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语文学习 > 词语大全 > 典故 >

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典故_字词解析_造句

时间: 莉莎1157 分享

  一鼓作气的典故:

  春秋时期,有一次齐国攻打鲁国。当时,齐国强大,鲁国弱小,鲁国的国君鲁庄公动员全国的军队准备抵抗。鲁国有一个精通兵法、很有谋略的人叫曹刿(ɡuì),他自告奋勇,请求跟鲁庄公一同参战。

  鲁庄公和曹刿同坐一辆战车,率领军队在鲁国的长勺与齐军作战。双方刚摆好了阵势,鲁庄公就要击鼓进攻。曹刿说:“时机未到,不能进攻。”齐国击了三次鼓,发了三次进攻的命令,曹刿才对鲁庄公说:“好了,现在可以进攻了。”于是,鲁军鼓声震天,士兵们像潮水一样冲向齐军,把他们打得落花流水,抱头逃命。庄公正想下令追击,曹刿却又阻止,并下车细看地面齐军兵车轮迹,又攀上车前横木,注意观察敌军退走的情形,然后说:“现在可以追击了!”庄公当即下令追击。鲁军乘胜前进,把齐军全部赶出国境。鲁庄公问曹刿:“为什么要等齐军击鼓三次以后,你才让我下令出兵呢?”曹刿答道:“打仗时主要是靠勇气。第一次击鼓时,士兵们的斗志最旺盛;第二次击鼓的时候,大家的士气就会有些低落了;到了第三次击鼓的时候,士兵的勇气就全消失了。等齐军的三通鼓击完,我们才击鼓冲锋,这时齐兵的勇气已经衰竭,而我方的士气正是最旺盛的时候。因此,一鼓作气,打败了齐军。”

  一鼓作气的汉语词典解释:

  比喻做事要趁大家情绪高涨时,一下子做完。含有鼓励的意思。

  ●《左传•庄公十年》:「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唐杨炯《左武卫将军成安子崔献行状》:「一鼓作气,方轻肉食之谋;七旬舞干,始受昌言之拜。」

  ●清黄钧宰《金壶遯墨·两军门》:「将士亦邀奖叙,不及今一鼓作气,功败垂成,后欲图之,非可岁月计矣。」

  ●闻一多《时代的鼓手》:「我们得一鼓作气来渡危机,完成大业。」

  一鼓作气的近义词/反义词如下:

  近义词:趁热打铁、连成一气、一气呵成

  反义词:一败如水、一败涂地、偃旗息鼓

  用一鼓作气造句:

  1. 我军一鼓作气,攻下了敌人两个据点。

  2. 我们大家一鼓作气,把剩下的活儿干完。

  3. 趁此大捷,我军应当一鼓作气,直捣黄龙,扫穴犁庭。

  4. 古语说的好"一鼓作气,再而竭,三而衰。"。

  5. 我们要一鼓作气在三天之内把运动会的准备工作做完。

  6. 在学校举办的爬山比赛中,我一鼓作气,第一个登上山顶。

  7. 我们不管做任何事都要一鼓作气,不要打退堂鼓。

  8. 同学们!且让我们一鼓作气攻上山顶。

  9. 我们一鼓作气地完成了任务。

  10. 山高路窄,靠的就是登山者一鼓作气的精神。

猜你感兴趣:

1.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介绍

2.一鼓作气的历史典故

3.快马加鞭的相关典故

4.一鼓作气的成语故事

5.一鼓作气典故

3899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