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 > 法律视野 > 防骗手册 >

大学生防盗防骗的一些小常识

时间: 俏霞20 分享

  现在的大学生都是住校的,因此离开了亲人的身边学习一些防盗防骗的技巧和常识是非常重要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大学生防盗防骗小常识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大学生防盗防骗小常识

  1、如果在寝室时,不要给任何陌生人开门,因为你们是新生,不管任何人进入到你们寝室,都是很难缠的。

  2、夏天炎热,但在寝室是请大家不要把贵重物品(手机等)放在桌面上,要时刻注意关好寝室门。如果没有关好,手机放在桌子上被不法分子盯上,丢手机的瞬间用秒计算都会显得太长。所以请大家一定不要图一时的小利,不管好寝室门。

  3、有人会推销报纸、小商品什么的,一般是几十元。虽然不贵,但是学校不提倡订购推销的东西,所以尽量少订、少买。

  4、在刚开学这段时间,不要去尝试买参考书,因为在你拿到你自己学的书之前你不知道买什么样的书,每年的教材都不一样。

  5、千万不要被传销组织骗去,传销不光害自己,还害亲戚朋友。如果有人告诉你他在哪里卖东西,很赚钱,不要轻易相信。传销都是认识的人来骗自己,一般还是关系很不错的。目前有很多大学生被骗到各地进行传销,然后出不来,有的甚至没办法被逼跳楼死掉。不太熟或者很久已经没联系的朋友或亲戚叫你去玩或者说去哪哪可以赚钱,一定要加倍小心,防止深陷传销组织。

  6、有些同学家庭环境可能不太好,希望可以打工缓解家庭困难,这种想法很好。勤工助学学校有岗位,也有勤工助学中心,有需要的同学可以关注学院的通知或者咨询老师。一定注意不要办理所谓家教中介或者工作介绍中心的证书。很多家教中心(不排除有正规)会以20元甚至100元中介费的要求给你提供家教机会,但可能你只试教一次便被辞退了,这是大多数家教中心的骗人方法。刚开学的时候先不要想着这些事情,如果想做家教或者兼职等开学一段时间之后再考虑这个问题。学校的勤工助学中心也有家教中心,很正规免费培训,并且家教对象也都在学校附近。到时候你们还会有很多机会,所以开学之初不要想这些问题。

  7、骗子利用新生入学缴费时排长队,谎称老师或老乡,帮新生代办缴费骗取学费。学校提醒:缴费时不要想走“捷径”,重金千万不能交给陌生人。

  8、银行卡诈骗。常见的手法是:声称自己的银行卡被盗,请求借卡转帐,再以“我帮你操作”等理由骗得卡密码,最后用另一张卡调包。如果银行卡被骗往往损失较大。防骗提示:在街头或者校园内遇到这种求助者,往往是骗子,不可交出自己的银行卡,更不可泄露密码。

  9、手机诈骗。有时学生会接到类似的手机短信,“你好,移动通信公司现在将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三个小时。”然后,骗子这时会利用提前获取的学生的家庭电话号码,假称是你的同学、朋友和老师,声称你突发急病或者遭遇车祸,向你的家长骗钱。大家留意一下短信,不要回复陌生的未接来电,防止受骗。不要把手机借给路边的陌生人,防止他们趁你不备将你手机抢走。

  10、项目诈骗。例如,持假工作证、推销半价旅游、并以提成为饵,让受骗者骗来更多受骗者,骗子收取报名费后即失踪。武汉曾有数百名学生被套牢。与此类似的还有骗子以帮忙办理培训、出国手续等手段行骗。

  11、网络诈骗。大学新生开始独立生活,通过网络交朋识友的意愿较强,一些骗子趁机兴风作浪。防骗提示:考虑到自己涉世不深,在虚拟世界十分复杂,结交的朋友可以在学校,就让他停留在虚拟世界之外吧。这类骗术的行骗周期往往比较长。大学生可咨询自己的老师或有关部门,不轻信主动找上门来的陌生人、出国手续等手段行骗。并且不要轻易相信学校里面张贴的广告和招聘信息(宣传栏是学校勤工部门主办的,大家可以放心),也不要相信网上所谓中奖信息。

  12、借找家教之名行骗。有的学生被骗走手机等财物;有的学生被拉到酒楼吃饭、骗子提前开溜把学生留下买单;严重的还可能遭遇暴力侵害。防骗提示:不轻易出借手机,不轻易接受请客吃饭。特别提醒女生,应聘家教或课外兼职工作,不要独自上门。

  13、骗子都是利用学生的同情心行骗,所以避免被骗的最好办法就是不要去帮助他们,等你有熟悉环境之后再说。现在社会上很多骗术都是专门针对新生的。

  14、保险箱。同学们开学初如果有携带一些较贵重的物品,如相机、手表、大额现金等,特别是笔记本电脑(不建议开学初携带),直接存放在宿舍很容易丢失。建议大家租用或购买一个保险箱。

  大学生防盗防骗技巧

  ①防盗:大学生身边财产较高中时多,因此,保护好自身财产至关重要。大学生应增强财产安全意识,出入宿舍,应关好门窗,防止窃贼潜入(社会无业人员假扮学生进入高校宿舍内行窃案件时有发生。)。另外还要注意电子产品内的隐私保护。

  ②防狼:女生若在人群拥挤的场合遇到猥琐男骚扰,可大声喊非礼;若周围人群较少,则可跑到人群密集处或进入周围商店寻求帮助。同时还要注意身边的猥琐男哦。

  防网络骗子:读大学时,很多人都会找兼职工作,当你在网上找兼职工作时,若对方要求你先交保证金,则可直接拉黑。若做了一点点工作后先给你5元、10元,并要求你交付保证金,则可将他拉黑。总之,搞工作,不掏钱。

  ④防校外兼职骗子:这跟网络兼职类似,对方先叫你交保证金,然后给你找工作,其实他们是不会给你找的,还是那句话,找工作,不掏钱。因为大学主要任务是学习,不是赚钱。

  ⑤防网友:对于网友提出的见面要求,一般推辞较好,若要见,则最好叫上3、4个人结伴而行,否则不要去。

  防社会不良人员:遇到持刀、枪抢劫(一般求财不求命),要冷静,不能大声叫,否则易激怒歹徒,此时应记下歹徒样貌特征,然后报警。若遇到劫色,则趁歹徒不注意逃走,边跑边大声叫(用上吃奶的力气)。另外,女生走夜路不要到灯光昏暗、人少的地方去。

  常见的诈骗方式

  1、 “淘宝购物退款”:当事主在淘宝购买好所需要的物品后,犯罪分子以升级系统卡单为由,需要退款给买家,让买家联系指定的“客服”电话。买家一旦致电,所谓的客服人员以退款需到买家银行卡为由,要求通过QQ给买家链接,实际上为钓鱼网站。一旦买家填写了银行卡号以及身份证号,网银登陆密码和手机验证码,犯罪分子就可以轻而易举的盗取卡内现金或者直接用事主的银行卡消费。

  2、“淘宝兼职刷信用”: 犯罪分子通过QQ发布招淘宝刷信用兼职,每次刷信用能得到9-50元佣金为名,把一个淘宝链接发给事主,骗事主拍下付款,不要点确认收货,说核实信息后会先把钱返还到事主账户,然后再确认收货,让事主查看卡密并发截图给犯罪分子,结果事主发截图给犯罪分子后,充值卡被盗用。 或者在事主刷单、支付、确认收货后将刷单金额和佣金马上返还,取得事主信任,事主接下来继续刷单、支付、确认收货,累积到一定金额,对方会以系统出问题为由,诱骗事主继续刷,等事主发现情况不对时,对方就消失、失联了。

  3、“电话欠费、账户透支”:犯罪分子冒充电信局、公安局、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向事主拨打电话或直接播放电脑语音,称事主身份信息被盗用,而后通过电话逐步指引事主进行转账操作,骗取受害人汇转资金到指定账户。

  4、“医保、社保出问题”:犯罪分子冒充社保、医保中心工作人员,通过语音电话或向事主拨打电话谎称受害人医保、社保出现异常问题,可能被人冒用、透支,诱骗受害人向所谓的“安全账户”汇款实施诈骗。

  5、“包裹藏毒”:犯罪分子向事主发送如“您有一份包裹,由于地址不详,派送没有成功,请与手机号为***********的快递员联系”的短信,在犯罪分子的电话操控下,诱骗事主将钱转到指定账号上。

  6、“热播栏目抽奖”:犯罪分子以“我要上春晚”、“非常6+1”、“中国好声音”等热播栏目节目组的名义向受害人手机群发短消息,诈称受害人已被抽选为节目幸运观众,编造获奖需交手续费、保证金或个人所得税等各种借口实施连环诈骗,诱骗受害人向指定银行账号汇款。

  7、“网银转账”:一种类型是犯罪分子冒充社保人员、公安民警、检察官等,通过发短信或拨打事主电话,以其涉嫌重大洗钱案要冻结资金和交担保金为名,要求将钱款转至指定账户。事主登录钓鱼网站后,按照网站上的要求输入个

  人账户、网盾密码及手机交易码并重复操作数次,实则已被对方窃取有关账户信息,从而网银转走账户上的钱。

  8、“网购火车票、飞机票”:犯罪分子注册带有车次、航班查询、购票流程、客服电话等信息的诈骗网站,通过搜索网站予以推广,利用事主麻痹大意,以填写信息有误、支付不成功无法购票,需重新付款激活交易等理由,要求多次进行汇款操作,实施连环诈骗。

  9、“引诱汇款”。犯罪分子以群发短信的方式将“我手机没电了(卡坏了),或我原来的账号不用了,请把款打入此账户,**行,卡号***,户名***”等短信内容大量发出,有的事主碰巧正打算汇款,收到此类汇款诈骗信息后,未经仔细核实,不加分析地把钱款打入骗子的账号中。

  10、“刷卡消费”。如你收到“尊敬的银行卡用户:您于*月*日在**商场刷卡消费*元整,将在您的账户中扣除,如有疑问请咨询银联中心***”的短信,将有可能被骗子连环设套,将银行卡中的钱款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或被套取账号、密码而遭受损失。

  11、“高薪招聘”。犯罪分子通过群发信息,以月工资数万元的高薪招聘某类专业人士为幌子,要求事主到指定地点面试,要求向指定账户汇入培训费、服装费、保证金等费用后即可上班,骗取钱财。

  12、“诱骗话费”。一是诱使对方回电听歌,“赚”取高额话费,常见短信为“您的朋友13*********为您点播了一首歌曲,表达他的思念和祝福,请拨打9****收听;二是使用“呼通即停”手段(指电话呼出后被叫方仅响铃1声即自动挂断),诱使您回电,“赚”取高额话费,如收到0941或0951的未接电话,一回拨即收费数百元。

  13、“低价购物”。犯罪分子通过互联网、手机短信发布二手车、二手电脑、海关没收的物品等转让信息,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即以“缴纳定金”、“交易税手续费”等方式骗取钱财。

  14、“关机诈骗”。通过骗取对方亲友电话并通过短信诱使对方关机,如“你好,移动公司现在对您的手机进行线路检测,请您暂时关闭手机3个小时”;然后在对方关机时以“在外出事故”、“生病急需手术”等事由诈骗对方亲友。

  15、“购物退税”。信息内容为“国家税务总局(或**汽车公司)房产(或车辆)交易(或购置)税收政策调整,你的房产(或汽车)可以办理交易税(购置税)退税,详情请咨询***。一旦事主与其联系,往往容易在不明不白的情况下,以种种借口诱骗其到ATM机上实施转账操作,将卡内存款转入骗子指定账户。


猜你喜欢:

1.防盗防抢防骗安全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日常生活如何防盗

3.安全防盗防火防骗顺口溜集锦

4.生活中常见的防骗小常识

5.防骗识骗小常识

26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