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在线阅读 > 读书笔记 > 《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读书笔记:愛貓的日本人

《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读书笔记:愛貓的日本人

时间: 晓晴1082 分享

《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读书笔记:愛貓的日本人

  我不知道猫小说是否可以独立成为一种小说类型,但无论中外,都的而且确有不少作家对猫有无限依恋,以猫为素材的小说可说屡见不鲜。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固然是一代名作。小说从猫的视角出发,透过猫的眼光,审视主人翁作为知识分子的生活面貌,当中不乏辛辣嘲讽之辞,同时亦有悲天悯人时刻,笔调变化起伏,苦涩与欢笑混糅,成为经典绝对实至荣归。

  当然也有人不怀好意地写猫,例如我国大学者兼文豪钱钟书便曾写下名为〈猫〉的短篇小说,可是在他笔下的猫,不过是指桑骂槐的影射工具。是的,〈猫〉乃不折不扣的影射小说。诚如蔡登山言,钱钟书在〈猫〉裡,描写三十年代在北平的一批大学教授,文艺作家。虽然他在序中说:「书裡的人物情事都是凭空臆造的。」但显然地这是「此地无银三百両」的说法。吴宓在读过〈猫〉后,第一时间就说:「其中袁友春似暗指林语堂,曹世昌指沉从文。」之后,夏志清、汤晏陆续对出一些人来,其中小说中的男女主角李建侯、爱默二人,无疑指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齐颐谷指萧乾,政论家马用中即罗隆基,亲日作家陆伯麟即周作人,文艺批评家傅聚卿,则指朱光潜。这些大都是大家所认同的。

  如果中日有文化隔阂,大抵前者对猫的象徵联想,确实不如后者般一面倒想像正面。村上春树爱猫,几乎街知巷闻,最近甚至是日剧也不放过猫迷,2017年6月首播的《毛毯猫》(西岛秀俊及吉濑美智子主演),更加摆明车马以为猫寻找新主人作为故事主轴。一伙人物时常围拢聚合,就此凭空大谈养猫经,相信如非同道中人,委实不难有如坐针毡的「违和感」。

  回到今次的焦点──川村元气的《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故事设计上极为简单,一位三十岁的青年于验身时被判定患上绝症,剩下三个月左右的寿命。正当惆怅之际,不知道应如何打发剩下来的日子,这时候死神出现了,并提出一个交易建议──当青年愿意消除一样事物,就可以多活一天。最初也没有什麽难度,因为世上有太多的无聊东西,即使「被消失了」也无关痛痒,直至魔鬼提出要让猫从世界上消失,青年便陷入无比的烦恼中,因为他的爱猫高丽菜,恍如家人般一直与他相依为命,一旦消失了,也不知自己存活下去还有什麽意思。

  当然流行小说要成功,首先一定要具普遍性,川村元气的选题,除了击中了宠物迷的怜悯之心外,更重要是内藏了不少熟悉的既定程式在内。等价交换正是其中之一,一般人认识此名词,大都缘自《钢之鍊金术师》。其实动画中强调的,是兄弟最终发现等价交换并非世界真理,但作为切入的噱头,以你情我愿作为交易的基础,的而且确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至于两人后来发现涉及抽象的感情范畴,例如友情及爱情等,并不能以等价交换的方式处理已是后话。回到《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表现上出现了透过消除一样物件,去换取多活一天的交换情境,但其实由始至终的设定,均由魔鬼决定,简言之即没有你情我愿的基础,也因此才出现要放弃猫才可以存活下去的两难困局。

  此所以严格一点去审视,与其看成为乃等价交换的命题,倒不如留意背后的浮士德元素。也即是浮士德以个人灵魂,交付给魔鬼从而订立盟约,换取他未曾经历过的人生欲望体现。魔鬼提出的诱惑,其实十分接近电玩年代的命题,即是重启人生的可能性。当然,《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中的主人翁「我」并不是浮士德,但也正好透过魔鬼提出的条件,从而去反思人生边际畛域的取捨进退。后来点出魔鬼就是自己的化身,也就是一种转换角色身份思考后的自省了。

  我想《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的成功之处,正好在于程式背后的轻巧处理,好让当今世代的读者易生共鸣。寻找最大公因数,我一直认为是流行小说畅销法则的不二法门,《如果这世界猫消失了》恰好体现了当中的奥妙。

3714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