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电脑 > 电脑故障 > CPU故障 > 关于CPU和显卡的散热方法

关于CPU和显卡的散热方法

时间: 恒辉636 分享

关于CPU和显卡的散热方法

  近年来,各电脑城有一东东,此物伴随着diy的发展而蓬勃,种类越发丰富,包装越发讲究,当初不见零售的如今却已攻占了绝大多数的电脑柜台—风扇的热闹无疑是散热的被重视的最好佐证。

  散热,首要的目的,当然是为了配件稳定工作(这点在超频后尤为重要),随着电脑配件集成度的不断提高,散热的地位越来越显得重要,一块指甲大小的芯片上集成了多达千万计的晶体管,散热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其工作情况,因此如何选择合适有效地散热方法成为了热门的话题。

  目前给cpu和显卡的主要有的散热降温方式有—散热片,风冷、水冷、硅片制冷器、压缩机制冷、液氮制冷等等。

  笔者非常有兴趣把这些都洋洋洒洒说上一遍,但考虑到压缩机制冷和液氮制冷的成本太高,而且材料不易弄到,实在不适合一般用户使用,只好作罢。另一方面,随着国内diyer动手能力的增强,水冷和硅片制冷已经被一些骨灰级玩家采用,两者的风险也是显而易见的,水冷易漏水,硅片制冷器易结露,没有专业知识虽不推荐冒险尝试,笔者先吊吊大家胃口,先介绍主流的散热方式喽。

  一:先来说散热片和风冷

  在实际操作中,散热片和风冷往往要并肩作战,散热片负责传导热量,把集中的热量扩散到自己身上,风扇转动利用气流再把热量带走。

  散热片的散热能力主要由材质的导热性,散热片接触空气的面积决定(前者决定导热能力,后者决定散热能力)。

  铜和铝那个更好?

  选择何种材质金属,主要考虑成本和导热率两个方面,成本过高使金银等贵金属被排除;就导热率而言,铜是0.9铝是0.503,热传导率是铜386w/mk铝198w/mk;非常明显的,铜效果要好过铝很多。然而铜价格本身就相对较高,又比较软不能用浇铸成型工艺,而只能用“拉拔”或机加工方式制造,由于制造困难,市场上的铜制散热片大多不是纯铜,而是底部覆铜或是镀铜,但是两种金属混接会降低导热效率,造成导热不均。纯铜的散热片也有缺陷,容易氧化变黑,表面不光洁。前者难免会让追求完美的玩家皱眉,而后者,则需要研磨,均匀涂抹散热胶方能解决。不过,也有行家说,氧化的黑色可以增大辐射作用(热辐射),而不光洁的表面,由于粗燥与空气接触面积反倒比抛光的铝产品大,鱼与熊掌,还是让玩家自己取舍吧。

  散热片是使用哪种工艺制铸的?如今主流的散热片制造工艺是压铸型+折叠鳍/冲压薄鳍,前者就是将金属融化成液态,加工成金属棒再切割;后者就是把金属切成薄片再折叠(冲压成鳍),然后做在散热片上,从而扩大接触空气面积。此外的几种工艺有—轧齿边: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制作者的创意,此种方法创造的散热片不止是效果好,外观几乎也是艺术品,当然成本也是极高,非常遗憾的,笔者在国内还未见过,不过可以去国外的专业网站一饱眼福。铸造法:可以实现冲压不能实现的形状。冷锻:国内比较罕见,这是主要用于针状鳍的散热片工艺。

  再来说说风扇,风扇是使用最为广泛的散热方法,评价角度主要有,散热效果,设计的易用性(合理的设计容易固定,不易松动,不合理的甚至会损坏配件,很多cpu的die就是这样die的)以及噪音情况(即使散热能力很强,如果有巨大噪音也会让人心烦意乱)综合这三点考虑,就可以选择出比较好的风扇了。

  在购买的时候需要注意的是要,风扇体积的大小不决定其性能的优劣,因为相对的大了转速就低了(这是一个线速度和角速度的问题,想想昆腾大脚硬盘的低转速,同一个道理)够买时可以量化的是转速和功率,当然,也可以试着点点,用手感觉一下风力,再用眼睛观察一下,转速高的风扇旋转起来,叶片是静止不动的。

  另外,使用滚珠轴承的风扇价格比滑动轴承贵,噪音也比它大,但好在性能稳定寿命长久,不会因为摩擦就停止工作,也不象滑动轴承一样需频频加油,所以购买时请认准滚珠轴承(怎么像做广告^o^)。

  使用散热片和风冷为cpu显卡降温,推荐使用散热膏,它会更紧密的贴合,更平均;更彻底的传导热量。市场上销售的散热膏往往是纯白的,如果你有兴趣增加其导热性能,可以用刀挂下铅笔芯的细末(你要是把笔芯拗断扔进去可别说是我教的^o^),然后搅拌均匀,当然,最好是用石墨粉啦~~~

  然后我们来说说—半导体散热片和水冷

164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