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典故 > 反间计的典故

反间计的典故

时间: 沙娣999 分享

反间计的典故

  反间计,来自《三十六计》。大家了解反间计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反间计的典故,供大家阅读!

  反间计的典故

  南宋初期,高宗害怕金兵,不敢抵抗,朝中投降派得势。主战的著名将领宗泽、岳飞、韩世忠筹坚持抗击金兵,使金兵不敢轻易南下。

  公元1134年,韩世忠镇守扬州。南宋朝廷派魏良臣、王绘等去金营议和。二人北上,经过扬州。韩世忠心里极不高兴,生怕二人为讨好敌人,泄露军情。可他转念一想,何不利用这两个家伙传递一些假情报。等二人经过扬州时,韩世忠故意派出一支部队开出东门。二人忙问军队去向,回答说是开去防守江口的先头部队。二人进城,见到韩世忠。忽然一再有流星庚牌送到。韩世忠故意让二人看,原来是朝廷催促韩世忠马上移营守江。

  第二天,二人离开扬州,前往金营。为了讨好金军大将聂呼贝勒,他们告诉他韩世忠接到朝廷命令,已率部移营守江。金将送二人往金兀术处谈判,自己立即调兵遣将。韩世忠移营守江,扬州城内空虚,正好夺取。于是,聂呼贝勒亲自率领精锐骑兵向扬州挺进。

  韩世忠送走二人,急令“先头部队”返回,在扬州北面大仪镇(分江苏仪征东北)的二十多处设下埋仗,形成包围圈,等待金兵。金兵大军一到,韩世忠率少数兵士迎战,边战边退,把金兵引人伏击圈。只听一声炮响,宋军伏兵从四面杀出,金兵乱了阵脚,一败涂地,先锋敲擒,主帅仓皇逃命。金兀术大怒,将送假情报的两个投降派囚禁起来。

  反间计的解释

  反间计,原文的大意是说:在疑阵中再布疑阵,使敌内部自生矛盾,我方就可万无一失。说得更通俗一些,就是巧妙地利用敌人的间谍反过来为我所用。在战争中,双方使用间谍是十分常见的。《孙子兵法》就特别强调间谍的作用,认为将帅打仗必须事先了解敌方的情况。要准确掌握敌方的情况,不可靠鬼神,不可靠经验,“必取于人,知敌之情者也。”这里的“人”,就是间谍。《孙子兵法》专门有一篇《用间篇》,指出有五种间谍,利用敌方乡里的普通人作间谍,叫因间;收买敌方官吏作间谍,叫内间;收买或利用敌方派来的间谍为我所用,叫反间;故意制造和泄露假情况给敌方间谍,叫死间;派人去敌方侦察,再回来报告情况,叫生间。唐代社收解释反间计特别清楚,他说:“敌有间来窥我,我必先知之,或厚赂诱之,反为我用;或佯为不觉,示以伪情而纵之,则敌人之间,反为我用也。”

  反间计的造句

  1, 所使用的方法是典型的CIA和FBI战术像是反间计.

  2, 直到敬业的张律师及其师傅施以援手,以反间计证明了他的无辜,抓到了真凶。

  3, 为什么许多人喜欢用反间计呢?

  4, 袁绍中反间计,张合高览投降曹操。

  5, 苏秦乐毅之合纵连横自此开始在反间计中不断生成与瓦解,而民生涂炭,福耶祸耶?又如周瑜利用曹操间谍,以间其将。

  6, 此时,太祖灭蜀降汉,并用反间计成功除去南唐良将林仁肇,亡唐指日可待。

  7, 但是谁又能保证,这不是李如的反间计呢。

  8, 可笑又可悲的是,崇祯帝至死不悟自己中了皇太极反间计,甚至连入清后生活了三十多年的明末大才子张岱(写《陶庵梦忆》那位),也在书中把袁崇焕列为明朝逆臣。

  9, 他当皇帝时,中了宋太祖的反间计,将手下的猛将林仁肇鸩杀了,自坏长城。

  10, 哪知她抓住了我的软肋,用了一招美男计和反间计,将我捉奸在床。

  11, 反间计?谋爱不成为何不改谋天下。

  12, 见袁崇焕营盘坚固,无隙可乘,皇太极施用“反间计”。

  13, 见袁崇焕营盘坚固,无隙可乘,一直熟读《三国演义》的皇太极便欲施用“反间计”。

  14, 张S找到政府住建部长,先后采用美人计、苦肉计、连环计、反间计、指桑骂槐、假痴不癫、无中生有等一系列计谋跟住建部长软磨硬泡了3小时。

  15, 蓝皮皮的“国骂”蓝皮皮那个二皮脸,就凭你三岁的智商还成成功使用反间计?小哈哈一般二般不会主动开口骂人的。

  16, 而是想以此来引曹操进攻濮阳,这时吕布采用陈宫的计谋使用反间计。

  17, 有点复杂,不过我想我还是有些明白了,对了貂蝉已经在我哪里,没有反间计来杀董卓了,这个影响会很大吧?

反间计的典故相关文章:

1.三十六计之反间计的故事

2.陈平的反间计介绍

3.纸上谈兵的历史典故

4.掣肘经典典故

5.关于长平之战的典故介绍

热门文章

32657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