的失败少之又少。麦当劳与众不同的建筑和引人注目的“M”标志使人们打老远就能看见它。麦当劳每年的广告预算是5 000万美元,在所有的食品零售商中位于前列。7 0年代早期在对学校儿童的一项调查显示: 9 6%的儿童都知道麦当劳,这一比例仅次于“圣诞老人”。 雷·克罗克之后的麦当劳 1 9 6 8年雷·克罗克退休了,他任命3 5岁的弗莱德·特纳为公司总裁。特纳最初是从厨师干起的,克罗克把他作为接班人培养了好些年。尽管特纳对克罗克既忠诚又钦佩,但他还是着手对现有的许多政策作了变动。其中,麦当劳建筑的外形变化是很重要的一项。他用暗棕色的墙砖代替红白相间的瓷砖,使用了更多的厚玻璃窗,还把屋顶建成瓦式的。原本花里胡哨的用霓虹灯制作的“ M”标志被改成较稳重朴素的形式。特纳改进了店内的装修以使顾客更舒适地用餐。他还给一些连锁店在装饰陈设上更大的灵活性。比如在波士顿,一家连锁店的风格是海轮式的,而在加州大学洛衫矶分校的一家则体现出校园风格。随着麦当劳经济实力的增强,特纳开始努力增加公司自有的连锁店的数量。

  他从一战退伍以后,他为了发财努力工作。他为舞蹈团弹过钢琴,然后又改行给一个名叫莉莉郁金香的公司卖纸怀。他还在芝加哥的一个广播电台兼职,演奏钢琴,编排音乐节目,为歌手伴奏。2 0年代中期,佛罗里达州掀起地产热,他又觉得或许可以从中暴富,于是他离开芝加哥去卖地产。可情况并未如其所愿,一年后,他再回到芝加哥时,几乎快要破产了,只好重回莉莉郁金香公司干他的老本行,就这样一直过了十多年。1 9 3 7年他偶然接触了一项小发明——一种简单的可同时混合6种冰激凌的电器。他又一次离开了莉莉郁金香公司与发明者签订了合同,很快他成为冰激凌搅拌器的独家代理商。在这之后2 0年中,他周游全国推销这种电器,所挣的钱能让他过上不错的生活,但还远远谈不上富有。至此,财富仍是一个幻想。但克罗克终于又碰上了一生中难得的大概也是最后的机会。

  1 9 5 4年克罗克收到一份订单,加利福尼亚州的一家小汉堡包店一次订购了8台冰激凌搅拌器。这可是非同寻常的,于是他决定亲自去看看这个要同时做4 8份冰激凌的小店。

  他大力推行“赎回”政策,鼓励原来的被授权经营者将其拥有的连锁店卖给麦当劳公司,与此同时由公司直营的新连锁店的数量也在不断增长。这一政策能带来更高的利润并有利于更集中化的控制。1 9 6 8年麦当劳公司仅拥有1 5%的连锁店,而到1 9 7 4年已经拥有4 0%。麦当劳在公路旁建店的情况越来越少,它逐渐进入了闹市区,在大商场、动物园、办公楼、医院甚至中学里建店。在这些地方建店会使情况发生一些变化。工资和房租增加了,营业时间缩短了,通常在周末没有什么生意。但销售量却大大提高,几乎是城郊连锁店的两倍,这样就弥补了上述的缺陷。麦当劳还拓展其海外市场,到1 9 8 0年它已在国外建立了1 050家连锁店,其中在日本有2 5 0家,在英国有5 0家。麦当劳1 9%的销售额来自这些国际业务。 麦当劳继续在周六早晨的电视上宣传罗纳德大叔。一个麦当劳管理人员说:“一个孩子的影响力就足以使一家人在麦当劳用餐。”除了针对儿童做广告之外,麦当劳还逐渐发展针对公众中特殊阶层的广告宣传,如蓝领工人,过去麦当劳很难将他们吸引过来。针对儿童的广告特别宣传随赠小礼品,比如说,在“儿童节”时免费提供冰激凌和装在小包裹里的奖金。在一些城市里甚至还设有“快乐巴士”送孩子们到野外游玩。麦当劳的传统产品是很简单的。早期,只有汉堡包、炸薯条、冰激凌和软饮料。1 9 6 2年麦当劳第一次增加了产品种类——一位在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经营者发明的鱼片。在三明治被正式引进麦当劳(这是1 9 6 5年)之前,公司先制定了严格的标准,规定了制作时间、所采用面包的类型和厚度,然后每周五在有限的连锁店中试供应。麦当劳从1 9 7 1年开始在小规模尝试销售鸡肉汉堡包,直到1 0年后才正式推向市场。巨无霸汉堡包也是经过数年长期销售后才被广泛投入市场的。 在增加的食品中,早晚餐食品取得了最引人注目的成功。先是麦克松饼蛋在1 9 7 2年试投放,紧接着其他早晚餐品种也出现了。早餐食品最早在芝加哥、匹兹堡和华盛顿特区试销,结果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1 9 7 6年开始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第二年,早晚餐的销售额就占了公司销售总额的1 0%。早餐销售的主要益处在于它在早上为公司赢得了额外的生意。而过去在这段时间里,连锁店通常是闲着的。另外,早餐食品还吸引了年龄较大的顾客,以前要做到这一点可不容易。1 9 7 7年是早餐食品在全国推广的第二年,在这一年里,麦当劳公司对3 5岁以上的顾客的销售份额由1 8%猛增到2 2 . 5%。对新添的产品进行全面的测试是麦当劳产品经营策略的一大特点。在将新产品全面投入市场前,公司均用它所属的连锁店来进行试销。讨论题: 1. 麦当劳在早期的差异性是什么? 2. 麦当劳是怎样拓展其差异性的? 3. 麦当劳的扩张方式对其融资的影响。 4. 试分析麦当劳的人事管理与其成功的关系。 5. 试分析麦当劳的营销特点。 雷蒙德·克罗克的财富人生 1902年10月,雷蒙德·克罗克出生在美国芝加哥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少年时的克罗克是个很平常的少年,但是与其他人不同之处在于,他经常胡思乱想,编织各种各样的梦想,冷不丁地冒出几个发财的小点子。 17岁,克罗克开始四处寻找工作,当时的他对读书没有兴趣,很早就辍学了。他在几个旅行乐队里弹过钢琴,又在芝加哥广播电台担任音乐节目的编导。从1929年起,在随后的25年中,克罗克一直从事推销工作,先在佛罗里达帮人推销过房地产,后到美国中西部卖过纸杯。作为推销员,他几经周折,屡尝失败的滋味。克罗克后来回忆道:“在佛罗里达推销房地产失败之后,我彻底破产,身无分文。那时,我没有大衣,没有风雨衣,甚至连一双手套都没有。我开车进入芝加哥穿过寒冷的街道回到家时,简直要冻僵了。” 但辛苦总是有回报的,因为销售纸杯业绩突出,他被提升为纽约百合纸杯公司西部分公司的部门经理。在含辛茹苦了15个年头之后,克罗克的事业有了一点成就,过上了小康生活。然而在这时,他认识了一个普林斯的机械师,普林斯发明了新式多功能奶昔机,一次可同时灌装5杯奶昔,而旧式的只能灌一杯。克罗克对此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他决定辞去苦心经营的纸杯推销工作,专门推销这种奶昔机。为此,他的负债将会达到10万元,这在当时,不啻于一个疯子的作为,妻子也极力反对。 但是克罗克并不害怕,自己认定的事情是有市场潜力的,为什么不去做呢?一辈子做个纸杯推销员,庸庸碌碌,这是多么可怕,事物是前进的,如果停滞不动,那自己也将行将就木了。繁忙紧张的推销工作,他每天只睡4~6小时,他似乎又回到了原先创业的时候。但是凭借冒险和拼搏,他不仅还清了债务,还建立了自己的公司,成为了富有的中产阶级。这时他已经52岁了,身患关节炎、糖尿病,还割去了胆囊,按说,已经该安享晚年了。但是他并不满足。 新的起步——麦当劳 那是1954年的一天,克罗克作为经销奶昔机的老板,发现圣伯丁诺市一家普通餐馆一下子就定购了8台奶昔机。以往可从没有人一次就要买这么多机器呀。出于生意上的需要,他认为必须弄清楚这是怎么回事,就特地赶到了圣伯丁诺。 这就是麦当劳兄弟开的餐厅,1937年,这对犹太人兄弟——麦克·麦当劳和迪克·麦当劳来到美国开了这个汽车餐厅。销售这种每只15美分的汉堡包,并对经营方式进行了重大改革,采用自助式用餐,使用纸餐具,提供快速的服务。这种独一无二的汉堡包小餐厅经营方式大获成功。后来麦当劳兄弟开始建立了连锁店,并亲自设计了金色双拱门的招牌。到1954年,拥有10家连锁店的麦当劳汉堡包餐厅,全年营业额竟达20万美元。尽管如此,目光短浅的麦当劳兄弟并未意识到自己的发明具有极大的潜力。 但是,麦当劳却以其特别的方式震撼了克罗克。当时正是中午,小小停车场里挤满了人,足有150人之多,在麦当劳餐厅前排起了长队。麦当劳的服务员快速作业,竟然可以在15秒之内交出客人所点的食品。这种作业方式,克罗克可从未见过。 “我从未为买一个汉堡包而排队。”克罗克故意大声说,以期引起顾客的注意。 “哦,”客人中立刻有人搭话说,“您也许不知道这里的食品价格低、品质好,餐厅干净,服务又周到。何况速度这么快,别看排队人多,一会儿就能买到。我可是这里的常客。先生,您不妨也试一试?” 听了顾客这番话,克罗克马上察觉到麦氏兄弟已经踏进了一座“金矿”。他立刻进店找到这两个犹太人,问他们生意这么好,为何不多开几家餐厅?当时,他心里盘算的还只是奶昔机,如果每家麦当劳餐厅都买他8台机器的话,他就会发财了。但是,迪克·麦当劳却摇了摇头,指着附近的山坡说:“你看到上面那栋房子了吗?那就是我们的家。我喜欢那块地方,要是连锁餐馆开得太多了,我们就忙得甭想回家了。” 很显然,麦氏兄弟身在“金矿”不识“金”。 克罗克凭着多年的经验,意识到机会来了。他看准了麦当劳,决心开办连锁餐馆。第二天,他就与麦氏兄弟进行协商。麦氏兄弟很快就答应给他在全国各地开连锁分店的经销权,但条件相当苛刻,规定克罗克只能抽取连锁店营业额的1.9%来作为服务费,而其中只有1.4%是属于克罗克的,0.5%则归麦当劳兄弟。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的克罗克,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这个条件。 1955年,克罗克在芝加哥东北部开设了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现代麦当劳特许经营店。虽然在此之前麦当劳兄弟也特许他人经营,但管理上都是极为混乱,严重影响了麦当劳的声誉。而该店体现了克罗克对快餐店的理解,那就是重视品质、服务、卫生和经济实惠。当时一位在场的人说:“餐馆这么干净,明亮,色彩缤纷。食品的烹调过程像是在做示范一样,向顾客公开展示。那些不锈钢装置闪闪发光,员工的制服整齐洁白。”克罗克对餐馆的卫生要求非常严格。店铺开张早期,他天天都要到餐馆去,见到地上有肮脏的东西就捡起来。 在一开始,克罗克就打算把该店作为未来加盟店的样板,所以他创建了一套极其严格的经营制度。以后建立特许经营系统时,克罗克也严格执行这一制度。这就是著名的以QSCV(Quality——汉堡包质优味

613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