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书笔记 > 项链读书笔记

项链读书笔记

时间: 坚烘964 分享

项链读书笔记

  《项链》是法国作家莫泊桑的短篇小说,故事向人们张扬了人性之美。相信在读《项链》这部小说的朋友,对生活或多或少都有一些新感悟,不妨写下读书笔记,便于以后回顾。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向各位推荐的项链读书笔记,希望对各位能有所帮助!

  项链读书笔记篇一

  无意中,在书架上发现了莫泊桑的小说集,抱着一种消磨时间的态度轻松的看完了其中的一篇短篇小说《项链》。

  《项链》写的是教育部职员骆尔塞的妻子玛蒂尔德,她为了参加教育部长举办的晚会,把丈夫准备买鸟枪的四百法郎拿去买了衣服,又向女友借来一串项链。在晚会上,她的姿色打扮显得十分出众,男宾们都望着她出神。她觉得这是一种“成功”,十分满意。回家后,她脱衣服时发现项链不见了,夫妇大为惊骇,在遍寻无着的情况下,只好赔偿,最后在首饰行里买到了一条一模一样的,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钻石项链,换给了女友。而这对夫妻花了十年功夫,还清了买项链所欠下的债务。

  故事的高潮是在最后,在十年后的一天,玛蒂尔德碰见了女友,在谈话中她得知女友先前借给她的项链竟是件赝品。

  读完整个故事,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不可思议,命运真的很捉弄人,生活真的是变幻莫测!一串项链使她平步青云,也断送了她的一生。是不是玛蒂尔德的虚荣心和追求享乐的思想断送了她的十年青春呢?但是对于不满意自己生活的玛蒂尔德来说,她并没有用自己虚伪的一面得到奢华的生活,她只是想想而已。她恪守着做人的基本原则,维护着自己的尊严。生活中有很多的无奈,特别是对于她这种没权没钱的小妇人来说。在读到失项链部分时,我不禁想:为什么她会选择偿还这条路,其实她可以逃走或赖帐,远走高飞,不了了之,或者向朋友说明“真相”。但是她并没有这样做,可见其自尊的一面。

  玛蒂尔德悄然坚决的选择一条满布荆棘的人生之路,走过风,走过雨,走过昨天,走过今天,走过明天。她变了,贫穷生活的磨炼,不仅仅改变她的容貌,更重要的是改变了她的精神。艰辛的劳动、生活,把她的不切实际的幻想,从云端拉回切切实实的地面,现在出现的是一个新生的玛蒂尔德。

  虽然玛蒂尔德是不幸的,她的不幸在于她得不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白白的增加烦恼,同时她又是幸运的,残酷的现实让她清醒。

  看完这篇小说更让我觉得:生活不是云里雾里的幻想,更多的是脚踏实地的一步步走过。

  项链读书笔记篇二

  作品题目:《项链》

  作者:莫泊桑

  作品主要内容:

  美丽的女主人公玛蒂尔德是小公务员路瓦栽的妻子。一次,路瓦栽接受了部长举办的晚会的邀请,带上妻子一起参加。爱慕虚荣的玛蒂尔德为此向自己的好朋友佛莱思节夫人借了一条项链。舞会结束后,他们发现把借来的名贵项链弄丢了。路瓦栽夫妇为了赔给佛莱思节夫人一模一样的项链,开始了艰辛的生活,拼命地打工赚钱,葬送了十年的青春。当他们终于攒够钱还清买项链的全部债务后,偶尔的一天,玛蒂尔德遇到了她的朋友佛莱思节夫人,从朋友的嘴里她却得知:当初朋友借给她的项链只不过是一条顶多值500法郎的假项链。

  摘抄:

  1. 她觉得自己本是为了一切精美的和一切豪华的事物而生的,因此不住地感到痛苦。由于自己房屋的寒伧,墙壁的粗糙,家具的陈旧,衣料的庸俗,她非常难过。

  2. 路瓦栽夫人尝到了穷人的困窘生活了。此外,突然一下用英雄气概打定了主意,那笔骇人的债是必须偿还的。她预备偿还它。他们辞退了女佣;搬了家;租了某处屋顶底下的一间阁楼下。

  她开始做种种家务上的粗硬工作了,厨房里可厌的日常任务了。她洗濯杯盘碗碟,在罐子锅子的油垢底子上磨坏了那些玫瑰色的手指头。内衣和抹布都由她亲自用肥皂洗濯再晾到绳子上;每天早起,她搬运垃圾下楼,再把水提到楼上,每逢走完一层楼,就得坐在楼梯上喘口气。并且穿着得像是一个平民妇人了,她挽着篮子走到蔬菜店里、杂货店里和肉店里去讲价钱,去挨骂,极力一个铜元一个铜元地去防护她那点儿可怜的零钱。

  3. 路瓦栽夫人像是老了。现在,她已经变成了贫苦人家的强健粗硬而且耐苦的妇人了。乱挽着头发,歪歪地系着裙子,露着一双发红的手,高声说话,大盆水洗地板。但是有时候她丈夫到办公室里去了,她独自坐在窗前,于是就回想从前的那个晚会,那个跳舞会,在那里,她当时是那样美貌,那样快活。

  倘若当时没有失掉那件首饰,她现在会走到什么样的境界?谁知道?谁知道?人生真是古怪,真是变化无常啊。无论是害您或者救您,只消一点点小事。

  感想:

  《项链》,我已经读过不止一次了。每次读,都会很感慨:感慨莫泊桑——把小说写得那么简洁精致、布局精妙,感慨玛蒂尔德——那么虚荣好强却又勇敢真诚,感慨生活——如此的变化无常、难以预料。

  莫泊桑是世界一流的短篇小说大师,他以短小的篇幅,反映人生众相和社会面貌,用笔极其精炼,以小见大、借斑窥豹。其作品里,人物性格鲜明、栩栩如生,场景生动形象,而且情节完整、布局谋篇运思精妙。作品艺术成就极高。

  《项链》具有较深刻的社会内涵:揭示了当时资本主义社会非常丑恶的“金钱万能”、“拜金主义”本质等。在这里,我就不多说这方面的了。说说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主人公——玛蒂尔德吧。

  毫无疑问,玛蒂尔德是爱慕虚荣的——“她也是一个美丽动人的姑娘,好像由于命运的差错,生在一个小职员的家里。她没有陪嫁的资产,也没有什么法子让一个有钱的体面人认识她、了解她、爱她、娶她;最后只得跟教育部的一个小书记结了婚。”文章一开头作者连续用了两个“也”字,貌似轻描淡写,却巧妙地写出了她的虚荣、幼稚,以及对自身所处阶层的不满、渴望能进入当时的上流社会的愿望。这也为后文的“项链事件”作了最初的铺垫:假若玛蒂尔德不是贪慕虚荣的人,她就不会想着参加舞会一定要有像样的首饰——否则会被阔太太们嘲笑、就不会发生丢项链的事、就不会要用十年青春来偿还赔项链的钱、就不会„„她的虚荣心,在文中很多细节描写都有体现出来:她总是幻想着自己过那些上流社会的富裕生活、参加舞会不愿意插鲜花而一定要有首饰、舞会结束时怕被人耻笑寒酸而宁愿受冻也不愿意披上朴素的外套……

  然而,除了虚荣的玛蒂尔德,我们还看到了一个诚实守信的、真诚负责任的、勇敢坚强的玛蒂尔德。

  有借必有还。当寻觅无果时,她和丈夫决定赔偿。即使自己只有一万八千法郎——买项链就需要三万六千法郎,她也没动过用假项链偷梁换柱的邪念,更没耍无赖。她和丈夫用十年的心血偿还清债务。好一个诚实守信、负责任的玛蒂尔德!

  面对生活中的不幸,玛蒂尔德很勇敢地“显出了英雄气概,毅然打定了主意。她要偿还这笔可怕的债务”。她辞退了女仆,租了小阁楼住下,干起一切粗笨的活儿:洗碗、洗衣服、倒垃圾、提水。在那油腻的盆沿上和锅底上磨粗了她粉嫩的手指,到水果店、杂货店、肉铺,争价钱,受嘲骂,一个铜子一个铜子地节省艰难的钱。这天大的挫折,没有使她变得悲观厌世,她用行动一步步努力地生活。十年艰辛,她用行动证明了自己的坚强与勇敢。好一个勇敢坚强的玛蒂尔德!

  以前看过评析《项链》的文章,提到玛蒂尔德,大多是批判其虚荣心理,而极少提到她好的一面。总说,人性是复杂的。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想:说句公道话,玛蒂尔德固然爱慕虚荣,但她身上也是有很值得我们赞扬的品质的。

  项链读书笔记篇三

  《项链》这篇文章出于《莫泊桑短篇小说精选》,它是由法国著名作家莫泊桑撰写的。作者出生于诺曼底地区滨海地区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因为从小受到富有母亲浪漫气质的母亲的影响,使他无法忍受贵族学校的气氛,转致一所公立学校读书。莫泊桑的文章都充满了悲观色彩,这与他的健康状况和历史背景有着密切的关系。

  本文讲述的是罗塞瓦德夫人虚荣心十足,她为了在一次宴会上出风头,特意从女友那里借来一根金刚石项链。当她戴着项链在宴会上出现的时候,引起了全场人的赞叹与奉承,她的虚荣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不幸的是,在回家的路上,这条项链丢失了。为了赔偿这价值三万六千法郎的金项链,她负了重债。之后,她事整整十年节衣缩食才还清了债务。而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这时对方告诉她丢失的项链是假的。罗塞瓦德夫人通过“打肿脸充胖子”的方式来显示自我,面子观念的驱动,使她吃尽了苦头。

  虚荣心,一个可怕但无形的恶魔,是为了取得荣誉和引起普遍注意而表现出来的一种不正常的社会情感,是争名逐利的一种不良品质。虚荣会使坦诚的人走向虚伪。虚荣心强的人常常表现为一种自夸炫耀的行为,通过吹牛、隐匿等欺骗手段来表现自已。虚荣心强的人,常常有嫉妒冲动,看到别人的能力比自己强,地位比自己高,命运比自己好,外表比自己美,就感到不舒服、不痛快。甚至排斥、挖苦、打击、疏远、为难比自自强的人,有意或无意地做出损害这些人的事情来。还有,虚荣心强的人,特别喜欢听奉承的话、恭维的话,最不能接受的是他人当众顶撞或当面提意见,最不能容忍的是揭他的老底。因此,与他结交的可能是一些溜须拍马的“小人”。

  法国哲学家柏格森说过:“虚荣心很难说是一种恶行,然而一切恶行都围绕虚荣心而生,都不过是满足虚荣心的手段。”虚假的荣誉是一个转瞬即破的肥皂泡,我们不应该追求这种并不属于自已的虚假的东西;而要脚踏实地地去干一番事业,通过奋斗,创造出属于自己的荣誉来。

项链读书笔记相关文章:

1.《礼物》读书笔记

2.斗笠的读书笔记

3.白银资本读书笔记3篇

4.《做最好的自己》读书笔记

5.羊脂球阅读笔记3篇

2409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