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创业指南>市场营销>市场营销>

媒体广告市场营销案例评析

时间: 弘达781 分享

  如果没有案例分析,企业就不能准确的把握市场状况,及顾客状况,对产品也不能够得到充分的认识。那么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媒体广告市场营销案例评析相关资料,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媒体广告市场营销案例评析一

  青岛啤酒世博营销

  市场背景

  相对国际发达市场,中国市场份额分散,竞争更加多层次化。 雪花、青岛、百威和燕京四家最大啤酒生产企业销售量加在一起,仅占全国销售的56%,强大的区域品牌既是竞争对手也是收购对象。相比之下,美国市场上, AnheuserBusch 一家公司的市场占有率就达到53% (美国饮料工业杂志,3月)。庞大的增长机会让各大公司都在激烈争取市场份额增加。有些品牌通过产品促销、折扣和发展渠道积极扩大销售,不惜牺牲利润。 究竟如何让自己的品牌能够成长、扩张、称霸,是每个公司面临的选择。

  青岛是中国最知名的啤酒,但从全国销售量而言并非第一,距离市场绝对优势还有一段路。

  青岛啤酒的挑战:如何被认可为“国际品牌”?

  青岛自起就把“国际化”定为品牌发展的方向, 以此加强品牌差异化、竞争力:

  ,在具战略意义的上海市场,中日合资的三得利有47%的份额,而青岛只有16%。在国际感强烈的上海,青岛亟须突破“中国本土品牌”的颈瓶。

  青岛一边在争夺区域霸主的地位,一边还要在高端市场接招“洋品牌”。在夜店等场合,年轻人更喜欢用百威等品牌来展现自己的时尚形象。青岛是中国在海外最成功的中国品牌之一,足迹遍布70多个国家, 但“墙里开花墙外香”, 国人似乎并不认同青岛的“国际品牌”地位。

  青岛的海外扩展的雄心也促使它迫切希望成为国际品牌。青岛的出口量占了中国啤酒出口量的一半,但销售过于分散,暂时无法在海外市场直接用大规模传销支持。而这也无疑放慢了青岛国际化的脚步及国内消费者对它的国际化形象的认同。

  青岛的挑战: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成功蜕变成国际品牌?

  上海世博给了青岛一个可遇不可求的良机。

  在北京奥运后,世博是中国展现成功的最佳机会,也是向中国人和世界第一手接触的重大机会。 对很多还没有机会走出国门的中国人来说,去世博的经历如同出国“看西洋景”,而在世博中接触外国游客也是“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世博唤起的上海人的自豪感,更是毋庸置疑。

  虽然青岛不是世博会官方赞助商,但世博会的机会完全切合青岛品牌定位诉求。对于青岛而言,世博会是:

  —— 一个与海外消费者建立联系的最佳机会。世博会给上海带来700多万的外国消费者。以青岛占中国啤酒出口的50%以及首个进军海外的地位,如果海外消费者尝试过中国的啤酒,一定是喝青岛啤酒。

  —— 一个向国内消费者展现其国际化优势, 与竞争对手加大差异,增强对青岛品牌的热爱的最佳时机。 对上海本地消费者来说,世界各地的客人在享用青岛啤酒就是青岛的国际品牌的最好的证明。

  广告宣传目标

  1.让青岛啤酒借世博之力成功被国人认可为国际品牌

  2.与上海消费者建立紧密联系, 并以此提升销量

  媒体支出总额

  户外400万

  平面100万

  电视节目植入“世博盛宴”600万

  总共1100百万

  核心创意

  喝青岛 懂中国

  在系列宣传“喝青岛 懂中国”活动中,青岛与世界各地人们成为喝酒的伙伴,用风趣和年轻的语调向海内外游客介绍中国喝酒文化和礼节。

  我们的策略是: 通过打动来世博的外国游客,让中国的消费者感到青岛啤酒的国际形象。

  对游客而言,世博会是游客访沪的主要原因,消费群体目的非常清晰——逛世博,游上海。喝上一两杯本地的啤酒,是其中不可缺的一部分。

  对上海消费者来说,他们希望客人们除了世博之外, 也能感受到上海以及中国文化的魅力。

  青岛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参与,才能同时打动他们?

  1.青岛该说什么?

  青岛是中国最成功的国际化啤酒品牌,早在1972年尼克松访华的时候,就已经打入美国市场。与熊猫、乒乓球和宫保鸡丁一样,青岛是外国人最早识别的中国的一部分。

  中国标志性品牌应该表现得像是主人。我们不是卖啤酒,是在招待大家参加欢乐的大聚会。 通过扮演招待外国访客的好主人,青岛切入了上海人对举办世博会的自豪感,让他们感受到青岛是上海的一部分。

  2.如何表达?

  当然我们可以做肤浅的所谓国际化表达形式:一群漂亮的老外手握啤酒,兴奋不已。但那样做,只会把青岛沦为一个山寨版国际品牌。青岛是国际化的,又是深植于中华文化中的。世博会恰是一个消除“本土”和“国际”间隔阂的平台。正如常言:最民族的也是最世界的。我们决定做回最真状态的自己:一个自豪的中国国际品牌。

  3.以何种品牌调性?

  外国人眼中的中国常常是刻板又严肃,令人敬而远之。 这个样子怕是很难让人煮酒论英雄! 于是,中国民间文化酒文化里俏皮、幽默、魅力十足的一面激发了我们的灵感。

  中国很少出现过英文广告。可是,对一位具备国际视野、好客的中国人来说,他当然会用客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来沟通。而对于普通的上海消费者乃至中国游客来说,自家的青岛用英文来待客,真的是很有面子的事!

  我们选择让品牌愿景和世博机遇本身来激发创意 。我们选择让青岛以最中国的身份成为最国际的品牌。

  创意实施

  如何通过有限预算建立其地标级形象?

  青岛的媒体运用预算仅占行业媒体花费的12%。我们必须把钱花在刀刃上。我们不仅要创造知名度,也要为青岛创造高大的品牌地位。

  第一部分:盛大的欢迎,2010 年5~7月

  为了整个活动的开展,我们选择了垄断性、高质量的曝光。媒体的配置必须与整个品牌地位相配。为了达此目的,我们以户外广告作为活动主轴并花费整个活动媒体预算的73%。强大的攻势让人迅速感到青岛的“主人”地位:

  在上海繁忙且位于上海世博路线之上的各个地铁站设置户外广告牌,例如人民广场。

  在上海游客常看的杂志上

  在零售终端

  电视专栏节目产品植入

  第二部分:上海来的纪念品,8~10月

  第二部分也同样重要。 一旦整个活动与世博以及消费者的关系建立起来,只需要较少的预算,专心依靠那些已经产生的口碑传播来持续地传播活动信息。在这阶段我们希望给予每一个人活动的一小部分,让他们自己带回家与亲朋好友一同分享。

  随着讯息发布,我们支持其他可以让活动曝光且被谈论的媒体,使整个活动伴随着世博成为它的一部分。

  这个阶段的主轴元素:

  公关活动

  网络视频

  口碑传播

  世博书籍

  世博”低碳”展览会的纪念礼物

  效果

  青岛以“纯中国”的形象,成为世博会上中国与世界之间的一个强有力的纽带。 提交本案例之前,我们刚完成了在5月初开始的第一阶段活动。在6月底之前,我们已得到了正面的反馈,而这些可以直接归功于第一阶段的活动。

  形象提升:

  —— 在所有看过活动的上海啤酒饮用者中里,有76%的人曾经与亲朋好友讨论过该活动。验证了我们成功维持的战略优势/病毒营销策略 (, 7月。 青岛啤酒网上量化调研, 样本量186)。

  ——在看过这些广告的上海啤酒饮用者人中,63% 认为它让青岛成为一个更有趣的品牌; 50% 认为“青岛是中国第一啤酒品牌”; 45% 认为它让青岛“更国际化”, 7月。 网上量化调研, 样本量186)。青岛在上海这个弱势地区的地位得到正面提升。

  媒体效应:

  —— 这个广告宣传上市后得到媒体的广泛关注,包括: Adquan 广告门,Meihua 梅花网,Madisonboom麦迪逊邦,Modern Advertising 现代广告,, DSZR 第三种人, A.cn 中华广告网,Campaign媒介, Creative Madhouse, Photoshopcn设计中国,sohu论坛,环球企业家报道,等。

  ——它在国际上也取得了影响: Media,Campaign Brief Asia, 及 creativematch 等国际媒体都有报道,帮我们把青岛的名声传播海外。其他的影响:

  ——媒体预算 : 青岛的在上海的媒体投入远低于竞品,只占行业12%, 远低于青岛的市场占有率22%, 也远低于大多数竞品。通过远低于竞品的预算, 青岛提升市场占有率达5%。

  点评:

  本土品牌的国际化成为越来越多品牌的必修课,而这种形象的提升和转变对品牌来说并非易事。如何既根植于品牌的调性,同时又能与国际接轨,需要品牌对自身的认知非常清楚。青岛啤酒近年来的一些尝试都可圈可点,绿色成为它最醒目的一个标志,它也在这个绿色上做足文章。与世博会的融合,让我们看到了借势营销的魅力。

  ——王智颖

  媒体广告市场营销案例评析二

  麦当劳:“愤怒的小鸟”合作营销

  广 告 主:麦当劳

  广告代理:TBWA(上海)广告公司

  现在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睛几乎无时不刻不盯着智能手机或者iPad,拇指或者食指疯狂地推动、滑动刷着手机屏幕。要想让青少年重新回到麦当劳,必须先吸引他们的眼球,并粘住他们的手指。麦当劳选择和畅销电子游戏“愤怒的小鸟”合作,通过独一无二的店内体验,重新唤起年轻消费者对麦当劳的热爱。

  挑战

  麦当劳目前正面临危机。 尽管以每天一家新店的速度在扩张,但是消费者客流量仍比竞争对手低30%。更糟糕的是, 当整个品类正以6%的进店率增长时,麦当劳却在下跌。

  此外令人担忧的是,麦当劳正在流失其最重要的消费群——青少年。在第二季度末, 青少年的消费比例下降了62%, 渗透率下降了36%, 进店频率也下降了39%。在青少年中,麦当劳不再是酷的代名词。

  我们需要扭转这个局面,让青少年重新回归麦当劳!我们希望,让至少20%的青少年由选择肯德基转变为选择麦当劳。为此,我们必须得增添一股“酷劲”。

  对于麦当劳来说,所推广产品——牛肉类汉堡和鱼类汉堡,其销售额的增加也将会成为我们衡量活动成功的标准之一。

  目标

  在客户生意上,鱼类汉堡销量需要增长至少100%,牛肉类汉堡产品增长至少10%。

  在消费者行为上,拉动更多青少年更加频繁来麦当劳消费,进店频率要高于肯德基至少20% 。

  在品牌认知上,通过独一无二的店内体验,重新唤起年轻消费者对麦当劳的热爱。

  洞察

  现在的青少年,他们的眼睛几乎无时不刻不盯着智能手机或者iPad,拇指或者食指疯狂地推动、滑动刷着手机屏幕。如果他们不是在跟朋友传短信,就是在玩游戏。手机,放在口袋中,唾手可得。这对青少年来说,是最直接最快触及到新鲜体验的方式,可以满足他们对得到更多信息的无休止渴望。

  如果我们有任何机会让青少年重新回到麦当劳,我们必须先吸引他们的眼球,并粘住他们的手指。这样他们才能积极的参与到我们的活动中来。

  核心创意

  “愤怒的小鸟”在中国风靡一时,下载量也超过了100,000,000次,在手机游戏中独占鳌头。于是,我们问自己:怎么利用这个游戏来做一些神奇的事情?然后,我们做到了——我们成为世界上和畅销电子游戏合作的第一家品牌!

  每个来麦当劳的顾客,只要他手机里安装了“愤怒的小鸟”的游戏,通过移动定位技术,他就能在麦当劳的门店中下载“愤怒的小鸟”麦当劳独家限量关卡,而其中的内容也会每天更新,使顾客不断保持新鲜感,每周都有新的期盼来麦当劳坐坐。

  而这个“愤怒的小鸟”麦当劳关卡也是麦当劳独一无二拥有的,无法在其他地方体验到的!由此,加强了这个活动在年轻消费者中的口口相传。

  实施

  首先,我们得制造悬念!“谁偷了我的汉堡?”“谁偷了我的薯条?”

  有人胆子很大,竟然敢偷麦当劳的汉堡!

  而偷汉堡的竟然是“愤怒的小鸟”里贪婪的猪们⋯⋯他们必须被阻止!

  于是,我们集多万人之力把贪婪的小猪们击败,并帮助失主拿回汉堡!”

  我们的活动由户外Teaser开始,用“愤怒的小鸟”把餐厅装饰一新,留下些许线索,以独特的LBS系统邀请路人进入麦当劳餐厅,如果他们的手机上安装了“愤怒的小鸟”,在他们路过门店周围时,就会收到麦当劳的推送通知,邀请他们进入店内,一起打击贪婪的猪,找回汉堡。

  如何评估是否取得实效(包括KPI)?这些效果对品牌而言为何具有重要性?

  效果

  目标:在客户业务上,鱼类汉堡销量需要增长至少100%,牛肉类汉堡产品增长至少10%。

  结果:鱼类产品销售额增量超过381%;牛肉类汉堡产品销售额增加了16.4%,在活动期间,共售出1840万只牛肉汉堡。

  目标:在消费者行为上,拉动更多青少年更加频繁来店里消费,频率要高于肯德基至少20% 。

  结果:年轻消费者比例,高出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20%;青少年进店频率,高出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28%

  目标:在品牌认知上,通过独一无二的店内体验,重新唤起年轻消费者对麦当劳的热爱。

  结果:品牌好感度,高出主要竞争对手肯德基 25.9%。

  点评:

  作为广告人,我们都清楚地知道一点——广告主不会为没有价值的广告买单。那么,就这一点来说,麦当劳“愤怒的小鸟”营销策划无疑是成功的。

  此次营销策划的目的是什么?——将青年人重新吸引到麦当劳。

  受众,即青年人关注的是什么?他们的生活常态是什么?——低头族,眼睛几乎无时不刻不盯着智能手机或者iPad,拇指或者食指疯狂地推动、滑动刷着手机屏幕。

  如何吸引他们的注意力?——与时下风靡全国,下载量超过100,000,000网络游戏“愤怒的小鸟”进行奇妙的连接,不得不说这是一个聪明有效的营销策略。

  设置独一无二的的麦当劳关卡,吸引青年低头党一族来麦当劳消费。而作为视频宣传,麦当劳“愤怒的小鸟”广告,采用三维动画与实拍合成方式,将愤怒的小鸟游戏与麦当劳元素巧妙结合,诙谐幽默地传达出活动信息,达成宣传效果。

  ——黄孝仕

  >>>点击下页进入更多媒体广告市场营销案例评析相关内容

  

1920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