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其它创业知识>

2016年十大创业陷阱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学习啦小编今天为大家推荐一些关于2016年十大创业陷阱的分析探讨。供大家阅读参考,以下是正文。

  创业陷阱一:大可乐手机:败在一个关键点

  关键词:互联网流量

  对大可乐手机,我的判断是:前半部分成功,后半部分失败。

  大可乐手机初期作为小众手机,圈了一批忠实用户,在千元机价位上也具有较强的竞争力。在2014进行的京东众筹中,更是以25分钟1650万的金额刷新国内众筹的最高金额纪录和最快速度纪录。2015年,传出破产的消息,基本上已销声匿迹,据说是被一个大公司收购。

  一个前大可乐的高管跟我说,大可乐的失败,第一是因为大兵压境,手机业已经变成巨头的游戏,小公司的生存空间被严重压缩。第二个原因,也是最重要的原因,大可乐虽然打的是互联网手机,营销也很有特点,但是并不擅长互联网的产品和销售,关键是没有互联网的流量,这就很难持续。

  进入大可乐手机的官网和贴吧,到处可见对大可乐手机的集中吐槽,辛苦众筹赚来的人气,一经产品试用,就大打折扣。

  一个启示:产品是1,营销是0。没有产品力支撑的营销,很难持续。

  创业陷阱二:波司登关店5053家

  关键词:渠道为王之伤

  又一个大公司遇到转型的教训。截止今年3月31日,波司登关店5053家,其中自营零售点减少1296家、第三方经销商经营的零售网点减少3757家。

  作为中国羽绒服第一品牌,波司登正在遭遇业绩急剧下滑的尴尬。2012年集团销售额93亿元,13年是82亿,2014年直降至62.93亿,年均下降率超过12%。另外2013至2015年波司登共计关闭线下门店8000余家,让人无不感叹,波司登这只巨鸭老矣。

  失败原因:从08年始,日韩时尚风靡全亚洲,冬装消费风向陡变。而波司登生产线上流出的依然是陈旧的款式,产品老化严重。

  为应对市场环境的改变,波司登陆续在全国开办3500多家生产厂,打造了近100多个羽绒品牌,急速的粗放扩张,并未改变市场现状,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严重饱和,消费不足,最终导致内地羽绒服行业性积压。

  与此同时,恶性循环,为清库存,波司登铤而走险,减少直营,鼓励加盟。店铺从8300多家,猛增到13000多家。但店面多不代表出货快,加盟商为清库存恶性竞争,促销、打折此起彼伏,市场环境极速恶化。最终在市场饱和、成本上涨、电商持续性冲击等诸多因素的共同掣肘下,盲目扩张的波司登举步维艰。

  一个启示:传统企业那种渠道为王的红利时代已经结束,现在是过剩时代,用户不缺产品,缺爆品。

  创业陷阱三:《太平轮》的教训:年轻人不爱看

  关键词:年轻人的口碑太差

  1998年电影《泰坦尼克号》在国内上映时万人空巷,人如潮水般涌进影院,因为:国际大导演、宏伟的场景、真实的特效、忠贞不渝的爱情、肝肠寸断的结尾。

  《太平轮》完全是瞄着中国版《泰坦尼克号》而去的,国际大导演吴宇森指导,小马奔腾、乐视影业、华谊等多家国内一线电影公司参与,云集了黄晓明、金城武等大牌明星,花费3亿人民币制作的电影,有人预测说票房到9亿才能收回成本。

  但是,所有人都看走眼了。结果是上下两部票房却只有2.5亿,投资方真是亏到姥姥家了。为什么它会沦落到这般境地?

  其实,“灾难片”这种类型在中国风险都比较大,前车之鉴是《1942》。

  除了片子自身质量的问题,《太平洋》失败原因更多是因为口碑坏了,特别是没有搞定年轻人的口碑!错在故意抬高观众期待值,造成心理落差,却没把期待落地。

  一是为了回收成本,而分上下集上映。但上集的内容拖沓浮夸,纯粹为下集作为铺垫,严重拉低了观众对下集的期待和观影动力。差评!二是宣传定位上的落差。打着“船难”话题,吹嘘“原比例复原太平轮”来吸引观众。然而直到下半集都过半多了,才刚刚“开船”,然后迅速就……沉了!虚假宣传被口碑第一时间戳穿。巨大的心理落差成为猛烈差评的来源之一。三是在下集还用若干片段去回忆上集,不顾已经看过上集的观众的利益,同时得罪了大多数看过和没看过电影的观众,造成差评连天。

  最终结果是观众的口碑让《太平轮》成为2015年最失败的电影大片。

  创业陷阱四:E洗车:O2O大坑

  关键词:粘性

  今年3月10日,E洗车宣布完成A轮2000万美金融资,其公开数据十分漂亮:用户上百万,合作商家3000家,日均订单突破1.5万,峰值达到3万,移动端下单占比达到7成。高速增长时有40%的订单源自于二次以上消费。然而半年不到,却濒临倒闭。

  E洗车失败的原因有很多:烧钱大战,转化率低,团队不和,后续服务薄弱。但是,跳出个案本身来看,E洗车乃至整个洗车O2O行业的盈利模式都是:先补贴、后盈利。

  而这家号称“全国最大的移动互联网洗车服务平台”,其烧钱程度更是非常吓人——2个月就烧掉2000万美元。然而他们没有想到的是,补贴烧出来的用户都不是真用户,甚至需求都是在补贴下的“图便宜”的伪需求。所以盈利达不到预期,再加上市场恶性竞争,疯狂烧钱,企业的资金难以为继,最终落得土崩瓦解。

  这也是O2O的死亡之坑:粘性够不够。换句话说,能否持续留住用户,带来持续的转化率。

  一个启示:凡是不能带来持续粘性的O2O都是耍流氓。

  创业陷阱五:阿里来往之败

  关键词:缺乏强痛点

  2015年底,阿里来往悄然改名为点点虫。来往反攻微信彻底成为历史。

  对阿里来往的失败,有网友戏称“腾讯用十五年耕耘交往,阿里是用十五年耕耘交易,交易是一时,交往是一世,交易只不过是交往的一个段落与子集,当阿里用十五年时间才悲哀的发现自己做的只是腾讯的一部分,于是,他哭了!”

  确实,现在的QQ用户数据说已经达到7亿多人, QQ用户的关系链,成就了腾讯最为宽广深远的护城河,用户已经在微信上形成关系,让用户放弃微信转移到来往上来几乎不可能,唯一可以做的是如何吸引用户。

  而就来往产品本身而言,几乎完全抄袭微信,毫无特色。虽然功能全面,但缺少一个明确的切入点。妄图通过补贴获取用户,恐怕烧掉10个亿也烧不出第二个“微信”。

  最大的失败教训是:没有强痛点,再多的钱也砸不出一个好产品。

  一个启示:阿里来往应该是马云面对移动互联网的一笔上亿美元的学费,也值得所有创业者引以为鉴。

  创业陷阱六:社区001之败

  关键词:烧钱买用户习惯

  社区001成立于2012年2月,由邵元元、薛蛮子、杜国强三位投资人联合创建,B轮融资过亿美元,估计近20亿。这个风光无限的明星企业,近日却被爆出——多月未发基层配送员工资,并全面停止接单业务。

  社区001自建配送团队,走重资产运营模式,用户哪怕仅购买1块钱的商品,也要求免取配送费,1小时送达,盲目补贴背后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再加上社区001盈利模式不清晰,没有自己的供应链,平台建设的效果也不明显,只能依附于合作的超市,且合作的超市品牌过多,不能得到某一家的全力支持。在新模式没有走通前,资金链一旦断裂,便无力回天。

  对社区001的失败,有人专门写了一篇文章《潜伏在社区001的一个月!》,说社区001想不死都困难。直击社区001的死穴:烧钱买用户习惯有很大的风险。

  一个启示:烧钱买用户习惯是O2O另一个大坑,大部分死在路上,成功的要么有个好爹,比如打车软件,要么成为第一,比如团购。

  创业陷阱七:一丁集团的50亿高昂学费

  关键词: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

  一丁集团创立于2000年,从一间20平方米的小店面做起,历经15年,发展成为资产超10亿元、年销售额超56亿元、员工逾2000人的集团公司。与联想、苹果、三星、IBM等世界级厂家建立了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却在今年12月突然关闭旗下300多家门店,宣布破产。

  面对失败,创始人最大的反思是不要向银行借钱,把失误归结到银行,我认为这是大错特错。

  死于贪婪。一丁是死在转型升级的路上,而且,一丁转型升级的方向也是互联网+。比如,一丁花费巨资在几个方向上:1、智能生活体验馆。2、聚焦于物联网的一丁网。3、IT技术上门O2O。这三个方向有一个共同点:都很烧钱。

  一丁破产的背后,是传统企业一个互联网转型的生死选择:放弃主业,还是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主业?

  利用互联网转型的第一步是使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企业,而不是用互联网做互联网的事。看一看我们身边,利用互联网做互联网应该做的事的传统企业基本上失败了,反倒是那些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企业的反倒杀出了重围,比如华为。

  一个启示:传统企业杀入互联网面对的是陌生的团队,陌生的战场,陌生的基因,这是一个特别容易掉进去的死亡陷阱。

  创业陷阱八:疯狂的e租宝

  关键词:违法违规

  e租宝成立于2014年7月,是基于融资租赁债权交易的互联网投资理财平台。以大手笔做广告宣传著称。随着的广告费投入,e租宝平台投资也呈井喷式增长,融资额曾超过了728亿元,增长速度P2P领域史无前例。

  失败原因: P2P自融指的是P2P平台虚构借款人,以发布假标的的方式骗取投资人,后将资金用于自己的企业或关联企业输血。

  根据融360网贷评级课题组的报告显示,一家名为“深圳市隆金佳利科技有限公司”的借款企业,曾以售后回租的形式获得6300万授信。但经过融360实地调查,发现这家公司并不存在。有的借款企业从安徽钰诚融资租赁获得几千万的授信,项目放到e租宝平台上之后7天就已经融资完毕,但是e租宝并没有把钱给他们。这些迹象表明,e租宝存在自融的嫌疑。

  从12月8日,e租宝办公室被查以来。e租宝已关闭了网站,所有经营活动全部暂停,e租宝平台及其关联公司已被各地公关机关立案侦查,主要高管已被控制。并对对其资产实施了查封、冻结、扣押。

  一个启示:涉嫌自融,挑战行业红线,不规范经营,迟早会付出巨大的代价。

  创业陷阱九:流量黑洞

  关键词:互联网幕后黑手

  2015年这十大失败教训公司,背后有一个关键词是相通的,就是:流量。

  特别在互联网+、互联网转型的大背景下,有一个幕后黑手,就是:流量黑洞。

  一个启示:不是明星为王,而是口碑为王。

  很多传统企业的流量成本是很高的,如果你能找到一个更低成本的流量运营方式,恭喜你,你相当于找到一个新的致命武器。

  传统企业有三种大流量经营方式,也基本是传统做企业的天条:1、门店为王。2、渠道为王。3、品牌为王。

  如果说,传统的流量方式是“阳光森林”;那么,互联网的流量方式是“黑暗森林”。

  在互联网上,最狠的竞争叫“流量封杀”。在传统线下,你能从流量源头封杀一个对手吗,不可能,但在互联网上,这种“流量封杀”随处可见。

  面对互联网的流量黑洞,惟爆品生存!

  创业陷阱十:难产的格力手机

  关键词:传统企业的互联网野心

  今年上线的格力手机虽然没有投入一分钱广告费,但是凭借董明珠个人的影响力可谓赚足了眼球。这位“铁娘子”宣言“格力要是做手机,分分钟秒掉小米,出货目标为5000万台。”然后在“豪言”背后,手机却迟迟不愿露面,基本上是难产。8月24号,聚划算上格力手机终于公开,但抢购活动半小时后莫名终止。董明珠最近表示:“格力手机目前只卖出了数万部,今年很难完成5000万的目标。”

  失败原因:一个玩转工业时代的产品高手,很难玩转互联网时代的手机战场。

  在互联网转型上,董小姐是最典型霸道转型做法。

  应该说过去的成功,给了董小姐很大的自信。所以在格力转型的方式节奏上,董小姐都有着极强的把控力。董明珠也在做手机,把自己的照片放到手机开机页面,要做一台三年都不用换的手机,当大家看到格力手机的配置和价格时,吐槽无数。

  董明珠也做了自己的格力商城,我上去体验了一下,基本上是格力产品简单粗暴的展示台,页面设计不美观,用户体验也很一般,关键是,这个网站如何运营流量,看不到对用户痛点的挖掘。

  工业时代这种“霸道”式产品思维,在互联网时代遇到的最大一个挑战是,只擅长玩硬的,不擅长吃软饭。这种吃软饭,是商业模式,是粉丝经济,是软件驱动。

  一个启示:工业时代这种“霸道”的十年磨一剑的产品经验,是互联网时代做产品最大的坑。
以上便是今天为您带来的2016年十大创业陷阱相关内容,获取更多精彩内容,登录学习啦网站创业相关频道。

614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