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创业指南 > 互联网创业 > 创业商机网老年用品分析

创业商机网老年用品分析

时间: 隆佳771 分享

创业商机网老年用品分析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中国网民数量剧增,互联网创业已经成为国民自主创业的一种途径。今天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关于创业商机网老年用品分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帮助启发。

  创业商机网老年用品分析:创业老年用品店的市场分析

  老年用品无疑是个朝阳行业,老年用品市场也正如各商家描述的那样,前途光明,但是做为一个没有历史的行业,我们要对行业的每个细节深入的了解分析,才能把店开好,把事业做大。

  1.商家分析:

  对于现阶段的老年用品市场,商家在宣传方面有着极大的训导和不负责任的炒作(对于一个商人来说,不负责任和赚钱相比,赚钱应该更重一些吧!)也正是商家的不负责任让很多的朋友在老年用品行业里尝到了苦果,原因是多主面的,,但商家的不负责任应该是最为重要的,说白了老年用品市场就是商家吹出的一个气泡,中国商人的脑子是世界公认的,他们的复制和创造能力很强,总能把虚无和过于前卫的东西拿来炒作赚钱,比如“纳米科技”这个在科学界刚提出这个概念的时候,中国的商界就掀起了“纳米热”,从吃的到用的,从工业到农业,无不用上了“纳米”这个噱头。结局自然清者清,浊者浊。

  本人06年考查过北京的两家老年用品公司,公司安排考查流程如下:接待、产品展示中心、样板店、促单。这些流程都是经过商家特意安排的,首先是得体的接待(给人一种实力和正规感)。然后由专人对你做产品的解说及产品利润计算(从理论上对你做心理催眠,激起你对行业的信心和认知欲)。参观样板店(在直观上加强你对老年用品店的信心)。最精彩的应该是他们的业务员的促单(内容我就免去啦)。总之看上去是一个完美的过程,这个流程下来后让你心潮澎湃,热血沸腾。其实这是一种心理引导,等于开了店做了市场才会发现,原来看到的不一定是真的,因为你没有深度的去思考。那我们如何看待商家的炒作呢,这就要请各位朋友擦亮眼睛,用心去分析和思考。

  2.市场分析:

  银色消费市场在中国城市地区正逐步形成。目前,老人的消费需求主要在饮食、穿着和医疗保健等方面。老年人生活需求中,饮食占了重要位置。由于生理机能逐渐衰退,老年人比年轻人更讲究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保健作用,以增强自身体质和新陈代谢能力,像低糖、低胆固醇、低脂肪的食品很受老年消费者的青睐。

  在衣着服饰方面,现在老人已不再满足过去色彩单一、款式单调的服装,对服饰有了新的要求和选择,款式不但要时尚新潮,颜色也要求稳重而多彩多姿。加以点缀的各式套裙、毛衣、鞋帽不仅仅是中青年女性的“专利”,老年人同样是热情的光顾者。据国家统计局相关部门的有关数字显示:1997年全国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全国人口总数的6.54%,共计8085万人;预计到2000年,老年人占7%,到2005年,老年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20.6%,共计达2.9亿人。

  老年消费品有无市场,明晰可辨,不但潜力巨大,而且将越来越趋于扩大。如果按一保守数字计算,假定每位老人平均年消费500元,一年整个消费就可达400亿元。目前,中国能有几家企业的资产达400亿?随着社会向老年化发展和老年人消费观念的不断转变,400亿将被远远地超过。专家认为,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老年消费者构成的银色消费市场,将会展示出量大面广的消费需求特点。

  上面这段话是我从网上搜索来的,是一家加盟商对市场的分析,理性的朋友不难看出,这份报告咋一看上去不错,条理清楚,但每一处都经不住我们推敲,这就是一种纯理论的误导。我们不否认有些数字的真实性,只是如何把这个行业做到实处,怎样做到实处是我们最关心的。一个行业初期,必定要付出相当的心血和担付风险才能闯出一条成功的路子,这对于炒作的商家来说,好像是“言”比“行”更轻松些…..从侧面来看,市场就在眼前,关健是谁能走在前面,把握好方向,一个未成熟的市场才能造就一批在行业前列的人。大家努力吧!

  3.开店人群分析:

  接触了很多想开店或已开店的朋友,大多都是23――35岁之间的人,且这群人对新事物有很强的接受力,带有强烈的感性性格和感性的思维方式(多数),这就造成了这类人群一种非理性的想法和做法,造成了对市场炒作的免疫缺陷。虽然这群人对行业有认识上的误区,但是这类人身上有很多优点正是这个行业所需要的,如:感性的人感情较细腻,对顾客心理有着超强的把握程度,并有着无可比拟的说服力和感化力,顾客会从心里接受你,另外感性的人在感情和金钱方面偏重于前者,并富有爱心和同情心,所以会在老年用品这个特殊的行业里名利双收。

  4.顾客分析:

  在看到商家公布的数字的时候,对于顾客群我们应该理性的分析,且不论公布数字的真实性,就一个农村就把你的顾客群砍去了70%,而对你的目标顾客又是哪些,大家需要根据自己城市的实际情况来分析归纳。中国的历史背景及地域分布的不平衡让老年人有着不同的消费观念和意识等各方面的差异,比如东部发达地区,无论经济,人均分布,消费观念等都有很大的不同。

  从年龄上来看,30――40年龄的老人是在中国最艰苦的时候走过,对于生活而言,省吃俭用是他们的主题,这部分老人的钱不是不好赚,而是赚不到(如果你能卖给他们什么东西,也肯定是他们必需品,而且到了不得不买的时候啦)。所以这部分人不是我们的主要顾客。

  40――50年代的老人,他们经历改革开放和中国的经济发展,有不错的经济,是我们的目标顾客之一,但是他们对消费持谨慎态度,想要掏出他们口袋的钱,就要及他们所需,再都就是50――60年代的人,这部分人严格来说算不上老年人,是属于中老交替的年龄段,他们有着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前卫的消费观念,是我们最大的目标顾客。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这个年龄段的人在心理上不愿意承认自己已步入老龄一族,所以在销售上多加注意。

  65年代以后的人自然是不需要使用老年用品的,但却是一个有购买力和可培养的准备顾客群体,现在社会的潮流是由这群人引导和主宰的,所以在经济方面自然不必考虑他们的购买能力。另外这群人大多数上有双亲,所以是这个一个最大的购买群体。

  创业商机网老年用品分析:老年用品店:开店赚钱的少前景不妙

  投资11万元刚站住脚

  “谁能告诉我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东西?”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附近开中老年用品专卖店的时红杰一直为这个问题烦恼不已。

  时红杰投资五万多元,在河南省工人文化宫附近开了一家七十多平方米的中老年用品专卖店。对于老年用品生意来说,时红杰选的位置可谓得天独厚。河南省工人文化宫正是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不少老年人经常在这里搞一些文艺活动,光唱戏的一天就有好几拨,夏天能唱到晚上10点多。他的店门挨着五一公园的大门,附近还有一个郑州市中医院,中老年人流量很大。

  尽管如此,时红杰开业以来每个月的营业额只有三四千元,而他每个月的房租正好是4000元。去年8月,看到“老年用品”销售不理想,时红杰又投资两万元上了保健品项目,但是经营状况依然没有太大的改善。

  银发市场是个伪市场?

  时红杰的创业会不会只是个案?为此记者又走访了另外两家中老年用品专卖店。

  “我看新闻上说,每11个人中就有1个老年人,有这么大的消费群体,为什么店里的生意却一直好不起来?”老年用品店老板任行洲也在纳闷。

  任行洲一直从事医药行业,由于入行较早占了先机,赚了不少钱。选择老年产业,任行洲说,自己根本连市场都没有考察过。“我只是用脑子想了想,就决定了,老龄化的中国,老年人市场潜力很大,生意肯定能做。”任行洲说。

  可是入行后,很快他就发现老年人的生意远没有想象中那样好做。跟时红杰一样,任行洲在东里路上开的中老年人专卖店一直是惨淡经营。

  老年生活用品都是耐用品,像拐杖、轮椅,买一次能用一辈子。为此,任行洲在自己的店里上了一批中老年服装——衣服总不能穿一辈子吧。但是问题又来了,价格稍微贵一点的服装,根本卖不动。

  另一位做中老年生意的老板刘宪军把店面开在了康复前街,这里有好几家医院,也是老年人聚集的地方。但是刘宪军说,从开业到现在,他一直是给房东“打工”——挣的钱刚够交房租。

  “虽然白忙活了一年,但毕竟坚持下来了!”时红杰早已没有了先前的憧憬。而另外两个同行早已放弃了,纬二路上的一家中老年用品专卖店在去年7月关门了,而经五路的一家店在几个月前关门了。

  几位老板介绍,在河南的老年用品某品牌连锁店曾经开起了四五十家,但现在只剩下二十多家。‘谁都说老年人市场潜力大,我看这是个‘伪市场’!”在老年产业使尽浑身解数的时红杰说,自己到现在都搞不明白老年人到底需要什么。

792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