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防骗手册>

收银员防骗常识

时间: 李婉24 分享

  收银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极易“出错”。一些不法分子经常设立各种骗局,防不胜防。那么,收银员应该具备什么防骗常识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收银员防骗常识

  ■迷惑计

  一位神情严肃,像是在赶时间的顾客匆忙进店,着急地喊道:“营业员,快给我拿盒康泰克,快,快……”边说边掏出一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收银员快速接过营业员递过来的康泰克,准备找钱时,顾客马上会说:“等等,我这儿好像有零钱,你先把那100元给我吧!”边说边掏出一把零钱,收银员就将那100元还给了顾客。谁知零钱不够,于是顾客急忙说道:“你还是快点找我钱吧,我赶时间,车还在外面等着呢。”收银员赶忙将准备找的零钱给了顾客,顾客一溜烟地跑了。而收银员却忘记向顾客要回那张100元的钱了。

  提示:不论在什么样的情况下,收银员都要认真仔细,不能慌张,不要被顾客的语言打乱思路,一定要“按部就班”地履行收银职责。

  ■调包计

  顾客甲乙两人进店后,甲选了瓶水,到收银台付账。收银员微笑着说:“您好,这瓶水4元。”甲拿出100元交到收银员手里,收银员正在找零钱时,顾客乙大声说:“营业员,你们这个水?”收银员说:“4元。”“你们店怎么这么贵?不买了不买了,我们到别的地方去买。”乙大声说道。不管收银员怎样解释,顾客坚持退货。收银员只好把那100元退给了甲。刚退回钱,甲又说:“算了算了,贵就贵点吧!我也懒得再跑了,你快点吧!”就又把那100元给了收银员,收银员看都没看就收了,殊不知甲已经将那100元换成假币了。

  提示:收银员一定要绷紧弦,对于重新接过来的钱币即便是刚刚鉴别过,也要再鉴别一遍,这样才能万无一失。

  ■“杀熟”计

  一位药店的老主顾这天来到药店“大采购”。以往,她对营业员推荐的产品都很谨慎,而这次,不管营业员向她推荐什么,她统统接受。该顾客购买的药品总计金额超过500元,交钱时却掏出一张面值1000元的港币。并马上解释说那是2006年1月1日发行的新版港币。收银员还是不放心,过了一次验钞机,没事。当收银员提出用人民币找零时,顾客先是坚持不肯,后来慢慢松了口,带着400多元人民币离开了。收银员将这张港币存进银行时,被判定为假币。

  提示:商店应制定严格的制度,规定员工不得单独接收外币,尤其在接待“熟客”时更要谨慎,以减少损失。特殊情况下,收取外币还可请银行专业人士来帮忙鉴别。

  ■“混淆”计

  一位顾客买了一盒进口饼干,给收银员两张面值100元的人民币,其中有一张上面贴有一大块透明胶,其余可以触摸到的地方均可以肯定为真的。但银行工作人员判定其为假币,原来那张人民币是由3节接起来的——中间是假的,所以用胶纸粘住,而两边的是用不同的两张人民币组合起来的。

  提示:收银员要加强识别假钞知识的学习,新员工要向有经验的人取经。

  生活小常识

  1.抽烟,关系最大的是肺癌,唇癌,舌癌,喉癌,食道癌,也与膀胱癌有关。

  2.饮酒会导致肝硬化,引发肝癌。

  3.吃槟榔会导致口腔纤维化,口腔癌。

  4.食物过于精细,缺乏纤维;含大量脂肪,尤其是胆固醇会引发胃癌。

  5.食物过于粗糙,营养不足时导致食道癌,胃癌。

  6.食品中的黄曲毒素,亚硝酸类物皆具有致癌性。

  7.不抽烟,拒吸二手烟。

  8.适量饮酒,不拼酒,不醉酒。

  9.减少食用盐腌、烟熏、烧烤的食物。

  10.每天摄取新鲜的蔬菜与水果。

收银员防骗常识

收银员的工作看似简单,却极易出错。一些不法分子经常设立各种骗局,防不胜防。那么,收银员应该具备什么防骗常识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到你。 收银员防骗常识 ■迷惑计 一位神情严肃,像是在赶时间的顾客匆忙进店,着急地喊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老人儿童防骗常识
    老人儿童防骗常识

    常言道: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但在现实生活中,老年人却往往是诈骗分子主要的行骗对象。那么,老年人都有哪些防骗小常识呢?小孩子又该如何防骗

  • 老年人防骗小常识
    老年人防骗小常识

    老年人的心理比较脆弱,容易受心理暗示的影响。骗子就利用老人这种心理施展骗术,不是用甜言蜜语,就是危言耸听,严重混淆是非,诱使老人上当。那

  • 老年人防骗常识
    老年人防骗常识

    老年人的警惕意识比较弱,不少有心人士就借此来对其进行诈骗,那么,老年人防骗小常识你都知道多少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相关资料,希望能

  • 老人防骗小常识
    老人防骗小常识

    中老年人有一点点跟青年人不一样,青年人要是不懂可能还会问一问,而中老年人说我这一辈子都走过来了,自信这个陷阱不会掉进去,其实不少中老年人

5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