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北京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

北京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北京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

  大学生村官,新时代的知青,他们把自己的青春留给那些需要的人,用自己的智慧带动乡村的发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北京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大学生村官的创业经

  作为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在今年新密市全民创业年的感召下,马海军决心创业。

  马海军2008年7月通过参加新密市大学生村干部考试来到来集镇王堂村工作。他说,身为大学生村干部,不仅要选择一个新型的有潜力的好项目,还应该将项目选择在农村,让项目惠及农民。

  经过多次考察,他认为搞休闲农业符合王堂村的实际。今年3月31日,他投资11万元创办来集镇祥农家庭农场成立,从事林下养殖。他和家人一道挖沟铺设供水管网,沟一锨一锨的挖,管道一截一截的铺设。作为一名大学生,他从没干过这样的活,但他肯吃苦、勤下力、脑子活儿。在架设电线过程中,他爬线杆、接线头、试电路,不知道的还以为是行家里手呢;为了节约资金,他和岳父到超化农家收购扒掉废弃的复合板房,拼凑到一起搭起了今天的鸡舍。

  鸡苗、鹅苗买回来了,他开始学喂养、学防疫,逐渐地掌握了鸡和鹅的习性,他学会用哨子和鸡交流,用红旗与鹅沟通。如今,他的农场占地已达10余亩,养殖柴鸡、鹅2000余只。可喜的是,周围的村民也跟着他发展起来。截至目前,在他的带动下,王堂村共有21位创业人员创办了自己的项目。

  马海军的下一步打算就是利用销售鸡蛋、鹅蛋收回的资金以及村民入股的股金,由西向东将150亩耕地全部流转过来,实现连片经营,种植杂果,发展采摘园区。

  马海军说,抓住党和国家的优惠政策,整合身边的资源,创业就会成功。

  北京大学生村官宫玮:新农村的 “皂” 梦师

  “这活动举办的真不赖,宫老师讲课不但专业,而且非常有意思。”“是啊,授课形式喜闻乐见,孩子都能动手、动脑,别说孩子了,就连咱们大人也是受益匪浅啊。”刚参加完张各庄村“创新实践小达人”活动的家长们兴高采烈的议论着。

  家长们口中的宫老师不是别人,正是北京市张各庄村2015年7月新选聘的大学生村官宫玮,同时是本次“创新实践小达人”活动的策划组织者。

  宫玮毕业于北京工商大学,是应用化学专业的硕士研究生。毕业之后,她响应党中央号召,按照主席提出的“热爱基层、扎根基层,增长见识、增长才干,促农村发展,让农民受益,让青春无悔”的号召,来到北京市通州区马驹桥镇,光荣成为大学生村官队伍的一员。

  初入“第一大课堂”

  初到基层,接触农村各方面的工作,琐碎、繁杂,服务对象以村内老百姓为主,交流方式、工作方法与学校科研相比大相径庭。起初,她思想准备做得不充分,但这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山东工科“女汉子”意识到要尽快从学生的角色转变过来。于是,她赶紧为自己“量身定做”了一套严格实际的“整改”方案,从而快速适应基层生活,从思想深处融入基层。

  工作中,她“忘记”自己的研究生身份,从点滴小事做起,打印、复印、为村民开具证明、查找文件资料、整理档案材料等等,事无巨细。很快,一些村民认识了她。

  曾有村民问她,“像你这样的研究生,来我们村做这些高中生都能干的琐碎小事,不觉得是大材小用吗?”她笑笑:“当然不啊,基层工作才是了解事情原委的根本,就像我们的化学式啊分子式啊,再复杂也是由基本元素组成的,没有这些小元素那就...你看说远了吧,又不接地气了,这就是我要改的。通俗讲,聚沙成塔,我需要积累需要锻炼,这里就是我进入社会的“第一大课堂”。

  分发“第一份通知”

  宫玮所在的张各庄村已完成转居,村民无土地耕种,很多中老年人赋闲在家,很少出门,大部分人不知道她,更别说如何开展工作了。她正愁如何让更多的村民认识自己,这时,她的第一份通知(开展2015年第二次“民主日”活动的通知)来了。这个名副其实的“女汉子”没有选择打电话、发短信、传微信等现代通讯方式,而是走家串户挨个传达。

  “大妈,我就是新来的大学生村官,我叫宫玮。”“大叔,对对,今年咱村新来的大学生,有事打电话。”“大姐,什么官啊我,你这个证明在我这开,回头给您送过来。”家长里短的聊天中,她知道了张大婶如何含辛茹苦地独自将孙女抚养长大;于大爷热爱书法,从豆蔻到古稀,坚定地培养着兴趣,历久弥坚。她觉得自己听到的不仅仅是故事,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那些最传统、最质朴的东西仍然在浑金璞玉的农村人中流传着。别看她忙活了一天,没少吃也没少喝,大妈的桃酥、大伯的苹果、大爷的普洱、阿姨的肉夹馍,通知也发完了,了解了需求,征集了意见,这个开朗阳光的“女汉子”也被村民认识的差不多了。

  她发挥专业特长,利用假期,“女汉子”摇身变成了温柔大方的乡村女教师,将课堂搬进了村委会,公益为大家授课。课堂上,她以专业理论和动手实验相结合的方式,教授大家涵盖物理、化学、自然科学及工艺美术等知识。新颖的教学形式、轻松的课堂气氛、有趣的科学实验,既提高了孩子的动手能力和学习兴趣,又增进了孩子与家长的情感交流。值得一提的是活动的“压轴戏”,就是大家跟着宫老师齐动手,一步一步亲自制作天然手工皂,孩子和家长聚精会神地打造着自己的天然皂。转眼半天时间就过去了,短暂的活动也接近了尾声,大家意犹未尽,可他们脑海里却留下了那段晶莹剔透、五彩缤纷的专属“皂”梦时刻,还有那位冰雪聪明、能文能武的女大学生村官。

  六岁半的马建博同学在活动结束后,高举着自己亲手制作的天然手工皂,兴奋地喊,“看!我用胡萝卜做的香皂,像不像哈利波特的魔法石,呜~~飞喽!宫玮老师,下次我还要来。”

  没错,他们记住了她的名字,这就是村民们对她的认可,“皂”梦,又将他们心灵的距离拉近了一步。这位秀外慧中、勤奋务实的大学生村官在她的造梦路上正崭露头角、奋力向前。

北京大学生村官创业案例相关文章:

1.大学生成功创业案例

2.十大典型大学生创业的成功案例

3.2016优秀大学生创业案例

4.最新大学生创业成功案例

5.大学生创业案例

6498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