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

时间: 海露0 分享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下面为大家精心整理了一些关于弟子规读后感高二,欢迎查阅。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1

《弟子规》这本书想必大家一点也不陌生吧。这本书是学童们的生活规范,他是根据至圣先生孔子的教诲编成的一部知识丰富的书。这本书教导学生为人处事的规范,礼貌待人,孝顺父母等,做到与经典同行为友。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之……”在学习这弟子规的同时,我们明白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别小瞧这三个字,其实这每三个字到含有一个深刻的道理,与《三字经》差不多。如果明白了这两本书其中的道理,便能知天下。“弟子规”中的“弟子”是指一切圣贤人的弟子,“规”的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解。所以是每个人都应该学习了。《弟子规》中的道理不懂得,要想学习别的经典就很难得到真智慧。

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一切言行中,要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和,要想交朋友,千万不要交没有道德的朋友,要交有道德的朋友。以上这些事是学习的根本,非做不可,如果做不了还有余暇,那就应该读读《弟子规》与《三字经》啦。国学经典不仅仅是《弟子规》,还有家喻户晓的《三字经》,可同样是三个字,有什么不同呢?

就让我给大家介绍介绍吧。《三字经》是我国古代儿童的启蒙课本,古人说:“熟读三字经,方能知天下。”你说这三字经厉害吧。在生活中,每个人都不可能十全十美的,但无可否认,《三字经》的的确确是一本十全十美的书,当然,读过他,并会背,而且要懂得其中的道理的人,那就是一个十全十美的人了。读过它的人,当然是受益匪浅了,但令人可悲的是,现代人都很少读它了,甚至连看一眼都不愿意。大家可千万不要这样啊,你难道不想做一位十全十美的人吗?你肯定回答,想。那你为何不去读《三字经》和《弟子规》呢?

是太难了吧,没关系的,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啊。《三字经》、《弟子规》这两本书都是差不多的,三个字一句话,三个字一句话,但在这“三个字“里面,却蕴含了许多做人的道理,它们可以让你变的十全十美,快来读吧,它们正等着你呢!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2

像被上了发条的机器般的生活,遗忘已成为我们的习惯,习惯永不回头看已走过的路。而今天,我们却被拉了回来,回过头看我们曾经留下的印记。——题记

五千年的文明古国,向世人演绎着不败的神话在世人面前树立着礼仪之邦的称号,可是这一切都成为过去,而今天,《弟子规》中所讲述的礼义孝悌却成为我们现代人的追求,重新追寻礼仪之邦的佳话,检讨我们现在的行为习惯。

《弟子规》中所讲述的孝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一切以父母为中心,就过最早的考经也说过“百善孝为先”可见孝是多么的重要啊。

在古时,我们有用“乌鸦反哺之情”来比喻人的孝心,讲述一个人的孝情,以此来激励我们。

大舜,处在一个极度压抑的四口之家中,他承受着家人对自己的迫害,却仍然怡色柔声,希望父母有一天能改正行为,经过一番努力,许多年后家人改了恶行,家变得和睦和乐。这是二十四孝之首的大舜,有纯诚目有高度智慧的孝行,改变了顽嚣的父母而今天的我们,把父母的叮咛说成啰嗦,不能容忍父母对自己的一点小批评,父母不能满足我们的需要时,就说父母的不是,我曾听到过这样一句话“为什么你不是当官的爸爸,而是一个农民,一个每月几百元的工资的穷父亲”在我看来他是在侮辱他自己。我们的生活水平提高,社会也在向更高水平发展,可是我们为什么忘了那最初的自己?就连最基本的孝也变得那样的难。

不仅是“孝”在退变,就连“礼”也开始瓦解。

《弟子规》中“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直”的简介说道“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可知道礼的分重。

古人最注重礼节,礼节的周全是对对方的尊重,有敬意之礼,先人们一点点积累的名声,响彻世界的“礼仪之邦”的代号——中国,却渐渐地被我们一点点的抛弃。就在前不久,我看到书本上的两三幅旅游警示牌,那可是外国的风景区,在他们的警示牌用两种语言写着同一句语言:“请别乱扔垃圾”一种是英语,而另一种却是醒目的中国字,可见我们的国人到他们那儿去旅行时,是多么的不讲文明,为什么总是忘记,真的是时间的巨轮滚动得太快吗?我们一定要丢掉“礼仪之邦”的美好称号吗?

读后《弟子规》我们感悟,我们反醒,我们应该重拾那已被遗忘的记忆,找回那最初的自己,我们将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努力是我的信念,找回是我的目标。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3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菩提。”如此奥妙深厚的大千世界发展至今,文化也传承至今。而今,我慕名拜读了这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弟子规》后,受益颇深。

有人说:“若是要成为这天下第一强国,创造一个理想的先进国度,那就得回到一千多年前,学习中国孔老夫子的文化。”我想这句话是毋庸置疑的。中华上下五千年,那积蓄已久的力量。岂是这些后起的“小辈”可比拟的?这薄薄的《弟子规》并没有多少重量,但这2千个字,却有着不可忽视的力量。引导我们向善趋恶,这,便是中华文化的魅力。

自古以来,便是万善孝为先。老师长辈教导我们:父母将我们生之育之,十几年如一日,不容易。我们要孝敬父母,切不可忤逆父母。我们听着念着,也做着。可是,你是否有做好?是否也时时认为父母养育我们天经地义?父母为我们付出的一切是用来还前世的债?

不是的,这世间又有谁是欠谁的呢?父母照顾养育我们,只是因为那血浓于水的情,并不是债啊。而我们孝敬父母,才是天经地义的。人生在世,不过区区几十年,父母与我们最亲,给予我们的恩情也最深重,那,是怎样都还不清的一份情!“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努力学习侍奉父母的礼节,把孝当作一项大事业,用心经营,用爱培育,不让父母忧心劳心虑心担心,才能立足于天地之间。

人们说:“孝乃小善。”那,何谓大善?

“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所以说,善良是人之天性,每个人都对大众有颗关怀爱护的心。然而我却认为,善不分大小。无论好人坏人,聪明愚笨,富贵贫贱,种族国界,都一样会给予,会感恩。付出的纯是一片仁慈友善,不为名利,毫无虚假。只是被现实的尘土所蒙蔽,以致看不到那颗原原本本真真正正的心。《弟子规》教我如何“剔糟粕”。清洗灵魂,涅磐重生,重拾那颗纯净的心,从而人人为善,这大概就是大善了吧!

我们若处处学着仁厚待人,天地间也将处处荡漾着爱的波纹。生活中的一切就像一面镜子,你对他笑,他也对你笑,你对他哭,他便会对你哭。同样,如若你温情待他,他也是会善待你的。

孝者,无须像张坚那样卧冰求鲤,无须像周文王、子路般时时牵挂。每天出门说一声:“爸妈,我走了!”回家时说声:“爸妈,我回来了。”让父母安心,这便足矣。

善者,无须像佛祖割肉喂鹰,无须像黄帝尝遍百草。只是每天对身边的人一个微笑,多做一些“举手之劳”,多一点宽容,多一点谦让,这便足矣。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4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先师孔子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特别要讲信用;然后要有一颗慈悲的爱心,对一切事物都平等博爱,善待天地万物,自觉保护生态环境;更要主动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最后在利用剩余的时间和精力,来好好地学习其他有益的学问。

我们00年代的小孩,似乎每个人都呈现出不同于别人的个性。有的时候,我们爱去哪就去哪,根本不会跟父母说;有些时候,我们回到家里,就一头栽进房间里,根本也不会跟父母说。其实,在背后的父母都隐含着无比的担心。孩子在外边的时候,担心他是否迷路了,被拐了。我们根本不会想象到他们的焦虑,只会自己玩,不会想到别人的感受。我们爱我们的父母就该“出必告,反必面”,即出去的时候告诉父母知道你们去哪里,回来的时候,要当面告诉父母我们回来了,让他们放心。

曾经,我跟我的哥哥姐姐们相处,或许是因为我们玩得太熟了,所以我总爱直称呼他们的名字。也许是因为习惯了吧,我叫他们名字时候,他们也不见怪,哥哥姐姐们也没跟我说过什麽怨言。但其实,他们自己背后可能有些怨言,但却不会跟我说任何,或许怕我难为。我爱哥哥姐姐们就该“称尊长,勿呼名”,即称呼长辈的时候,不要直称呼他们的名字,要称号“哥哥,姐姐,叔叔,阿姨”等称呼,尊重他们,因为他们是长辈。

我最喜欢不分大小的跟长辈说话。有的时候,遇到我跟他们意见不同时,我总爱大声反驳,不分尊卑。他们有时候也会教训一下我,但我总是这样子左耳入右耳出,不太理会。其实,他们内心也很不满,但也不会狠狠地骂我,而我也不会想到这一点。我们爱长辈就该“尊长前,声要低”,即与长辈说话的时候呢,声音要柔和适中,不要大大声音地驳回,虽然他们比不会很严厉地教训,但其实他们内心也不好受的。

我们常常喜欢自出自入,“敲门”这个动作,我们根本大多数都不会用到。其实,别人的房间并不是可以让你随便进出的,有些人或许无所谓,但有些人却很在意别人进入他的放假的。然而进别人房间前,不敲门是一种坏习惯。我们尊重别人就该“将入门,问孰存”,即在入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一下:“有人在吗,我可以进来吗?”不要贸贸然就跑进去。

《弟子规》里的行为作则,就是作为学生,晚辈应该具有的规矩。我们要把《弟子规》中所赋予我们优秀品质的导向,跟着书内的作则好好学习,继承我国传统的美德。道德于现在社会是不可缺的,我们是祖国的花朵,所以我们必须学习《弟子规》内存在的良好品质,从而扎德育之根。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5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国家也有梦想,“中国梦”就代表了一个国家美好的未来。随着年代的发展,梦想或许会成为现实,或许会永远是个泡影。我觉得“中国梦”不应该只是空洞的豪言壮语,它需要我们亿万人民群众脚踏实地的努力,也需要规矩方圆。《弟子规》虽然只有区区一千字,但却概括出了我们在待人接物、自我管理、求学交友、理想情操等各方面应有的礼仪规范和道德要求。现在,大家都在提倡“遵循弟子规,共圆中国梦”,任何好的习惯都要从小做起,我们学生也不例外。

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想有大的作为,先以身作则,从小事做起。比如一些行为举止——“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初读这里,我十分不屑。人的洗漱更衣、坐立躺卧如此简单的事竟然会出现在一本经典著作中。但合上书思索片刻,当年中国人在外国店摇摇晃晃地坐着,遭到外国人颇有微词地评论之事从我脑里划过。同时,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我一回到家总是一屁股歪在沙发上半靠半倚,只想着舒服了,从来没有想过这是不合礼仪规范的。去春游时,我和小伙伴把展览馆的门槛当体育场的跳高垫不断跳跃,“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虽是简单的道理,可哪一样我又做到了呢!如果人人都没有这样一点规矩的话,我们这个国家还怎么称得上是礼仪之邦呢!

没有一个人能遗世而独立的,交友处事也是人生的要事——“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这教导我们不为一时的名誉而乐,是要担心能够称得上,积极地完善自己向这个荣誉靠拢。听到自己的过错,要带着乐观的心态去改正,才能有益友亲近。而我平时最怕、最憎恨的是别人发现我的短处,又常常为一个荣誉乐个不停,这样,怎么能交到良友呢!

再看看我们的社会,新闻中总是曝光一些公民的不文明,骄傲自大的行为:公交车上占三个座位睡觉的人,炫耀自己官位、家产的人百出。“公民素质”大合唱已经开展了许多年,都快唱得人心烦意乱,但问题依然严重。“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如果人人都能讲诚信,又哪来那么多的“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呢?究其根源,我们的“规”基本上还停留在纸上,在一遍一遍的背诵中。现在,为了我们的“中国梦”,我们要让“规”种植进人们的心里,播撒在日常生活中,直至让它成为一盏指引我们共筑中国梦的明灯。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相关文章

高中生弟子规读后感

关于弟子规的读后感高中

最新弟子规高中读后感

弟子规读后感5篇

高中弟子规心得体会800字5篇

《弟子规》读后感1500字

弟子规的读后感10篇

弟子规读后感高一800字

弟子规读后感1000字9篇(2)

弟子规优秀读书笔记10篇

弟子规读后感高二

《弟子规》是清朝康熙年秀才李毓秀所著,它仿《三字经》体例,三言成语,名句叠韵的形式为古代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敬师规范,由《论语》《孟子》《礼记》《孝经》和朱熹语录编纂而成,下面为大家精心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994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