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脑力开发 > 思维方式 > 思维训练 > 什么是猴痘2023

什么是猴痘2023

时间: 晓芬0 分享

什么是猴痘2023_猴痘的由来是什么

病毒是一种非细胞性的生物体,它没有自主代谢活动,必须依靠感染细胞来获取营养并进行复制。这里给大家分享关于什么是猴痘2023,供大家参考学习。

什么是猴痘2023

什么是猴痘2023?

猴痘是一种病毒性人畜共患病,人类中出现的症状与过去在天花患者身上所看到的症状相似。但是自1980年世界上消灭天花以后,天花已不复存在,而猴痘仍然在非洲部分地区散发。

猴痘发生于非洲中西部雨林中的猴类,也可感染其他动物,偶可使人类受感染。临床表现类似天花,但病情较轻。这种疾病由猴痘病毒造成,它属于一个包括天花病毒,并在天花疫苗中采用的病毒和牛痘病毒的病毒组,但需与天花、水痘相鉴别。这种病毒可以通过直接密切接触由动物传染给人,也可以在人与人之间传播。传染途径主要包括血液和体液。但是,猴痘的传染性远逊于天花病毒。

2022年猴痘疫情最先被英国在当地时间2022年5月7日发现。当地时间5月29日,世卫组织发布疾病信息通报,并将猴痘的全球公共卫生风险评估为中等。当地时间7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在日内瓦召开记者会,总干事谭德塞宣布,将猴痘疫情列为“国际关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2年11月28日,世卫组织发布声明称,世卫组织将开始使用新的首选术语“mpox”作为猴痘的同义词。世卫组织称,这两个名称将同时使用一年,同时将逐步淘汰“猴痘”。

2023年5月11日,世卫组织召开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猴痘的由来是什么?

“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罕见的传染性疾病。之所以叫“猴痘”,是因为最先从猴子身上发现了这种病毒。“猴痘”的名字虽然有“猴”字,但其真正来源并非猴,而是啮齿类动物。

猴痘病毒于1958年首次发现,人类感染猴痘的首个病例是1970年刚果的一名9个月男婴,此后大多数猴痘病例发生在刚果、中非和西非,并且逐渐增多。自1970年以来,11个非洲国家报告了人类猴痘病例。1996-1997年,刚果民主共和国的一次暴发中病死率较低,但发病率高于往常,主要是由于水痘和猴痘同时爆发。2017年以来,尼日利亚爆发了较大规模猴痘疫情,共报告疑似病例500余例,确诊病例200余例,病死率约3%,目前仍不断有新增。2003年,首次非洲外的猴痘疫情爆发于美国,主要与进口自加纳的宠物土拨鼠受到感染有关,该次疫情共造成70多例猴痘病例。2018年至2022年,发生过多例从尼日利亚到其他国家的游客感染猴痘的病例,涉及以色列、英国、新加坡、美国等。

2022年6月,为避免污名化与歧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考虑为“猴痘”重新命名,希望各界今后不再使用“猴痘”(Monkeypox)一词。新命名目前尚未确定,但有媒体推测其将类似于“COVID-19”,尽可能实现客观化与中立化。

2022年6月14日,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表示,猴痘的全球暴发显然极不寻常和令人担忧。因此,他决定根据《国际卫生条例》召集突发事件委员会,评估此次疫情是否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4]6月14日当天,世卫组织还发布了针对猴痘疫苗接种的新指南, 但在这份指南中, 世卫组织仍然不建议目前大规模接种天花疫苗,并表示其正在就使用天花疫苗作为预防猴痘传播的一种方法进行辩论。

2022年8月12日,世界卫生组织宣布对猴痘病毒分支重新命名,新名称将由罗马数字和小写英文字母组成。

2022年11月28日,世卫组织发布声明称,在与全球专家展开一系列磋商后,世卫组织将开始使用新的首选术语“mpox”作为猴痘的同义词,这两个名称将同时使用一年,同时将逐步淘汰“猴痘(monkeypox)”。

当地时间2023年4月25日,巴基斯坦卫生部证实,该国出现首例猴痘病例。

2023年5月11日,世卫组织召开例行发布会,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宣布,猴痘疫情不再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23猴痘病毒致病性

猴痘导致的症状与天花患者的症状非常相似,但没有天花严重。猴痘的潜伏期通常为6-13天,也可能为5-21天。

猴痘病毒感染主要分为两个时期:

1、侵袭期(持续0-5天),主要症状为发热、剧烈头痛、淋巴结肿大、背痛、肌肉酸痛和虚弱;

2、皮肤发疹期,通常在发烧后1-3天内开始出现皮疹,集中于面部和四肢。影响面部(95%)、手掌和脚底(75%)、口腔粘膜(70%)、生殖器(30%)和结膜(20%)。皮疹从斑块依次演变为丘疹、水疱、脓疱、结痂后脱落。发生病变的位置从几个到几千个不等,严重时病变位置会合并导致大块皮肤脱落。这些皮疹通常非常疼痛。出现皮疹时,患者具有传染性。

猴痘是一种自限性疾病,意味着无需治疗,患者会自己痊愈。然而,根据病毒的暴露程度,患者的健康状况和并发症的严重程度,严重患者也可能死亡。目前主要流行的两种猴痘病毒中,西非分支病死率约为3.6%;中非分支历史上引起的疾病更严重,病死率约为10.6%。近日在欧洲发现的猴痘患者的病毒为西非病毒株。症状持续2-4周。重症病例在儿童中更常见,疾病严重程度与病毒暴露程度、患者健康状况和并发症性质有关。基于毒株的差异,在普通人群中病死率为0%至11%。

2023猴痘是如何从动物传播给人类的?

猴痘可以在人们的身体接触受感染的动物时传播给人类。动物宿主包括啮齿动物和灵长类动物。通过避免与野生动物进行无保护的接触,特别是那些生病或死亡的野生动物(包括它们的肉和血),可以降低从动物身上感染猴痘的风险。在动物携带猴痘的流行国家,任何含有动物肉或器官的食物都应在食用前彻底做熟。

2023猴痘是如何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的?

猴痘患者在出现症状时具有传染性(通常持续2-4周)。与有症状的人进行密切的身体接触,就可以感染猴痘。皮疹、体液(如来自皮肤损伤的液体、脓液或血液)和干痂尤其具有传染性。因与感染者接触而被病毒污染的衣服、床上用品、毛巾或餐具/碗碟等物品也可以感染他人。

口腔中的溃疡、损伤或口疮也可以具有传染性,这意味着病毒可以通过唾液传播。因此,与具有传染性的个体密切互动的人(包括卫生工作者、家庭成员和性伴侣)感染风险更大。

该病毒还可以通过胎盘由孕妇传播给胎儿,或者在孩子出生期间或出生后通过皮肤接触由受感染的父母传播给孩子。

尚不清楚无症状的患者是否可以传播该病。

2005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