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在线阅读>读书笔记>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

时间: 珮妮822 分享

  王海桐说,2001年考进北京大学时,好多高考状元都被各出版社、书商约请写文章,但自己一直拒绝。后来,人民文学出版社通过校方找到王海桐,她才答应写,而且是“仅此一次”。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希望大家喜欢。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一):

  自古道:“女子无才便是德!”那是一种腐朽的封建思想。但在思想开放的今天,已经是说不通了。正确的说,是在什么情况下都说不通!难道不是吗?在我国古代,是那男重女轻的可恶思想腐蚀了人们,总认为女性干不了什么大事。可事实却恰恰相反,古今中外,有多少杰出的女性为社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像中国女诗人李清照;德国发现镭元素的居里夫人等等。而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能干的女性更是数不胜数。就以课文《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的作者——王海桐为例。她是一个身怀不平凡历史的女孩,她的人生充满坎坷与不幸。在她出生的那一天,她年轻的父亲整整躺了两个星期,她的奶奶去世了,而原因也许是作者本人不是女孩(又是封建思想的毒害)。“我是个拙劣的小偷,没有辩护律师。在我好不容易找到辩词后,才发现法官早死了,听众也走光了,只有我一个人,一个人站在记忆的法庭上,任难以成为‘梧桐’的无奈与不甘心做‘海桐’的抗争在心底拔河,注定我永久地挣扎与反抗”。在作者心中是多么想成为一棵“梧桐”,一棵“海边的梧桐”。也许这是她对自己所犯下的“过错”的一种补偿…

  经过了十几年的刻苦努力,王海桐毫无悬念地从石室中学初中部升入了高中部,她在高中的第一篇周记中写道:“世事尘嚣,尤须心灵恬静,置身与人才济济的理科实验班,面对着更加残酷的竞争,但求能宁静地面对上苍,相信生活终会为自己尽现衷情。”即使作者微笑着在生活中感受每一点惊喜与快乐,但高考带来的压力,仍然像王家卫电影里的呓语,如影如形。在王海桐很小的时候,北大、清华就是她脑海中对大学的全部定义,所以进北大——就像在做一个美丽羞涩的梦,可是生活是在偶然与必然间彷徨的流浪汉,未来的路苍茫而模糊。

  713分,对于学理科的女孩子来说,那是一个什么概念啊?!然而她,那美丽而羞涩的梦终于成真了!但愿她真能由“海桐”变成“海边的梧桐”。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二):

  而不可及?我有过。高考前,个人的最低目标就是中大,梅姐(物理老师)也说,最差也就是中大了吧。查询分数时,梅姐打电话来,问我成绩。我说我不急,不查先。梅姐说她急。于是便查了。当电脑显示查询中时,我的心情依旧平静。分数出来了,人呆了。我喊爸妈过来看。接着爸妈说了很多。当时我一直以为这是在梦境当中。只记得爸妈说的一句:“没事,尽力就行了。”爸妈走后,我还没回过神来。只感觉到,亲戚们接二连三的电话来询问,父母一五一十的回答。我低着头,走进房间,拿出我的乒乓球拍,准备去打球。我对父亲说:“我去打球。我和几个小学生约定好了要打球。”来到球场,却久久不见人影。怎么,连小学生都失约?呵。一想,原来今天是星期五,他们都回家去了。于是,空留我一个人坐在球台上。风,肆虐地刮,泪水,亦不知不觉地流下。我想,这到底是为什么?为何上天如此待我!!

  残阳如血。人去楼空。

  回去,电话还在不断。在衣柜前找衣服准备洗澡。母亲走过来说:”有什么就说出来吧,不要压在心里。儿子,我知道你很‘委屈’(大概是运气不好的意思。)”听到这句话,我的眼泪,哗啦地流了下来。在母亲的怀抱,小孩子般地哭泣了起来。呵,许久许久没有这样哭过了。代老师从仁化骑单车,匆匆赶到董塘。那时,我正在与父亲散步,接到电话后匆匆地赶了回去。那时候,心情平静了许多。慢慢地接受了这样一个事实,但是仍然觉得不甘心。后来,代老师给他的的一个朋友,北大的一个研究生打了电话。我与他聊过后,看到了一线希望。原来可以通过考研上北大。这个消息来得真是时候。上了大学,只要努力,还是有希望的。

  在QQ群里,我看到同学们有喜有忧。意外让我发现,一位同学将我的成绩剪贴到了群上,下面批注到:刘勇斌考得不好。看着这个热闹非凡的群在讨论,我不赞一词。

  泽云发信息来,说:斌,很多人在安慰我的同时总会提到你,我知道,对于你我之间的不同目标,或许都是一种失利。我相信你能调整好自己,希望明天的勇斌更加坚强。我不是来找安慰,更不是来安慰,只想大家一起鼓励!

  我不知道那些所谓的“很多人”为什么都知道我的成绩了。也不在乎那些“很多人”在议论或者惋惜些什么。

  启华也发了一条信息来:斌,一个晚上的时间,一起冷静一下,再想一下,明天晚上再找你。

  刘文娟在一篇日志里说,她连稍微正常发挥也没做到。事后她说,她在写这篇日志的时候一直在想着我。我承受的痛苦比她大,她明白,但是要一起加油嘛。

  而父母也在安慰,上了重本已经很不错了,我们很高兴。

  一位在大学的表姐也说,好歹也是个重本,不错了。

  面对这样的安慰,我哭笑不得。 以前不论如何风光,如何潇洒,都是莫须有的! 面对这高中阶段有史以来排名最差的一次考试,面对这高三阶段唯一一次掉出10名外的考试,作为一个彻底失败者,我颜面何存? 呵,难道我已经一文不值了么?可是这不是一棍子打死人吗?

  代老师告诉我,分数只是别人给的。你还是你,你的价值仍在!

  是呀,我还是我,我的价值还在!只是一次考试,并不代表什么!分数不是衡量一个人的唯一尺度!过程是美好的,结果也就显得没有那么重要了。何况上了大学以及出来工作后,谁还会在意你的高考分数?成功也好,失败也罢,一切皆随风而去了!出社会后,看的是一个人的综合素质。

  于是,我竭力地搜索我高中以来的收获,厚着脸皮写了下来,只是为了慰藉自己,肯定自己。

  一,优秀的习惯,丰厚的积累

  记得,从高二开始,明天的生活习惯基本固定下来了。每个时间段都有固定的学习任务,每天早上6:10起来,下午放学总会去跑跑步,每到睡前都会写写日记。提及日记,在整理时发现,自从高二第二学期用固定一类本子写日记后,到高三结束,竟有5本之多,再加上之前一些零零碎碎的,都有挺厚一沓了。真是没有想到,日积月累的结果,会如此巨大,连自己也有些惊讶。

  班主任龙兄说,你的时间安排的很合理,有良好的学习习惯。

  英语老师新明说,你能有这样的成绩,并不是靠的是聪明才智,你的智力跟大家一样,靠的是你优秀的习惯。

  语文老师老是说,你的语文老是靠以前的积累吃老本 。

  文娟说,你学习踏实有方法

  轩说,你是我很欣赏的人,因为你很优秀。

  Mary说,斌,他是要考北大的。在我看来,他似乎对任何事情都很认真。他这个人不简单,跟他接触过就知道,他是个很有故事的人。

  以上,他们的称赞让我有些不自在,总觉得言过其实。但是我还是默默地记了下来。作为对自己的肯定和鼓励。

  二,爱好广泛,全面发展

  记得在高二的时候,李校评价过我,我发现你很全面,全面发展!

  班主任龙兄也说,你是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党委副书记,主管团内事务的王艳林老师说,纵观你的方方面面,可以发现你是个全面发展的人,你是很优秀的。

  泽云说,学习姑且不说,在为人处世发面我很佩服你,从不斤斤计较。

  以上,我本身却不这么觉得。我只是爱好多了一点,喜欢听歌,喜欢弹琴,喜欢跑步,喜欢打球,喜欢和好朋友聊天,喜欢参加各种课外竞赛活动。提及竞赛,我竭力寻找仅有的一些荣誉证书。如下:

  2009年韶关市数学竞赛市一等奖

  2009年韶关市“丹霞山申遗”征文比赛市一等奖

  2009年韶关市现场作文竞赛市二等奖

  2008年韶关市“电脑虚拟机器人足球比赛”市三等奖

  2008-2009学年度被评为优秀团干

  仁化中学第37届运动会上跳远B组第二名

  仁化中学第36届运动会上跳远C组第三名

  仁化中学高一年级乒乓球比赛第7名

  其他的实在不好意思写了。荣誉实在是过眼云烟。

  三,善于交流

  张妍,阙说,每次和你交流都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文娟说,喜欢和你heart to heart的谈心。

  启华说,你很会开导人。

  小琳说,我很喜欢看你的日志及被人的评论,我觉得看了给人很大的启发。

  星说,你有着超越同龄人的成熟,和你讲话很舒心,你带给了我很多快乐。

  代老师说,我的郁闷,有时候可以被你的一句话,化解得烟消云散。

  心理老师说,我发现你很善于总结

  其实也不是,大家的评价,太夸张了点。我只是喜欢相互交流而已。大家平等的一起交流,相互学习。我自己也受益匪浅呀!我并没有想自命清高,也并非好为人师,只是用心在交流。我喜欢交流,仅此而已。

  此外,我发现,高中阶段我一共有三次大型演讲的经历,都有电视台的来了。一次是,在仁化县仁化中学共青团表彰大会上,作为优秀团支书代表发言。然后是,仁化中学2009高考表彰大会上,作为准高三学子代表发言。最后是在2009年董塘高考表彰大会上,作为董塘准高三学子发言。

  恩,就总结到这了吧,太不好意思了。请原谅一个任性的家伙的骄傲吧。

  看了文娟的日志,她说她不明白到底错在哪里。呵,想想自己为什么会失败。母亲总安慰到如此浅显的题目对我们不利。可我却不那么认为。题目本身的难度并不是问题,尖子生照样不会低分。这只能说明,第一,自己不够尖;第二,心态不够好。确实,心态是个很重要的因素。平时,自己没能选择正确的方法释放压力,心态放得不够轻松,精力不够专一,给自己太过多的累赘。或许思想单纯专一一点会比较好。这是一个很大的教训。

  邱文洪学长听到我的高考成绩时说,这些东西,就看你怎么看待,没有关系的。

  汝城一中的何霞敏同学(她的高考成绩很牛)从她的班长那里听到了我的成绩。还叫她的班长安慰我呢。她说,她相信我,可以实现我的梦想的。

  今天一位堂姐对我说,勇斌,不用内疚,尽力就行了。你考上重本,我们都很高兴。

  王海桐是以一个成功者的身份,来写《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而我,是以一个失败者的身份来诉说。其实现在已经没有所谓的成功与失败了。纵观我的整个高中,在过程中我学到了很多,懂得了很多,这是其他荣誉利益无法比拟的。过程的收获已经如此丰厚,又何必去过于在乎结果,再追究什么。

  成,由人说;

  败,由人说!

  正如父亲所说,如果连自己都否定自己,那么你就真的失败了。

  因此,我会永不言败。我会做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我想,在大学的时候,我该好好吸取这次教训,专一一点,努力编织自己的美丽羞涩的梦想。

  此时此刻,我将我的高中收拾好了,但愿报考能够顺利,接下来又会是一个新的开始!

  每天都很阳光,很热心。什么都愿意给; 什么都愿意说; 什么都没有留······

  做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今天下午的天空很湛蓝,很湛蓝,有各种各样的鸟儿在飞翔······

  北大是我美丽羞涩的梦读书笔记(三):

  第一次知道这世界上存在着一个“北大”,是在我七岁的时候。那天,偶尔从抽屉里翻出一张泛黄的照片,上面是一片沉静而美丽的湖光塔影。我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这似曾相识的风景,一些莫名的惊奇、喜悦与感动,从自己那充满渴望的内心悄悄升起。母亲告诉我:这,就是北大。十岁,乘汽车从北大校门口经过。身边的阿姨唤我快看快看,我却固执地扭过头去,口里说着:才不呢!现在若看了,以后再来上学不就“不新鲜”了吗?我从未怀疑过我要成为北大的学生。那份稚气十足的自信,似乎预示了一段奇妙的尘缘。只是我没有想到,我会这么快就实现了童年的梦想;而且,在白驹过隙的弹指一瞬,这已是我来到北大的第三个秋天。蓦然回首,我仿佛认出了两年前的自己:短短的头发,天真的目光,还不满十四岁,完全是个一脑子浪漫念头的小女孩,对什么都充满了兴趣与好奇。纷扬的白雪里,依稀看到她穿着蓝色羽绒衣,在结冰的湖面掷下一串雪团般四处迸溅的清脆笑声。如今,秋风又起,树枝树叶交织出金色的穹隆。落叶遍地,踩上去很柔软,好像此时此刻不胜凉意的心情。眼看八七级新生穿着军训时领来的绿军衣满校走,我才恍悟到自己已是三年级的“老生”了。悄立在朋友般亲切的三十五楼下,不由地感到有些茫然若失……秋天,是成熟的季节了。我似乎应该对你说点什么,

  北大。不是已经和你朝夕相处整整两年了吗?不是已经长成亭亭少女、就要度过自己的十六岁生日了吗?但平时常在嘴边的歌这会儿全都沉默了。我望着陌生而又熟悉的你,北大,两年里积攒下来的那么多话,竟全部悄悄沉淀了下来。才进校门,高年级同学就带着我们参观北大图书馆。当时,好像还看了一个介绍图书馆的纪录片。入学之初那句颇为雄壮的誓言——“我不仅为北大感到骄傲,也要让北大为我感到自豪”——在图书馆大楼的映衬下骤然显得苍白无力。我紧闭着嘴,心头涌起一种近乎绝望的感觉:四百万册图书!实在难以想像。而其中我所读过的,大概连这个数目字的最小的零头都不到吧!不知怎么,我回忆起了1983年在青岛过夏令营时发生的一件事情:记得那时灯已熄了,我们在黑暗里躺在床上,随意聊着天儿。我和领队的那个小小的女老师正说得津津有味,我上铺的女孩却忽然哭了起来。我们惊讶地问她怎么了,她呜咽着答道:“你们知道得那么多,可我什么也不懂……”如今,我和女老师的谈话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可那女孩子的呜咽反倒长久而清晰地留存在心中。当我随着面孔尚未记熟的新同学一起走出图书馆的时候,我似乎刚刚理解了那因为自己的无知而抽泣的女孩……于是,自从小心翼翼地佩带上那枚白色校徽起,北大就不再是照片上的影像,不再是车窗外一掠而过的建筑,不再是小女孩心中珍藏的梦想,而成了需要用全部清醒的意识来对付的、不折不扣的现实。假如一生可以被分成许多阶段,那么与北大的际遇,便是又一个新的开始。可不,是开始——开始做美得有点迷离的梦,开始对从未涉足过的世界进行探寻。当我在图书馆里一排一排落上了些许灰尘的书架间徜徉,我觉得自己就像是童话里的女孩,怀着激动不安的心情启开了闪闪发光的仙宫大门,有时,并不急着翻检借阅,只在书垛给我留出的窄窄小径上慢慢地走来走去,以目光抚爱每册图书。中文的、英语的,都在以互不相同的沉默的声音,向我发出低低的絮语和呼唤。渐渐地,我的心情也变得和它们一样:沉静,愉悦,安详。就这样,简单而又美好地,北大为一个渴望以有限的生命拥抱永恒的小女孩打开了一扇神奇的窗子,从这微风吹拂的窗口,透进一片纯洁的真理之光。宇宙与人开始以全新面目向我揭示和呈现,我开始思索,开始疑问,开始摒弃,开始相信。北大为我展示了一个动人的新世界,在这令我惊喜的天地里,我渴望生活,渴望创造,渴望有一副轻灵的翅膀,摆脱这沉重的肉体的束缚,在无际的天空自由地飞翔!喜欢读北大的书,更喜欢读北大的人。有时,我特别愿意静静地站在图书馆阅览室的门口,看那些伏案读书者专注而入迷的神情;也愿意一边走向第三教学楼,一边听身旁经过的人高声争论着什么问题,——吸引我的,往往不是他们争辩的题目,而是北大人特有的敏感,学生特有的纯洁,言谈的犀利与机智,精神状态的生机勃勃;更愿意站在广告栏前,一张一张细细地读那些五颜六色的海报,为的是永不厌倦地重温北大清新自由的气氛。写到这里,不由吐了吐舌头,因为北大老师们的肖像,也一视同仁地留在了我的写生画册上:有的绅士风度,有的和蔼可亲,这个怪癖,那个潇洒,或于谈笑风生间“樯橹灰飞烟灭”,或于古朴凝重之中形成另一番风格……我喜欢由这些亲切的手牵引着走上令人耳目一新的通幽曲径,我喜欢师生之间那种平易而自然的关系。严谨治学,诚恳做人,我第一次体会到了“老师”二字的真正含义。我常想,北大就是一条生命饱满的河流,它从九十年前的源头出发,向那充满希望的未来流淌。尽管两岸风景变换,河上却始终有着渴望渡向美丽彼岸的船客,也有着代代相传的辛勤的舵手与船工。哦,北大,北大,你委于我心的实在是太多,太多。因此,当有人问我大学两年收获了什么又失落了什么的时候,你叫我怎能以轻巧的“得失”二字,来衡量这因浸透了汗水、泪水与欢笑而格外充实的时光?“没有什么使我停留/除了目的/纵然岸旁有玫瑰、有绿阴、有宁静的港湾/我是不系之舟。”不止一次把这些诗句悄悄念给你,北大。千言万语,有时只能凝聚为这最浓最浓的几行。

  是的,我是一只不系之舟,曾经那样安恬地依偎在未名湖的臂抱里,但我的心无时无刻不在向往大海的波涛。我没有忘记我的誓言,我渴望发现新的大陆,渴望从海洋深处为你、北大,撷取最灿烂的珍珠。不过,自七岁起便结识便热爱的地方是永远无法忘记的。“让我俯首感谢所有星球的相助”,为了我能在北大校园里度过一生中最美好的时期。正是在北大,我从那个无忧无虑的小女孩,一步一步艰难地走向成熟。北大早已不仅仅是哺育我的母校,它是师长,是朋友,是我的一部分,一部分的我。它珍藏在内心最柔软的角落里,流淌在我的血液里,和愚蠢又美好的少年的回忆一起,永远无法分割开来。“啊,也许有一天/意志是我,不系之舟是我/纵然没有智慧,没有绳索和帆桅。”是的,总有一天,北大,我也会离你而去。你却永远年轻着,微笑着,拥抱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的梦想,激励一届又一届学子的抱负,也抚慰一年又一年桃李开落的惆怅。那么,我还会回到你的身边来,是梦是真,又有什么相干!我只要像当初一样,在老朋友般的三十五楼下小立片刻,那么我相信,所有逝去的岁月都会重新开花结果,所有往昔的梦幻都会再现,我将不顾头上苍苍的白发,再次像个十六岁的女孩那样,轻依在你湖光塔影的胸前……

9054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