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后感 >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以上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以上

时间: 宇锋894 分享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以上

  人生难免有低谷,需要一些励志类的小说或书本来激励自己,读完这些文字你肯定会有励志的想法。那么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欢迎阅读。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篇一

  一

  从前有一朵蝴蝶花,它长在田间的小路上,与蒲公英和野草相伴。它穿着娇艳的衣裳,亭亭玉立,成了花草中的佼佼者。每天它都最先吮吸着早晨的露水,夜间的音乐会也都是为它而奏。它在风中的舞姿总是让其他花草低下头来……这都是其他花草梦寐以求的呀!蝴蝶花在大家的追捧下渐渐骄傲起来了。

  二

  毕业就是一扇玻璃,我们要撞碎它,然后踩着锋利的碎片走过去,血肉模糊后开始一种完全不同的人生。经过了六年的小学生活,我逐渐走向成熟,并即将开始一段新的学习之旅。在我以优异的成绩考进浯溪二中的时候,我或许还不能暂时将六年的辉煌尽抛脑后,我有些自恃过高,在刚刚进入初中校园学习之际更是如此。

  三

  一位农夫在路经田间的时候,偶然见到了这朵羞答答的蝴蝶花,心生爱意,于是将它带回了家。蝴蝶花本以为会受到农夫的厚待,可谁知农夫将它栽在了自家的一个大花园里,那里有雍容华贵的牡丹,芳香四溢的玫瑰,它与它们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而花园里的“贵妇们”对这位“不速之客”也是百般嘲讽,万般讥笑,这让蝴蝶花更加无地自容,即使是艳阳天,在它眼里也都是灼眼的。伤心,绝望,黑暗,重压时刻围绕着它。

  四

  在风光了好一阵后,我终于迎来了初中的第一次大考——期中考试,我决定一展身手。可就在成绩出来以后,我顿时傻了眼:19名,全班19名!这是我至今为止考得最差的一次了呀。我的心里立刻一片冰凉,尽管外面早已温暖如春。同学们纷纷讨论着自己的好成绩,这让我更加无地自容。

  五

  蝴蝶花决定枯萎了。它认为在这样的环境里,没人关心它,更没有人去注意它,它开花还有什么意义呢?可是有一天,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闯进了农夫家,他们把目光都集中在了隐蔽在花丛中的蝴蝶花身上,那时他们可惊讶了。其中一个孩子说:“哇,多么小巧玲珑的一朵蝴蝶花呀!”“可是,它好像要枯萎。”“不会的,我相信它会振作起来的!”一个小女孩很坚定地说。蝴蝶花听了小女孩的话,顿时眼前一亮,它摆脱了“贵妇们”的讥讽,它开始变得自信。它觉得它是世上最幸福的花。

  六

  我还沉浸在期中考试的失利中。我对自己的学习彻底失望。可就在我郁闷的日子里,我发现每天早晨我的课桌内都有一枝鲜花,还有一条寄语:“大海因奔腾不息才壮观,小溪因坎坷曲折而欢歌。相信自己,你能行!”是呀,成长之中总会遇上挫折,可我们只要不停止追求,并对自己充满信心,生命就会散发出异样的芳香与光彩!我感谢那个送花人,是他让我重拾了自信。

  七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一篇童话《蝴蝶花的命运》,于是想到了自己。在此,我也要对所有在成长路上迷茫的伙伴们说一句:“只有自信,才有成功。”对于凌驾于命运之上的人来说,信心就是命运的主宰。让我们在阴郁的日子里,开出属于自己的自信的花来吧!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篇二

  看完《活着》,不由得沉沉地叹了一口气。

  “唉,《活着》是个悲剧啊!”

  话刚离口,便哑然失笑了。福贵,一个名字上就寄托了旧时代太多希冀的浪荡公子,在经历家境中落后重新拿起农具,想要创造一份新生活。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命运和时代并不允许他有微小的请求,于是,一场命运与生命的博弈开始了。

  先后在民国失去了父亲,内战中失去了母亲,大跃进中失去了儿子,在““””中失去了女儿。亲人的离去给了他沉重的打击,短暂的幸福在他生命中来了又去,留给他的只有回忆。而每一次亲人的离去,看似偶然,又是冥冥之中的必然。时代的荒谬与蒙昧给了他特有的麻木,而他们身上折射出专属那个时代的价值观与功利性,以及简单粗暴的执行方式,或许才是亲人离去的真正原因。《声息》中有过这样一句话“死去的人幸运地离开了,活着的人却要留下来,阅尽这黑白世界的荒凉与繁芜。”福贵是幸运的,他在被诅咒一样的生活中活了下来。然而“幸运”这个词,这时又显得多么讽刺。

  史铁生在《我与地坛》里有一段经典的话,他说:“死不必着急,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有着同样不幸的经历,史铁生在长期的沉沦之后发出了这样的慨叹。其实,他虽这样说,从心底还是惧怕死亡的,活着对于他来说,仍有所期盼,就像他自己所说的,还有“一个青年所渴盼的爱情”,但是他在对死亡的恐惧中看淡了生死。

  与之相较,福贵的话就多了许多时间雕琢与命运捉弄的无奈。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家里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亲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脚一伸,也不用担心谁了。我也想通了,轮到自己死时,安安心心死就是,不用盼着收尸的人,村里肯定会有人来埋我的,要不我一死,那气味谁也受不了。我不会让别人白白埋我的。我在枕头底下压了十元钱。这十元钱我是饿死也不会去动它的,村里人也都知道我死后是要和家珍她们埋在一起的。”

  我想,他看待死亡已经颇有一些解脱的意味,就像一场征程终于有了一个结果,无论目的地的风景是好是坏,旅行者都欣然地接受了。

  掩上书页,世间百态一幕幕于眼前闪现。从大富大贵到穷困潦倒,从混混沌沌到艰难度日,在家人的离去中孤独存活的他,依旧顽强地“活着”。这时的“活着”已经从一种状态转变为一种境界,一种高度。纵使千疮百孔,纵然阅尽世事无常,可只要我们还活着,就要仰起头,勇敢地面对这个世界,忍受命运、接受命运、热爱命运。“总有一天,我们会忍痛去爱生活、爱命运,那才是成熟。”我想,这大概也是作者的本意。用血肉之躯去承担天意,走完“活着”的路,尽完“活着”的责任。

  何其幸运,我们活在这样一个崭新的时代,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过往的是是非非,有足够的头脑去审视过去,继往开来。

  “就命运而言,休论公道。”让我们多一份从容,坚强地走下去!

  文章励志读后感1000字篇三

  维克多·雨果的《巴黎圣母院》似乎只有卡西莫多和艾斯美拉达的爱情是人们所歌颂的,而副主教弗罗洛却被钉上了道貌岸然、阴险毒辣、心理扭曲的耻辱柱。

  但我眼中的弗罗洛,却是一个可悲的人。

  “你会毁了我,你会毁了我,我早该预见,在那第一天第一夜。”“我的罪,我狂热的欲念执迷,折磨我嘲弄我,纠缠我撕裂我,我只有一个愿望,看你歌舞时裙子飞扬的模样。”其实,就算弗罗洛有再多的错误,当我们读到上面的内心独白时,怎能怀疑他对艾斯美拉达的爱呢?怎能怀疑他在多少个日日夜夜里所经受的折磨与痛苦呢?怎能不认为这个男人是值得同情的呢?

  压抑了太久的东西会在某一天喷涌而出,宛如炽烈的岩浆从火山口喷发——就如弗罗洛对艾斯美拉达的爱。

  热焰以吞噬一切的气势燃烧着,即使有黑色教袍冰冷的缠裹,也无法阻挡热焰的疯狂。

  我们不能这样单一地评价副主教:一个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心理扭曲的坏人。因为,副主教弗罗洛也是一个悲惨的受害者。

  弗罗洛不是一个天生的坏人,细读他的经历,他的所行所为,你会发现,他具有太多优秀的品质。他出身贵族,儿时就被父母送到学院“读着弥撒和经书长大”;他是“一个忧郁、庄重、严肃的孩子,学习勤奋、敏捷”,从不大声喧哗、酗酒闹事,与其他学生相比简直是两个极端;在这位优等生心中,人生的唯一目的就是求知,“19岁以前他的世界只有书本、科学和知识”。

  19岁那年,巴黎的瘟疫几乎夺去了他所有的亲人,只剩下襁褓中的弟弟约翰。他发誓为了弟弟的幸福和命运献身神职。不仅如此,他还出于深切的怜悯和“为弟弟进行功德投资”的想法收养了众人厌恶、唾弃的卡西莫多,保护他、教他说话并让他当了圣母院的敲钟人。对善良、严肃、忧郁又热爱知识与亲人的副主教弗罗洛而言,虽然约翰不成器,一次又一次辜负他的期望,但他的生活是安静而幸福的。作为副主教,他主管灵魂;作为一个人,他充满道德崇高感。此时,“道貌岸然”“伪君子”一类名号与他毫无关系,他就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君子。

  可是,艾斯美拉达出现了。

  弗罗洛的爱情在诞生之初就是痛苦的。身为神父贪恋红颜,产生这种情感违背了他的道德准则,而偏偏情感又不易控制,这种纠结与抉择必然导致痛苦。与费比斯、卡西莫多甚至其他所有人相比,副主教的最大痛苦在于他的爱情受到严格的宗教与道德限制。他本是道德天堂的国王,现在却要被一个女人拉入“地狱”,怎能不痛苦?

  他曾试图把自己更深地埋在书本与科学中,却没有成功;再试着让艾斯美拉达远离圣母院,“眼不见为净”,也没有成功——“我见到过你第一次、第二次,就想再见到你第一千次,想永远见到你!”宗教的禁欲枷锁当然不能束缚人向往自由、美好、爱情的天性。在第一次“绞死”艾斯美拉达后,已经走上堕落之路的弗罗洛心中仍存有对美好生活的渴望:“他想象着他本来可以拥有充满祥和与爱情的生活。”

  这一切都告诉我们他内心有多纠结,有多痛苦。对费比斯与艾斯美拉达“爱情”的强烈嫉妒,对费比斯的鄙夷,以及因自己所爱至深却一无所获而产生的不公、怨愤,爱上一个人却得不到的痛苦与狂躁终于使他的理智荡然无存。

  强烈的嫉妒心与占有欲,再加上失去理智控制的头脑,以往的善良天性与“崇高”的道德准则,也再不能约束他疯狂和变态的行为;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也无法使他改邪归正——既然已站上通往地狱的斜坡,又有什么好畏惧的?

  走向疯狂的同时,弗罗洛也在走向自己可悲的末路,收获的必然是可悲的耻辱。罪恶已不可阻挡,悲剧已不可逆转;弗罗洛的可悲,已不可改变。

  随着弗罗洛一句“谁也别想得到她”,绞索升起,绞死了他曾经的圣迹、爱情、希望;绞索落下,将弗罗洛本人也放入了他亲手为自己建造的地狱,绑上了亲手为自己竖起的耻辱柱。

  得不到便要毁灭,这不是爱。弗罗洛产生爱没有错,只是他的爱太过残忍,需要这么多生命去祭奠。

  可悲的人。

1724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