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 > 刑事法 > 犯罪 >

刑法犯罪的类型是分有哪些

时间: 燕华8 分享

  现代生活中犯罪的类型是有很多的,而犯罪后会被法律制裁,制裁的法律就是我国刑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收集整理的刑法犯罪类型,希望对你有帮助。

  刑法的犯罪类型

  一、危害国家安全罪

  危害国家安全罪,是指故意危害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的行为。

  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罪,具体包括:背叛国家罪,分裂国家罪,煽动分裂国家罪,武装叛乱、暴乱罪,颠覆国家政权罪,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资助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活动罪,投敌叛变罪,叛逃罪,间谍罪,为境外窃取、刺探、收买、非法提供国家秘密、情报罪,资敌罪等 12 个罪名。

  二、危害公共安全罪

  刑法分则规定的危害公共安全罪,具体包括:放火罪,决水罪,爆炸罪,投毒罪,交通肇事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失火罪,过失决水罪,过失爆炸罪,过失投毒罪,破坏交通设施罪。

  三、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刑法分则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具体又分为八类:

  ( 一 ) 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

  ( 二 ) 走私罪

  ( 三 ) 妨害对公司、企业的管理秩序罪

  ( 四 ) 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

  ( 五 ) 金融诈骗罪

  ( 六 ) 危害税收征管罪

  ( 七 ) 侵犯知识产权罪

  ( 八 ) 扰乱市场秩序罪

  四、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是指故意或者过失地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的行为。

  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具体包括: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奸淫幼女罪,强制职工劳动罪,过失致人死亡罪,过失致人重伤罪,拐卖妇女儿童罪,非法侵入住宅罪。

  五、侵犯财产罪

  侵犯财产罪,是指故意非法占有、挪用公私财物,或者故意毁坏公私财物,破坏生产经营的行为。

  刑法分则规定的侵犯财产罪,具体包括:盗窃罪,诈骗罪,抢夺罪,侵占罪,聚众哄抢罪,挪用特定款物罪,职务侵占罪,挪用资金罪,设施勒索罪,抢劫罪,故意毁坏财物罪,破坏生产经营罪等 12 个罪名。

  六、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是指妨害国家机关的社会管理活动,破坏社会正常秩序,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法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具体又分为九类:

  ( 一 ) 扰乱公共秩序罪

  ( 二 ) 妨害司法罪

  ( 三 ) 妨害国 ( 边 ) 境管理罪

  ( 四 ) 妨害文物管理罪

  ( 五 ) 危害公共卫生罪

  ( 六 ) 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

  ( 七 ) 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

  ( 八 ) 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

  ( 九 ) 制作、贩卖、传播淫秽物品罪

  七、危害国防利益罪

  危害国防利益罪,是指违反国防法律、法规,拒不履行国防义务或以其他形式危害国防利益,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

  刑法犯罪的主犯

  主犯包括以下三种人:

  1、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只存在于犯罪集团之中,是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

  2、聚众犯罪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犯罪中的首要分子。这种主犯实际上只存在于聚众犯罪之中,并且起了组织、策划、指挥作用。“聚众犯罪”是指纠集多人共同实施一项犯罪活动。如聚众斗殴,聚众哄抢公私财物的犯罪等。聚众犯罪与犯罪集团不同,它是因进行一项犯罪将众人聚集起来的,而不具有较固定的犯罪组织和成员。

  3、在犯罪集团或者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这主要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集团中虽然不是组织、领导者,但出谋划策,犯罪活动特别积极,罪恶严重或者对发生危害结果起重要作用的犯罪分子。二是在其他共同犯罪中起重要作用,直接造成严重的危害后果,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犯罪分子。

  刑法对主犯的处罚包括两种情况:一是组织、领导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按照集团所犯的全部罪行处罚。二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主犯,按照该主犯在共同犯罪活动中所参与的全部犯罪处罚,或者按照其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由于一般主犯虽然在共同犯罪中对其所参与的犯罪起主要作用,但其毕竟还不能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一样,组织、策划、指挥甚至参与犯罪集团的全部活动,因此,对犯罪集团首要分子以外的其他共同犯罪的主犯,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其承担刑事责任的范围也与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同。他们只对自己亲自参与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承担刑事责任,而不像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那样要对集团所有的犯罪活动承担刑事责任。

  刑事犯罪和民事犯罪的区别

  一、如果理解民事犯罪

  其实“民事犯罪”说法是不正确的!首先民事没有犯罪只说,应该称为民事违法和民事纠纷。

  (一)民事违法行为的构成条件主要有两条:

  (1)侵犯他人受到民事法律保护的权利和利益;

  (2)行为具有违法性,即违反民事法律的规定。

  (二)民事违法行为分为:

  (1)违反合同行为

  指合同当事人没有合法事由不履行或不完全履行合同义务的行为。

  (2)侵权行为。

  指合同以外的,非法侵犯他人民事权利的行为。

  (三)民事违法行为在表现形式:

  (1)作为:违法的作为是指实施法律所禁止的行为;

  (2)不作为:违法的不作为是指不实施法律所要求做的行为。

  (四)它同其他违法行为相比,有以下特征:

  (1)民事违法行为是违反民法规定的作为或不作为义务的行为;

  (2)某些民事违法行为不要求行为人主观上有过错,如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财产或人身损害的,即使行为人主观上没有过错,也同样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3)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违法行为,本人虽不承担民事责任,但要由其监护人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4)某些情况下,违反国家民事政策和社会共公利益的行为也可构成民事违法行为。

  二、什么是刑事犯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明确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照法律应当受刑罚处罚的,都是犯罪,但是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

  三、民事犯罪与刑事犯罪的界限

  它们的界限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触犯了刑法就是犯罪,没触犯的话一般都属于民事法律管辖!比如打架了可能是民事也可能是刑事,还可能是行政管辖;打伤了可能是民事也可能是刑事还可能是行政管辖;打死了也是可能是民事也可能是刑事还可能是行政管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猜你感兴趣:

1.盗窃罪的刑事辩护词例文模板

2.受过刑事处罚不能出任哪些工作

3.划分刑事责任能力的等级的方法

4.网络犯罪种类的刑法规定有哪些

5.刑事案件是如何定罪量刑的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