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词典故:文明部礼乐(4)
【焦琴】
《后汉书·蔡邕传》:“吴人有烧桐以爨者,(蔡)邕闻火烈之声,知其良木,因请而裁为琴,果有美音,而其尾犹焦,故时人名曰‘焦尾琴'焉。” ◆美称琴,或喻人才遭到埋没。宋王禹偁《秋居幽兴》之二:“幽兴将何遣,焦琴贳酒杯。”另参见植物部·木本“焦梧桐”、人事部·冤怨“爨桐鸣”。
【琴心】
参见人事部·情感“求凰”。唐李贺《有所思》:“琴心与妾肠,此夜断还续。”
【舜琴】
参见人物部·帝王“舜咏”。唐曹唐《三年冬大礼五首》之二:“不闻北斗倾尧酒,空觉南风入舜琴。”
【雍门琴】
参见人事部·情感“雍门哀”。唐李白《猛虎行》“肠断非关陇头水,泪下不为雍门琴。”
【由也瑟】
《论语·先进》:“于曰:‘由之瑟奚为于丘之门?'门人不敬子路。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 ◆指自谦学识不够精深。唐窦庠《酬韩愈侍郎登岳阳楼见赠》:“自悲由也瑟,敢坠孔悝铭。”另参见器用部·宫室“升堂”、文明部·学识“升堂入室”、参见文明部·学识“由瑟”。
【素瑟】
参见人物部·妇女“素女”、文明部·礼乐“五十弦”。宋杨亿《致斋太一宫》:“天迥飙轮度,宵残素瑟希。”
【桓伊筝】
《晋书·桓伊传》:“时谢安女婿王国宝专利无检行,安恶其为人,每抑制之。……国宝谗谀之计稍行于主相之间。而好利险诐之徒,以安功名盛极,而构会之,嫌隙遂成。帝召伊饮宴,安侍坐。……伊便抚筝而歌怨诗曰:‘为君既不易,为臣良独难。忠信事不显,乃有见疑患。周旦佐文武,金縢功不刊。推心辅王政,二叔反流言。'声节慷慨,俯仰可观。安泣下沾襟,乃越席而就之,捋其须曰:‘使君于此不凡!'帝甚有愧色。” ◆咏抚筝,或指心情悲愤。宋陆游《夜闻湖中渔歌》:“悲伤似击渐离筑,忠愤如抚桓伊筝。”另参见人事部·情感“慷慨桓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