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民俗文化>传说>

长江的经典传说故事广为流传的(2)

时间: 玉珊879 分享

  长江的水文特征

  水量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

  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亚马孙河和刚果河(扎伊尔河),居第三位。与长江流域所处纬度带相似的南美洲巴拉那——拉普拉塔河和北美洲的密西西比河,流域面积虽然都超过长江,水量却远比长江少,前者约为长江的70%,后者约为长江的60%。

  长江流域水资源总量9616亿m,其中地表水资源9513亿m,地下水资源2463亿m3,重复水量2360亿m。由于流域入口众多,入均占有水量为2760m,仅为世界入均占有量的1/4。长江水资源特征,主要反映在河川径流的时空分布上,流域地表水资源量占水资源总量的99%;在地表水资源中,河川径流量又占96%以上。汛期的河川径流量一般占全年径流量的70%~75%。径流地区分布也很不均匀,单位面积产水,以金沙江和汉江水系为最少,鄱阳湖和洞庭湖水系为最大;按行政区,青海、河南最小,湖南最大。

  旱涝灾害

  长江流域各地区发生干旱与洪涝灾害的史料记载悠久,最早的旱灾记述在汉惠帝五年(公元前190年)“夏,大旱,江河水少,溪谷绝”(《汉书·五行 志》);高后三年(公元前185年),“夏,江水、汉水溢,流民四千余家”(《汉书·高后纪》)。从大量史料中选择记述详实和可比性较好的历史时期典型旱 灾年份有公元1671、1679、1778和1835年;典型水灾年份有1586、1663、1788、1831、1853、1867和1870年。上述 典型旱涝年绝大部分集中在清代,这主要是清代距今最近,历史文献资料保存较好,记述较详,并不能说明清代旱涝灾害最为频繁。清代以前的一些严重旱涝年事 件,或记述简略,或文献不全,多数从略未选。近百年来,长江流域也出现过比较严重的旱涝灾害典型年份,有大量的实测资料和分析研究文献,可供参考,此处未 列入。选列的11个典型旱涝年,根据历史文献记述的灾情严重程度,各用3级予以区分,即:干旱、大干旱、严重干旱和水灾、大水灾、严重水灾。

  长江流域旱涝灾害的地域分布特性极强,各地区发生不同程度旱涝灾害的差异甚大。根据中央气象局(现称中国气象局气象科学研究院主编的《中国近五百年旱涝分布图集》(1470~1979年)资料,旱涝系列采用5级表示:Ⅰ级——涝,Ⅱ级——偏涝,Ⅲ级——正常,Ⅳ级——偏 旱,Ⅴ级——旱。长江流域100E以东地区有37个站点,经整理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旱(Ⅴ级)和洪涝(Ⅰ级)频率分布图。流 域发生比较严重干旱的频率平均为5.55%,中下游地区受旱机会高于上游地区,其中长江三角洲、干流中下游和洞庭湖地区干旱频率高达9.0%以上,为全流 域最高干旱频率区;其次是上游的嘉陵江地区,中心最高干旱频率为7.0%以上。流域洪涝灾害的平均频率为7.97%,显著高于干旱频率。洪涝灾害的地区分 布大体上与干旱相同,即中下游地区普遍高于上游地区。在干流中下游和两湖地区有一东西向的洪涝灾害高频地带,其中鄱阳湖北部和洞庭湖沅江、澧水至中游荆江 河段为洪涝灾害的两个高频中心区,中心频率高达12.0%以上;长江上游的嘉陵江和汉江上游地区为第三个洪涝灾害高频区。上述洪涝高频地带和中心与初夏中 下游的梅雨雨带、盛夏上游集中性降雨雨带以及流域的主要暴雨中心位置基本吻合。

  长江历史旱涝在时间上的分配也是不均匀的。根据中国科学技术蓝皮书第5号《气候》公布的全国1000余年的“旱涝型年表”资料,经补充分析得出长江流域历史干湿气候和旱涝周期变化规律,列表如下。一千余年来,长江流域经历了三个大干湿气候周期振动,其湿润期和干旱期最短 为120年,最长达220年,其间各包括3~5个小旱涝期。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长江进人新的湿润气候期,当前处于这个新湿润期中的第一个小洪涝期, 表内括号的数字为预测参考值。

  长江的治理开发

  综述

  长江流域综合利用任务广泛而复杂,涉及国民经济各有关部门及流域内1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根据1990年国务院批准同意的《长江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简要报告》,流域综合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水资源开发利用、防洪、治涝、水力发电、灌溉、航运、水土保持、中下游干流河道整治、南水北调、水产、下流沿江城镇布局、城市供水、水源保护与环境影响评价、旅游等,并指出流域规划工作要坚持“统一规划,全面发展.适当分工,分期进行”的基本原则,正确地解决远景与“近期”,干流与支流,上中下游,大中小型,防洪、发电、灌溉与航运,水电与火电,发电与用电,整体与局部以及水土和生物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方面的关系。

  水利

  南水北调工程:能改善我国黄河、淮河、海河流域及西北地区严重缺水的局面。

  西线工程:从长江上游通天河、雅砻江、大渡河引水到黄河上游,解决西北地区缺水问题。

  中线工程:从汉江丹江口水库引水,向黄淮海平原西部和北京、天津供水。

  东线工程:从长江干流江都三江营抽水,供江苏、山东、安徽、河北、天津等省市用水。

  引江济淮线工程:从长江北岸裕溪口、凤凰颈、神塘河引水,经巢湖后跨江淮分水岭,送水至淮河,补充两淮地区的工农业和城市生活用水。

  治理

  荆江分洪工程

  1949年11月,林一山同志负责接受伪水利部系统,并安排将扬子江水利委员会主要部分分期分批迁至武汉并入长江水利委员会,留一部分在南京成立长江水利委员加固了荆江大堤。

  分蓄洪工程

  1954年,分蓄洪工程建成后,在丹江口工程本建成前经常运用,改变了汉江中下游堤防三年两决口的严重局面。

  丹江口工程

  1958年9月丹江口工程开工,随着丹江口水利枢纽和杜家台分洪工程的建成,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的治理开发取得了初步成绩。随着石泉、安康、黄龙滩、王甫洲及其它干支流枢纽工程相继兴建发挥效益,汉江干支流综合利用将日臻完善,实现汉江流域规划的最终使命。

  葛洲坝工程

  1971年开工兴建,1994年全部工程胜利完成。在航运方面,长江上最为险要的川江航道中的三峡段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有利于航运发展,船闸引航道运行正常。

  三峡工程是中国长江中上游段建设的大型水利工程项目。分布在中国重庆市到湖北省宜昌市的长江干流上,大坝位于三峡西陵峡内的宜昌市夷陵区三斗坪,并和其下游不远的葛洲坝水电站形成梯级调度电站。它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水电站,也是中国有史以来建设的最大型的工程项目。 1994年三峡工程一期工程正式开工,1997年11月实现长江二次截流(修建葛洲坝工程时,实现长江首次截流),200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

  航道航运

  长江流域内共有通航河流3600多条,总计通航里程约7×10km(其中,0.7m以上水深的等级航5.7×10km),占全国内河通航里程的70%,各项运网密度指标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运网密度每万人高于全国平均50%,运网密度每100km为全国平均的3倍多,综合密度和经济相关密度也在全国平均2倍以上,显示出长江水系航运网的优势和在全国内河航道中的地位和作用。

  宜宾以上金沙江有分段、季节性通航里程751km,一般通行较小吨位船舶,兼有漂木。长江干流宜宾至宜昌为上游航道,全长1040km,河道平均比降0.22‰,平均流速在2m/s以上。宜宾——兰家沱,长303km,航道尺度(最小航深×航宽×弯曲半径,以下同)为2.7m×50m×560m,可通航1000t级船舶;兰家沱——重庆河段,长81km,航道尺度为2.5m×50m×450m,最大可通航800~1000t级船舶;重庆至宜昌660km,航道尺度为2.9m×60m×750m,单向运输通过能力约1000×10t,通航1000~1500t级船舶组成的3000t级船队,其中,香溪、黛溪以下76km的葛洲坝水库常年回水区,可通行1500~3000t级驳船组成的万吨级船队。三峡工程兴建以后,川江航道条件将大为改善,万吨的船队年内约有半年以上时间可直达重庆,航道年单向运输通过能力可达5000×10t以上。

  宜昌至武汉为中游航道,全长626km,有主要浅水道18处,航道维护最小尺度:宜昌——临湘416km为2.9m×80m×750m,临湘——武汉210km为3.2m×80m×1000m,可分别通行1500t和1500~3000t级船舶,航道年单向运输通过能力分别为1.7×10t和4.7×10t,“目前”航道能力利用率为9%~23%。

  武汉至长江日为下游航道,全长1143km,长江水系97%以上的一级航道主要集中在该河段上。其中,武汉至南京708km河段中,航道维护的最小尺度为4m×100m×1000m,通航3000~5000t级船舶,年单向运输通过能力为7×10~8×10t;南京以下进人感潮河段,航道维护尺度10.5m×200m×1200m,乘潮可通行2×10~2.4×10t级海轮。

  按自然条件和经济联系来分,长江水系自上而下大体可分为6个自成体系且又通过长江干流相互联系的地区航道网:即以重庆为中心的西南地区航道网,包括金沙江、长江干流、岷江(大渡河)、沱江、涪江、渠江、乌江、嘉陵江、赤水河、綦江、横江、牛栏江等,总计通航里程约1.1×10km;以长沙为中心的洞庭湖水系航道网,包括湘、资、沅、澧和洞庭湖区航道等,总计通航里程约1×10km;以武汉为中心的汉江航道网,包括长江干流、汉江及其他支流,总计通航里程约9300km;以南昌为中心的鄱阳湖水系航道网,包括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水、袁河、昌江、鄱阳湖区航道等,总计通航里程约5000km;以合肥为中心的巢湖水系航道网,包括南淝河、巢湖湖区、饶河、洲河、兆河、得胜河、罗昌河等,总计通航里程约3000km;以上海、南京、杭州为中心的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包括苏申内外港线、江南运河、长湖申线、丹金溧漕河、锡澄运河、苏浏线、杭申甲线、芜太运河、张申线、六平申线等等,该地区为长江水系航运最发达的区域,总计通航里程约20000km。


猜你喜欢:

1.黄河与长江的神话故事

2.有关于鸡的传说故事

3.关于景点的传说故事

4.神女峰的传说故事

长江的经典传说故事广为流传的(2)

长江的水文特征 水量 长江是中国水量最丰富的河流,水资源总量961 6亿立方米,约占全国河流径流总量的36%,为黄河的20倍。在世界仅次于赤道雨林地带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西湖的经典故事传说有哪些传
    西湖的经典故事传说有哪些传

    在这一片美丽的大西湖,有着无数的传奇故事,这让原本就充满魅力的西湖又多了几层神秘面纱,成为一个充满诱惑的美景。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西湖

  • 龙的传说故事作文
    龙的传说故事作文

    龙是想象中的产物。关于龙的传说故事,大家肯定听过不少。那大家知道关于龙的传说故事的作文怎么写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龙的传说故事作

  • 传说神话故事优秀作文300字
    传说神话故事优秀作文300字

    很多人都喜欢听一些精彩传说故事,故事听了那关于传说故事的作文要怎么写呢?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传说故事作文300字,感兴趣的,过来看看吧。

  • 民间的传说故事
    民间的传说故事

    民间传说故事作为历史的活化石具有极强的历史与文化意义。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关于民间的故事传说,过来看看吧。 民间的传说故事一:观音送画

19308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