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创业故事 >

季琦:创业十年奋斗实现中国梦(2)

时间: 若木1 分享

第二程:如家

携程最后一轮融资正好处于互联网泡沫破灭的时期,我们唯恐现金储备不够,融的钱比较多,因此携程盈利以后还有很多现金剩余。这些现金的成本非常昂贵,都是通过稀释我们创始股东的股份得来的,公司决定寻找新的投资方向,让剩余的现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当时携程的订房量已经有几万间了,对中国各档次酒店的销售状况比较了解。有许多客户反映携程上便宜的酒店很少。在酒店方,卖得最好的一家经济型酒店——新亚之星,不像其他酒店无限量供应客房,每天只能让我们预订几间。从供求关系来看,经济型酒店是一个市场的空白点。因此公司决定开始经济型酒店投资的尝试,派我为代表进行探索,这也就是当初如家的由来。

在如家,我带去了许多IT和互联网企业的风格,其中有许多是跟我的创业伙伴学习得来的。

比如,在传统行业引入风险投资。现在好像没有什么稀奇的,那个年代风险投资大多数学习硅谷模式,关心技术和IT,很少投资酒店这种传统的行业。我们一开始也就设计好,经过若干轮融资,准备上市,达到我们当初将多余现金利益最大化的目的。

我们将互联网行业“快鱼吃慢鱼”的提法带到酒店业,讲求速度和效率,而不是步步为营、按部就班、遵循常规发展。同时引入许多现代管理工具和手段:ERP系统,基于平衡计分卡的绩效考核等。

这样的做法,打破了酒店业的常规,开创了中国酒店业的一个新时代。

但是天不随人意,创业不久,2003年“非典”开始了。恐惧笼罩着神州大地,同时也影响了一部分投资人。董事会决定停止新项目、裁人、减费用,这对于我们整个团队都是一个非常大的打击。我也经历了创业以来最大的一次考验和撞击,正所谓“内忧外患”——内部不能完全认同部分董事的意见,创业元老纷纷离开;外部是不知道何时结束的“非典”,酒店生意受到很大影响。

我认为那时候投资人和我都是对的。这样的危机从来没有遇见过,没人有经验。太冒险了公司就完蛋,无异于赌博。投资人考虑的是控制风险,我看到的是机会,可能考虑得相对长远一些,但这样的摩擦还是为后面的分手埋下了伏笔。

2004年底,离我们上市的目标越来越接近,董事会决定寻找职业经理人进入公司。当大家看到孙坚的时候,都觉得是个不错的人选:为人谦和、友善,沟通能力强,有连锁经验。感觉公司过了草莽创业的阶段,应该由职业经理人来领导更为合适。也有人建议我继续留在公司,可以有个平缓的过渡。但由于前期大家的分歧,使得我感觉缺乏尊重和不信任,于是选择了离开。

应该讲,孙坚做得还是相当的不错,管理上延续得很好,过渡比较平缓;在原来基础之上又上了一个台阶。我离开后的第二年(2006年)10月,如家成功地在纳斯达克上市,现在市值在14亿美元左右。

449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