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其它创业知识 > 创业艰辛经历分享

创业艰辛经历分享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创业艰辛经历分享

  创业是一个漫长的奋斗过程,在创业前要做好吃苦的准备,其中的艰辛不是一两句话能道清。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创业艰辛经历分享相关文章。

  案例1:创业初期的十年艰辛

  近日,万邦达董事长王飘扬在接受记者专访时,回忆起万邦达创建初期的经历。万邦达王飘扬将万邦达从创建初期到2009年企业终完成上市目标的十年间所遇到的艰难困顿如数家珍一般娓娓道来。王飘扬表示,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之后,万邦达最终从一个普通环保公司,发展为行业中的领军企业,并受到资本市场的青睐,之所以能够取得当前的成绩,其根本则源于思想上的突破。

  在同记者交谈中,万邦达王飘扬最先回忆起的是十年前万邦达创业阶段的艰辛,由于处于特殊的行业背景下,企业的生存异常地艰难。万邦达王飘扬讲述到,在当时,因为环保行业在国内属于新兴产业,在发展的初期,一时间纷纷崛起的环保公司就有数百家,表面上看起来似乎朝气蓬勃的环保行业,此时却隐藏着诸多影响发展的隐患。

  “环保行业的前期都是一些小型公司,主要有一些科研单位、大学的老师等一些掌握一定环保技术的人员所开创,公司的规模大多是几十个人。当时,缺少有实力的公企业带领大家将这个行业做成规模化,可以说国内环保行业从发展的初期就有些畸形。”万邦达王飘扬说。

  在技术方面,国内的环保行业缺乏行业标准,众多的环保企业都是各自为战,在竞争方面更多是依靠人脉资源,在人脉泛滥之后只能进入价格战。在管理方面,环保行业也缺乏必要的规范。营业执照的发放是工商局,搞工程建设的又是城建局,项目验收又是环保局……

  正是由于诸多因素的制约,环保行业的初期就显得非常混乱,最后的结果就是小公司接小活,大的项目交给设计院去做。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国内的环保行业的发展可以说是停滞不前。

  直到近几年,国家对环保行业不断重视,新的环保标准出台之后,对现有的环保企业提出了较高的要求,面对崭新的行业环境,国内的环保企业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新的环保技术标准开始第一次筛选环保公司。

  在这个阶段中,设计院开始主动购买一些小公司的技术,并用环保设计院的框架去进行重新的整合,一些新的环保技术问题才逐步可以被解决。而作为中小型的环保公司,此时所面临的压力则是空前的巨大,如果不能突破,面临的解决只有一个,那就是被淘汰。万邦达的崛起,也正是在这样的行业背景下,逐渐开始突破。

  自2007年开始,万邦达的业务量有了爆炸式的增长,一跃成为行业中的代表企业。然而万邦达的突破又再一次上演。

  随着国家对企业提出污水回用的要求,新的技术难题出现,因为企业的用水从原来的单一水源,又增加了一个是回用水水源,这对循环水和净水的技术要求得更高了。新的困难出现,也意味着新的机遇出现,这又给了万邦达第二次飞跃的机会。

  2008年,万邦达的工程服务范围进一步增加,随着技术的突破和进一步成熟,开始承做循环水工程和其他的大型工程项目。在这个过程中,万邦达创新并使用了最先进的双膜工艺,从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在此期间,万邦达承接了神华宁煤煤基烯烃水处理EPC工程及神华宁煤水处理总承包工程。直到现在,万邦达所承揽的神华宁煤烯烃水系统工程,仍是亚洲第一大分别以水源水、污水和冷凝水为水源制脱盐水的系统。

  随着技术上的不断创新,在2009年万邦达又拓展了新的盈利模式,开始尝试托管运营业务,使公司的服务由原来的水系统总承包拓展为总承包和托管运营的组合服务,即EPC+C。这也是万邦达第一次开创了中国大型工业水处理系统托管运营的先河。

  万邦达王飘扬介绍说,原来的环保公司在利益上是和客户呈对立关系,因为环保公司总想用最少的钱做最多的事情,交给客户的工程项目也是达到刚刚及格的基本要求,以后的工程隐患也就必然很多。

  总承包加托管运营就解决了环保公司于客户之间的这个利益冲突问题。有了托管运营,在工程完成之后施工单位不是一走了之,而是继续在后期提供若干年的维护服务。在这种情况下,就要求施工单位要把从工程上获得的利益放得更远,而不是以损坏工程质量来换取短期的利益。有了托管运营,万邦达和客户的关系就进入了共赢状态,这个模式的变化,使我们连续获得了神华、中石油的几个大项目,企业也实现了连续的高速增长。

  2007年,“神华集团宁煤二甲醚水处理总承包工程”的建设,标志着万邦达正式为工业企业提供从给水、排水、到污水回用的全方位服务。

  2008年,万邦达承做的“神华宁煤烯烃循环水系统工程”,处理水量达到每小时18万吨,是全世界最大的循环水处理系统之一。同年,采用最先进的双膜工艺的神华宁煤煤基烯烃水处理EPC工程”,在规模和技术水平上均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009年签订合同金额近4亿元的“中国石油抚顺石化千万吨炼油百万吨乙烯水系统总承包”项目,标志着万邦达开始进入特大型业务阶段。

  2009年由万邦达开创了中国大型工业水处理系统托管运营的先河,先后承担了“神华宁煤煤基烯烃项目水处理系统”、“神华宁煤二甲醚项目水处理系统”项目的运营管理服务,年营收可以达到8800万元。从此公司开始提供大型工业水处理系统全方位、全寿命周期服务。

  自万邦达1998年建立到2009年上市,通过十年的发展,王飘扬用万邦达辉煌的成就向自己向企业的员工交上了满意的答卷。万邦达王飘扬表示,如今的成就证明以前的艰辛付出都是值得的,万邦达也仍旧值得所有员工在接下来的十年里的付出。

  案例2:Twitter创始人回忆创业艰辛:梦里为房租发愁

  Twitter联合创始人比兹-斯通(Biz Stone)现在的身价达到了大约2亿美元。但是,他始终忘不了当年租房子的苦日子,常常在梦里为房租愁出一身冷汗。

  为房租犯愁的日子

  斯通还清楚地记得Twitter成名前的情形。当时,他正在旧金山的一栋小房子里铺设地板,这时候口袋里的电话响了。

  他的良师益友、刚刚担任CEO的埃文-威廉姆斯(Evan Williams)在微博网站Twitter上发布了新的消息:“刚做完按摩,品尝了一杯红酒。”

  那是Twitter上市的五年前,还没有进入公众视野。斯通借了一大笔债也只够支付伯克利一栋400平方英尺房子的首付。“那是一个酷热难耐的夏天,我撕开地毯,希望看到漂亮的实木地板。结果,下面的地板破烂不堪,维修也得好多钱。我读到埃文的消息时,不禁笑了起来:我们俩的处境真是太悬殊了。我当时想,尽管我的运气不佳,但是我必须在Twitter更卖力地工作,因为他的消息让我感到很兴奋。我意识到,这个网站也可能也会让我脱贫致富。”

  斯通说,埃文的消息让他变得非常渴望成功。“我甚至急切地盼望周一回到办公室。那时候,我负责的所有项目基本上都没有什么好的结果。我甚至开始自嘲自己太倒霉。”

  六年后,40岁的斯通拥有了大约2亿美元的身价。这远远超出了他的想象。Twitter网站现在拥有2亿多个用户,他们每天发布5亿条消息。无数人,从奥巴马总统到教皇,都在Twitter上开通了账户。斯通不再为自己家里的地板犯愁了。

  “现在,我常常还会做噩梦,梦到自己还在为房租犯愁,醒来时往往一身冷汗。直到过了半晌,我才想起来自己已经能够买下整个街区的楼盘了。”

  在谷歌(微博)的日子

  作为《时代》杂志的“全球最具影响力的人物”和著名男性时尚杂志GQ的“年度人物”,斯通现在已是最富有创意的科技怪才之一。他的新书《消息灵通人士告诉我的事》(Things A Little Bird Told Me)揭示了他成功的历程。

  “我在谷歌总部工作了两年。我是从2003年开始在那儿工作的,那时候互联网泡沫刚刚破灭,谷歌已招满了电脑科学专业的学生。我是一名大学辍学生,只对艺术感兴趣。我现在常常会好奇地想,我是如何走到今天的?谷歌的福利待遇相当不错。他们提供有轻便的自行车、球类、早中晚餐。你甚至还能在那里理发或洗衣服。员工根本就不想离开,当然,这也是谷歌期望的。”

  斯通和他的一帮“搞艺术”的朋友,包括威廉姆斯,并不买账。他们经常驾车到市中心,光顾墨西哥玉米煎饼自助餐厅或体育酒吧。“有些谷歌人看我们就像看疯子一样,他们觉得我们外出就餐简直是犯傻。”

  在上一次互联网泡沫破灭14年之后,斯通现在认为再次出现这种情况的几率微乎其微。“现在的收购价格变得务实多了。在2012年,Instagram的售价为10亿美元;而在14年前,AOL收购时代华纳的价格是1620亿美元。在那个时候,一个域名交易的价格甚至都会高达10亿美元。我想我们现在不会出现泡沫了,因为现在的很多科技公司真的很有价值。”

  斯通从小生活在一个富人区。但是,他的家境并不富裕。他上高中的时候,家里的地板总是脏兮兮的。他经常帮助别人剪草坪,或在五金店兼职赚钱,以贴补家用。

  读大学时,他的成绩不错。但中途退了学,在波士顿一家出版机构做起了美术设计。“人们都希望读完大学,然后去找一份图书封面设计的工作。既然我能一步到位找到这样的活儿,那我又为何劳神去读大学呢?”

  在1999年,他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公司——微博网站Xanga。“但两年后,我就退出了这家公司,然后跑到谷歌去上班。因为我不能忍受我的联合创始人招聘的那些人。我认为他们不符合我们公司的文化。我那时候太没有经验了,根本没有意识到如果留下来努点力,我完全可以打造自己想要的企业文化。”

  创业岁月

  斯通说,在谷歌工作后,他的生活总算回到了正规,开始偿还部分债务。但是,在2005年,他的良师益友威廉姆斯辞职创办了音频搜索引擎公司Odeo。于是,他突然必须面对一种艰难的抉择。

  “我非常认同埃文提出的创意和概念。我必须做出选择:是继续留在谷歌享受自己安逸的日子,还是随他一起去创业。在与我的妻子李维亚谈了我的想法后,我越发明白了自己的选择。不幸的是,Odeo公司并没有搞起来。埃文和我决定再想想其他的创意,因为我们对它很不满意。”

  Twitter就是斯通、威廉姆斯和软件开发商杰克-多西(Jack Dorsey)以及诺拉-格拉斯(Noah Glass)一整天讨论出来的结果。在2006年7月,他们为Odeo公司员工推出了这个基于文字的通讯服务。

  “几个月后,我们的注册用户数量达到了5000个。我们还为此庆祝了一番。后来,事情就像滚雪球一样:Twitter上每天发布的消息数量从2007年3月12日的2万条一下子增加到了同年3月13日的6万条。”

  斯通表示,Twitter的成功有几个重要的事件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其一,在2009年6月,美国宇航局在Twitter上宣布了在火星上找到水源的消息。其二,在2009年1月,Twitter用户贾尼斯-克鲁姆斯(Janis Krums)率先发布了美国航空公司飞机在哈德逊河上坠毁的文字和图片。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时刻。这些发帖者提醒我,Twitter的成功不是因为技术,而且因为很多人在使用它。”

  在2011年,斯通开始担任Twitter创意总监,专注于开发新的项目和慈善事业。他负责“比兹和李维亚基金会”,致力于与医疗卫生、贫穷和动物福利有关的慈善事业。

  他最新的举措是开发了一款名为Jelly的应用程序。这是一款基于图片的搜索引擎,可让你向值得信赖的朋友寻求答案。

  “在推出的第一天,我们获得的注册用户数量就已超过了Twitter推出第一年的注册用户数量。我想证明的是,社会联系的真正目的是相互帮助。这就是我看到的未来,尤其是对我的慈善工作来说是如此。全人类团结起来,共同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这是一个美好的梦想。”

创业艰辛经历分享相关文章:

1.创业的艰辛的励志文章

2.分享成功者的创业故事

3.一个成功人士的辛酸创业故事

4.成功人士心酸创业经历

5.一个微商的创业艰辛历程

691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