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会计知识 > 复式记账法有哪几种

复式记账法有哪几种

时间: 晓铧971 分享

复式记账法有哪几种

  会计要素对报表形成及整个会计体系搭建有着根本意义,几十年来各国及国际协调组织对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框架组成的涵盖渐趋完整,而对现金流量表组成项目缺乏要素分类。下面学习啦小编就为大家解开复式记账法有哪几种,希望能帮到你。

  复式记账法的种类

  按照登记经济业务方式的不同,记账方法可分为单式记账法和复式记账法。复式记账法又因其构成要素的不同而分为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目前世界上通用的记账方法。收付记账法和借贷记账法都是由单式记账法逐步发展、演变为复式记账法的。

  单式记账法  单式记账法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进行登记的方法。它是一种不完整的简易记账方法。这种记账方法一般只记录银钱收付和债权债务结算业务,有时也登记实物。需要什么资料登记什么资料,账户与账户之间没有必然的内在联系,也没有相互对应平衡的概念。单式记账法只能反映经济业务的一个侧面,会计记录之间不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因此,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也不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是从单式记账法发展演变而来的。这种记账方法是对所发生的经济业务,以相等的金额在两个或两个以上账户中进行登记的方法。在复式记账法下,由于对每项经济业务都以相等的金额在相互对应的账户中作双重记录。因此,账户之间存在相互勾稽关系,可以了解每项经济业务的来龙去脉,还可以用试算平衡的方法检验账簿记录的正确性。复式记账是一种科学的记账方法,被世界各国广泛采用。复式记账方法有多种,如借贷记账法、增减记账法和收付记账法。其中收付记账法又分为现金收付记账法和资金收付记账法等。我国预算会计曾经长期采用收付记账法,从1998年起,预算会计全部改为借贷记账法。

  借贷记账法  用“借”和“贷”作为记账符号,以“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为记账规则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国际上通用的记账方法。

  收付记账法  用“收”和“付”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我国传统收付记账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复式记账法,现已停用。

  增减记账法  用“增”和“减”作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是上世纪60年代商业系统采用的记账方法,现已停用。

  大部分财务软件采用的是:借贷记账法,例如:易记账。通过借贷平衡实现记账的对错。

  单式记账法的定义

  单式记账法是 “复式记账法”的对称。除对于有关人欠、欠人的现金、银行存款收付业务在两个或两个以上有关账户中登记外,其他经济业务,只在一个账户中登记或不予登记的简单,不完整的记账方法。其特点是平时只登记现金、银行存款的收付业务和各种往来账项。

  复式记账法的基本原则

  (1)以会计方程式作为记账基础。

  会计方程式是将会计对象的内容即会计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运用数学方程式的原理进行描述而形成的。它是客观存在的必然经济现象,同时也是资金运动规律的具体化。为了揭示资金运动的内在规律性,复式记账必须以会计方程式作为其记账的基础。

  (2)对每项经济业务,必须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对应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经济业务的发生必然要引起资金的增减变动,而这种变动势必导致会计方程式中有两个要素或同一要素中至少两个项目发生等量变动。为反映这种等量变动关系,会计上就必须在来龙与去脉两个方面的账户中进行等额记录。

  (3)经济业务记录的结果应符合会计方程式的影响类型。尽管企业单位发生的经济业务复杂多样,但对会计方程式的影响无外乎两种类型:

  一类是影响会计方程式等号两边会计要素同时发生变化的经济业务。这类业务能够改变企业资金总额,使会计方程式等号两边等额同增或等额同减。

  另一类是影响会计方程式等号一边会计要素发生变化的经济业务,这类经济业务不会影响企业资金总额变动,是会计方程式等号一边等额的增减。

  这就决定了会计上对第一类经济业务,应在方程式等号两边的账户中等额记同增或同减;对第二类业务,应在方程式等号一边的账户中等额记录有增有减。

  收付记账法的要点

  资金收付记账法以预算资金的活动能力为记账主体,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来记录经济业务的一种复式记账法。我国从1966年开始在全国预算单位许和过种记账方法。其要点是:

  (1)以“收”、“付”作为记账符号,对所发生的各种经济业务都以资金的收付决定记账方向。收入资金收入、预算支出的含义相一致。

  (2)财户分为资金来源、资金运用和资金结存三类。资金来源类账户反映资金的来源渠道,资金运用类账户反映资金的去向,资金结存类账户反映货币资金和财产物资的余存情况。

  (3)记账规则为“同收、同付、有收有付”。即资金来源类或资金运用类账户和资金结存类账户发生对应关系,引起资金结存增加或减少时,要同时记收同时记付,同收或同付金额相等;资金来源类账户和资金运用类账户或同类各账户之间发生对应关系,不涉及及资金结存增减变化时,要分别记收和付,收付金额相等。

  (4)试算平衡方法为发生额试算平衡和余额试处平衡。

235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