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语文学习>词语大全>典故>

胶柱鼓瑟有什么典故

时间: 李元857 分享

  胶柱鼓瑟,用胶把柱粘住以后奏琴,柱不能移动,就无法调弦。比喻固执拘泥,不知变通。下面请欣赏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的胶柱鼓瑟相关典故内容。

  胶柱鼓瑟的意思

  [释义] 胶:用胶粘住;柱:瑟上调音用的短木;鼓:弹奏;瑟:一种古乐器。用胶把柱粘住;再去弹瑟;比喻拘泥固执而不知变通。

  [语出]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

  [正音] 胶;不能读作“jiǎo”;瑟;不能读作“bì”。

  [辨形] 胶;不能写作“绞”。

  [近义] 胶柱调瑟 刻舟求剑

  [反义] 随机应变 通权达变

  [用法] 一般作谓语、宾语、定语。

  胶柱鼓瑟的成语典故

  齐人跟赵人学习瑟这种乐器。他不去刻苦钻研演奏瑟的技术,却依照赵人预先调弄好的音调,将瑟上调音的短柱用胶粘固起来,就高高兴兴地回到了家乡。齐人回家后,摆弄了多年,总是弹不出一支曲子。他还觉得奇怪呢!后来,有人从赵国来,了解到是怎么回事,觉得这个齐人的举动是多么愚蠢啊!

  用胶柱鼓瑟造句

  1) 人们不敢平视经典,人们总是仰视古贤,从而希望达到王羲之的境界,苦苦地心摹手追,胶柱鼓瑟,却往往苦不可及。

  2) 古人之言固然有不少精采处,但到底时空不同了,一味执着就是胶柱鼓瑟。

  3) 但是,作为官府往来文书的档案缮写,由于件数多,篇幅短,仍然选用简册,就未免胶柱鼓瑟了。

  4) 但是,这些理论家的吃力工作多半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他们设计的定义总是挂一漏万,或者胶柱鼓瑟,刻舟求剑。

  5) 若不论病之是非,而议药之可否,寒者畏其泄,热者畏其燥,医者纸上谈兵,胶柱鼓瑟,病者以耳为目,恶直好谀,则病必不可愈也。

  6) 时代前进了,思想得转变,胶柱鼓瑟是不行的。

  7) 这是一种正常且积极的文化流播和传承现象,不应胶柱鼓瑟地用是否与克罗齐原来思想相一致来判断得失,而应看到其灵活吸收外来文化,着眼学术创新的积极意义。

  8) 若非公孙杵臼,焉得赵氏孤儿,既以遇难避仇,不必胶柱鼓瑟。

  9) 这个时代环境瞬息万变,假如做人胶柱鼓瑟,因循守旧,就会被淘汰。

  10) 哪有人如此胶柱鼓瑟,不知变通?

  11) 要突破目前的外交困境,胶柱鼓瑟的政策是行不通的。

  12) 情况变了,办法也要适应,不能胶柱鼓瑟。

  13) 若胶柱鼓瑟,牵拘于文献,而欲揭发古代之真相,则恐其南辕北辙。

  14) 非我胶柱鼓瑟,只是自幼读圣贤书,到头来难免放不下!

  15) 呵!懦弱的人,陈陈相因,胶柱鼓瑟。

  16) 凡鸦鸣鹊噪,东鸣则看震,西鸣则看兑,此皆不能胶柱鼓瑟、刻舟求剑者也,诸占例此。

  17) 老成之言毫无胶柱鼓瑟之见,真足令后贤心眼。

  18) 没想到你竟如此胶柱鼓瑟不可理喻。

  19) 可是当他作诗时,只是借怀古以抒写胸中的感慨,既是借酒浇愁,当然无需细究史实,否则便是胶柱鼓瑟了。

  20) 这个例外,说明了家族成分的复杂性,也提醒我们晁氏道德家法只是就其总体表现而言,千万不要胶柱鼓瑟。

  21) 因此,在体育课程与体育教学的整合研究中切忌出现急功近利和胶柱鼓瑟的做法。

  22) 尽管宝玉从未就女子贞操问题发表过见解,但从他对茗烟与万儿苟合的态度看,他是不会太胶柱鼓瑟的。

  23) 如果忽视活生生的创作实践,满足于从概念到概念的理论推导,未免会胶柱鼓瑟,削足适履,表面看来雄辩滔滔,却难以透彻地理解千差万别的作家,合理地解释千姿百态的文艺作品。

  24) 有些情况需要变通的,无论什么样的译者都会变通的,决不会胶柱鼓瑟,弄出不通的中文来的。

  看了胶柱鼓瑟典故的人还看:

1.适合儿童看的成语故事

2.小学生成语故事表演文字稿本

3.高考语文常考成语汇集

4.高考语文常见成语大全

14497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