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唇亡齿寒读后感

唇亡齿寒读后感

时间: 木兰832 分享

唇亡齿寒读后感

  唇亡齿寒讲了人与人之间是相互依赖和制约的关系。读完故事,大家的写了哪些读后感?来看看学习啦小编精心为你整理唇亡齿寒读后感,希望你有所收获。

  唇亡齿寒读后感篇一

  今天,我从《中国寓言故事》这本书上读了“唇亡齿寒”这篇寓言故事。

  文章主要讲了春秋时期,晋国要通过虞国去征讨虢国。大臣荀息说,因为虞国国君贪图财物,所以我们可以送垂棘的玉石和屈地的骏马。晋献公同意了。荀息便带着宝物去见虞王,果然,虞王经不住诱惑,没听虞国大臣宫之奇的劝告,让了路。后来,晋军一鼓作气灭掉了虢国,又顺手把虞国给灭了,虞王也成了俘虏。

  这则寓言故事让我感受到:好处谁不想得到?但历史的教训告诫我们,一般不会有天上掉馅饼的好事。当天上真的掉下馅饼时,也要看到馅饼背后潜藏的危险。

  唇亡齿寒读后感篇二

  今天,我读了一篇成语故事,题目是:《唇亡齿寒》。

  这篇成语故事的主要内容是讲:春秋时期,晋国想攻打虢国。但是两国中间隔着一个虞国,要攻打虢国就得向虞国借路。晋国的国君晋献公怕虞国不答应。后来,晋国的大夫献了一条妙计。献公听从了荀息的话,就派他把礼物送到虞国去。虞王贪图美玉和宝马,就答应了晋国的借路要求。

  读了这篇成语故事后,我觉得做人不能像虞王一样贪图富贵。

  拓展阅读:唇亡齿寒作文

  古往今来人类总是口口声声:“人定胜天。”举个例子来看,就说那年大禹治水。当年的黄河长年洪涝灾害严重,掌权人起用多人治水,皆无功而返,这般重任只有落在禹的身上,但是,唯有大禹能将“水魔”降伏,这是为何?

  只因大禹深知自然规律,水势是不可阻挡的,只能疏通河道,以至分流、减小水势,治平水患。由此,我们可以得知祖先们也是不提倡与自然相敌对的,毕竟,上至孔孟,下到如今,中华民族都主张以“和”为贵,这其中就包含着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思,更何况先前的大禹了。

  “和”的思想可能正在深入人心,可是,总有一些人想从自然那里“挖取”更多的好处,就像缠着母亲还要吃糖的孩童,淡淡的甜味并不能填补心中贪欲的黑洞,但是,即使作为母亲也有感到不耐烦,甚至生气的时候,随之而来的也许就是“爆炸”和“掩埋”。

  从力学的角度上讲,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你对另一物体施加多少力,另一物体就会回复等值的力给你效果也许大同小异,就像人类正在不断的、大规模的释放温室气体,而自然也在气体的笼罩下哭泣,如果有人庆幸说灾难还未到来,他未曾知道,那只是一场还在晚点的暴风雨。

  不过,在这其中,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国际交易制度更让人深感肮脏,自己犯下的错却卖给别人替自己承担,做一个未来的傀儡。某些人利用手中的权力、金钱、武器去之地不公平的游戏规则,自己却游离在规则外,肆意的游戏,从不按规则出牌,这都是会受到自然惩罚的。

  按照中国式的说法,名山大川、春花秋月是归属自然的私人财产,而自然却将其共有,正是因为他的慷慨才能成就了王维、孟浩然等这样的山水诗人,成全我们看到了“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看到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看到了“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这一幕幕可遇不可求的美景。

  从幼童能记事的时候,无论是师长,还是守则,都在时时告诫我们要热爱自然、保护自然,曾经还宣扬自然就像我们的母亲,但是,现在自然只是部分人获利的工具。如果这不怪罪在伊甸园里那条蛇的身上,难道怪在苹果长得太美了吗?美丽的东西在部分人看来皆是利益,某些人无法得到它,就会唆使其他人去掠夺,而这种方式是会带来伤害的。

  或许只是建一条小路,供给人们去欣赏自然的魅力,那并不伤害什么。可如果小道是用来作为贩卖资源的介质,如果小道变成了运输匪利的便道,如果小道成为了侵略自然的跳板,那么,伤害将会是致命的。

  上帝是公平的,他赐予我们的力量即使不及自然,但是我们却拥有上帝额外加赐的智慧,好钢用在刀刃上,智慧就是水,水可载舟、亦可覆舟。正如《人与自然》节目所说:“我们要做好优势互补,与自然和谐共处!”

读后感相关文章:

1.各种散文的读后感7篇

2.读《做最好的自己》有感3000字

3.丰子恺散文精选读后感3篇

4.名著读后感范文

1391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