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互联网创业 > 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

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

  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电子商务的蓬勃兴起,网络创业已经为高校毕业生开辟了一条新的渠道和路径。那么下面就让学习啦小编分享关于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的内容,希望能够有所帮助。

  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一

  互联网创业,因为一条微博改变了一生的命运,他就是人称“头条君”的江湖“蒙面”大侠。之所以说其是蒙面的,主要因为他都一直都在荧幕后面,做着默默刷屏的工作。起初纯粹是为了好玩,之后慢慢变成了事业,现在几乎成为生活的全部。据悉,现在他一人玩转的微信号就有23个,一年的收入可挣一套房。

  一条微博改变命运

  “江湖人称头条君。我不在江湖,江湖却有关于我的传说。”这就是头条君的自我简介。如果说把微博微信看做是一个电子商务时代的江湖,那么,他就是这个时代的弄潮儿。在这个江湖里,潮起潮落,腥风血雨,闯出一条适合自己的路。

  他叫头条君,出生在,江苏泰州人,是南京林业大学机电一体化专业的学生。在大学里,他就很喜欢电脑,曾经是班里第一个买电脑的,当时的理由是为了学习。可是,他根本没有学习,而是经常彻夜打游戏。最长时间24小时,不眠不休,双眼红肿,口里还不停地嚷嚷着“杀,杀,杀”。

  毕业后,他和同班同学一样,到处投简历,找到了一份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一年后,他跳槽又换了一份,直到,他跟着三五好友申请了一个微博账号,从此之后,他的命运改变了。

  最高峰一天净赚10000多块

  在他的记忆中,在的一天,他接到一个陌生的来电,在确认了他的微博账号后,对方告诉他,想在他的微博上刊登一则淘宝鞋类广告。按照当时的价格,30元一条。于是,对方很快将30元打入了他的支付宝。先后不过几分钟,30元人民币轻松落袋。渐渐的,他在微博中维护的内容需要花费他更多时间,而相对而言,他的收入也越来越多,甚至超过了本职工作。

  有一次,单位上新品,需要他离开电脑、放下手机,专心检验新品。这下他受不了了,因为客户的订单纷至沓来,这边单位的工作也没法停止。于是,他做出了一个决定,从单位辞职,专心维护微博。

  据了解,到了同年的11月11日,天猫的大喜之日,他的微博上的产品推介就没有停止过,在不停地更新着各类产品。当天结束后,他查看了一下银行卡,一共赚了10000多元。喜悦之情将疲累一扫而空,巨大的成就感将他淹没……

  微博生意萧条 他应聘单位遭拒

  可是,好景不长,到了,大V刊发广告没有之前那么方便了。因此,他的收入也直线下降,由最辉煌时刻的一天一万,到后来的一天几百。尽管如此,生活也能继续。

  后来,他想到,这碗饭可能不是长久之计,因此,他决定找一家单位继续朝九晚五地工作。这种收入如过山车一般的生活,他似乎有点力不从心,于是,他应聘一个月薪约为2000-3000元的网络编辑的工作,当对方单位看到他运营的微博大V的粉丝数后,对方用了“大材小用”的理由将他拒绝了。

  于是,他又回到家中,在微信上注册了南京头条的账号,还接连注册了22个账号,此后,这23个账号,他一人独玩。

  独玩微信号 一年可挣一套房

  但他的微博账号也没有丢掉,如果有人通过微博找他做广告,他直接将其引向微信,这样微信也开张了。

  现在他不仅拥有“南京头条”、“热门美食”等拥有百万粉丝的知名微信,还拥有“南京优惠”、“南京楼市”等后起之秀,像这样的微信,他还有十多个。据悉,这些微信还基本是他一个人在运作。

  每天选择内容、后期编辑、推广等都是他每天的工作,早晨没晚过8:30起床,晚上没早于11:30入睡。没有节假日,无论身体状态是否适合,每天更新成为他生活的全部。

  采访临结束时,记者悄悄地问了一句:“这么辛苦,收入一定不菲吧。”他笑笑,点了点头。“一年收入,能在南京买套房子吗?”记者不死心地追问。很诚实的头条君点点头说:“可以的,不过不是在最贵的区域。”

  未来计划打造生活APP

  时代在进步,他就不能停,9月份他正式注册成立了南京小灿灿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的初步设想是,寻找一个天使投资人、数十位志同道合的创业者,专注于移动互联网,利用区域化优势,将新闻资讯和本地化服务相结合,打造一个具有社区论坛功能的本地生活类APP,然后一点点导入微博微信的铁杆粉丝,让寄生在新浪、腾讯产品身上的“小灿灿”落地生根。

  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二

  李治国喜欢互联网,他觉得互联网给了自己更多的激情,因为它很多时候都是新的。

  采访中,李治国不断地提到了一个公司的名字——阿里巴巴。他加入这家公司,直到2004选择年离开,自己互联网创业。而在两年多后的10月,他又获得了来自这家公司数百万美元的战略投资。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大概也算是衣锦还乡了吧。

  初次创业失败告终

  ,李治国还在河南一家外贸公司任外贸经理助理。那个时候,互联网的热浪正零星出现在中国的各个角落。由于长期负责对外联系的工作,一个“中华商贸港”的网站构想在李治国心中逐渐成形。

  凭着想到就做的性格,李治国很快就自己做了这样一个网站,不过,这个项目并没有存活很长时间。

  “由于没有经验,加上项目追求的目标与老板的不同,这个网站没有坚持下来。”直到今天,李治国还在为当年的创业项目感到一丝惋惜。

  初次创业的失败让李治国意识到,必须要有一个更大的舞台来锻炼自己,他觉得应该去南方寻求更好的发展机会。

  投身阿里巴巴

  此时,刊登在报纸上的一篇对马云的专访吸引了李治国。南下的冲动让李治国通过阿里巴巴的客服写了一封长达万字的文章来阐述自己对于互联网的认知。让李治国颇感惊讶的是,阿里巴巴居然很认真地回复并与他谈起了互联网领域的话题。一家客服都做得如此仔细的公司让李治国对阿里巴巴好印象倍增。当时的李治国投了两份简历,一份是阿里巴巴,另一份是163.net。

  阿里巴巴的回信让他一下子做出了选择,10月,李治国只身来到杭州,随后正式成为阿里巴巴的员工,工号是46号。而当时的阿里巴巴远远没有今天如此风光,偏居杭州,而创始人马云等人也刚刚从北京外经贸部撤回杭州。

  在阿里巴巴,李治国至今最为乐道的事情是参与了阿里巴巴第一个成功产品“诚信通”的研发。当时在很多门户网站选择了短信等增值服务作为突破方向的时候,阿里巴巴提出应该建立一个通过口碑相传的方式而形成的诚信大社区,并由此形成了“诚信通”产品的基本理念和架构。

  在今天回想起来,李治国认为,打造“诚信通”的经历与其后来创办口碑网的初衷也一脉相承,都是希望依靠网络舆论的力量帮助用户作出选择,并维护用户的利益。不过前者是中小企业,而后者更为广泛,是所有的消费者。

  二次创业锁定“在线分类”

  6月,在阿里巴巴工作即将满5年之际,李治国正式辞职。

  让他惋惜的是,从内心深处他还是想留在阿里巴巴更长的时间,在5年的时间里,阿里巴巴公司已经由最初的小公司日渐强大。在阿里巴巴工作了五年,李治国受马云的影响很大。多少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加上杭州当时互联网氛围的成熟,李治国选择了留在杭州。

  李治国创办“口碑网”的启动资金总共只有8万元,自己出5万元,同时留下3万元的生活费。这3万元,李治国打算用来撑两年。办公场地租了阿里巴巴公司附近的杭州古荡湾的一个民居,一室一厅。这就是口碑网诞生地。就像阿里巴巴公司在民居里创办成今天的声誉和规模一样,李治国说,做分类信息领域的领先者的梦想从这里正式开始。

  尽管当时已经有好几家更受关注的分类信息网站,如“58同城”、依托ebay背景的“客齐集”和红杉投资,最类似“口碑网”的“大众点评网”等,但李治国认为,在不久的将来,网上社区将对百姓生活产生很大的影响,不仅能加强小区内住户的交流,还会通过学校、公司、兴趣圈等渗透到方方面面,给生活带来极大的变化。因此他还是义无返顾地将“口碑网”做了下去。

  马云夫人出手相助

  很多创业型公司都容易遭遇资金困难,李治国也不能逃过这一规律。在网站创办一年多时,公司的资金即将耗尽。20名创业员工掏出自己的积蓄希望帮助公司,但这对于竞争激烈的分类信息网站来说只是杯水车薪。在跟一些风投接触之后,由于在理念上的差异,使得李治国决心另寻解决途径。

  ,在弹尽粮绝之际,李治国找到了已经离开阿里巴巴管理层、专注于慈善事业的马云夫人张瑛。

  让他意料不到的是,张瑛没有提出任何条件就以私人的名义借给了李治国200万元人民币,并以阿里巴巴和淘宝网创业初始的经验对其提出种种建议。

  李治国说,后来之所以选择阿里巴巴集团的战略投资,除了在业务层面的考虑之外,阿里巴巴5年的工作经历以及张瑛在困难时期的出手相助,使他从理智到情感上,都难以找到第二选择。实际上这也是外界传闻张瑛是“口碑网”股东的正式版本。对于有些论坛文章基于此猜测而带给张英的种种匿名攻击,李治国至今仍深感歉疚。

  成本收益两年上千倍

  谈到这次阿里巴巴的战略投资,李治国倒不愿意说太多。对于投资金额和所占股份比例,他只是笑而不答。“几百万美元吧,这个资金对于‘口碑网’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发展是相当有帮助的。”

  目前口碑网其获取信息的模式,更多的是希望通过网友的自动上传,来实现分类信息的丰富和整合。据了解,目前口碑网已经在全国主要大城市建立了分站,其中,杭州的模式做得最为成功,实力最为强大。李治国表示,今年还会继续在其他城市进一步扩展,也会继续结合一些线下的模式进行操作,而这也是融资所得资金的投入方向。

  从最初创办时8万元,到现在的几千万规模,李治国只用了两年多的时间而已,那么上千倍的成本收益比是否令他已经觉得满足了呢?“这个不可以用收益来衡量的,我想我还是会继续把网站做大,毕竟这个是我的梦想。”李治国表示。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发展,互联网已经从单纯浏览信息的初级阶段及搜索相关信息的中级阶段,步入了订阅信息(分类信息)的终极阶段。而Web2.0概念的运用,使网民由简单的浏览者转变为信息的制造者,也让互联网由一个信息及娱乐的平台真正成为个人生活及商务的平台。李治国表示,比起googlebasee根据文章内容随机推荐广告相比,分类信息的分类区分、地域性特征使得其广告定位更加准确。

  口碑网近期推出的电子地图跟餐馆、房源等信息紧密结合的功能也让人眼睛一亮。在这张地图上人们可以看到各小区内发布的房源、各地段的餐馆等信息以及根据这些信息计算出来的均价、距离,给老百姓提供了很多方便。目前,分类信息、生活黄页主要的盈利模式是企业用户在网站上公布商业信息时收取费用,而对个人用户完全免费。但李治国认为现阶段单纯依赖这一方式将限制网站发展。“未来不排除会出现新的模式,但一切需要得到网民的认同。”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企业家互联网创业的故事相关内容

  

1659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