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司法考试>法制常识>

交通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

时间: 李婉24 分享

  在生活中,运输东西经常会有一些违法的事情发生,因此,在法律上对交通运输也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希望能帮到你们。

  交通运输法律法规

  公安部10月8日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交通规则严格了对驾驶员的管理。最新交通法规扣分细则也更为严格,闯红灯交通违法记分将由3分提高到6分,不挂号牌或遮挡号牌的一次就将扣光12分。

  最新交通法规中关于校车驾驶人管理的内容自发布之日起施行,其他规定将于2013年1月1日起正式施行。新交通规则提高了违法成本,记分项也由38项增加至52项。

  具体扣分细节如下:

  交通违法的处理:

  1、闯红灯,记6分。罚100元。

  2、酒驾,扣12分。根据驾驶车辆和是否出事故等情况

  做出5年内不得再申领驾照、10年内不得再申领驾照、终身不的申领驾照处罚。

  (详见《机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第12条、第16条、第72条、第77条规定)

  3、不系安全带,记2分,罚100元。

  4、副驾驶不系安全带的,5元以上20元以下罚款。

  5、行驶途中拨打手机,记2分。

  6、有意遮挡号牌,记12分。

  7、超速驾驶,根据超速车辆、行驶道路、超速50%、超速20%等具体情况,分别记12分、6分、3分(详解下面具体扣分规定)。

  交通肇事逃逸的处罚规定

  交通肇事后逃逸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外,保险公司一般会将交通肇事逃逸作为商业险免赔的事由。所以交通肇事逃逸不仅要加重刑罚,还将导致商业险难以索赔,甚至无法得到赔偿,因此,交通肇事后切忌逃逸。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六条:行为人在交通肇事后为逃避法律追究,将被害人带离事故现场后隐藏或者遗弃,致使被害人无法得到救助而死亡或者严重残疾的,应当分别依照刑法第二百三十二条、第二百三十四条第二款的规定,以故意杀人罪或者故意伤害罪定罪处罚。

  交通肇事逃逸尚未构成犯罪的,应当根据其违法行为造成的损害后果和具体情节进行处理。对于交通肇事逃逸后又主动投案,如实供述自己违法行为的,如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二十七条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十六条规定的情形,可以免予吊销驾驶证的处罚,但其处罚仍应按照《道路交通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四条的规定执行。交通肇事逃逸后自首由交通事故造成的后果是什么,决定量刑,自首可从轻减轻,通常争取缓刑。

  交通事故责任的划分

  一、全部责任和无责任

  一方当事人有下列情形之一造成交通事故的,该当事人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事故其他方当事人无责任:

  1.一方当事人故意造成道路交通事故的,负全部责任,他方无责任。

  2.因一方当事人的过错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其他方当事人无违章行为的,由过错一方当事人承担事故全部责任

  3.当事人逃逸,造成现场变动、证据灭失,公安交管部门无法查证道路交通事故事实的,由逃逸的当事人承担全部责任;

  4.当事人故意破坏、伪造现场及毁灭证据的,由其承担事故全部责任。5.驾驶机动车发生与本车有关联的交通事故时,当事人不立即停车,不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事故的全部责任。6.当事人一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应当负全部责任。7.各方均无导致道路交通事故的过错,属于交通意外事故的,各方均无责任

  二、主要责任和次要责任

  当事人一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有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作用大的一方负主要责任,另一方负次要责任。

  2、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各方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方应当负主要责任,非机动车、行人一方负次要责任。

  3、机动车与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后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的,机动车一方负事故主要责任。

  三、同等责任

  因两方(或两方以上)当事人的违章行为共同导致交通事故的,其行为在事故中作用相当的,负同等责任。当事人双方具有以下行为的负同等责任:

  1、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发生交通事故,交通事故各方当事人均有违章行为,且违章行为在交通事故中的作用基本相当的;

  2、发生交通事故后各方当事人均未立即停车,未保护现场,致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3、当事人各方均有条件报案而未报案或者未及时报案,使交通事故责任无法认定的

  四、不确定责任

  对交通事故无法查证事故事实的责任认定的,公安交管部门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载明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事人情况及调查得到的事实,但对事故责任不作认定。

猜你感兴趣:

1.法规和法律有什么区别

2.交通违章新规定

3.道路交通法律法规考试的题目

4.交通安全法法律知识考试题目是什么

5.法律规定的名词解释

交通运输的相关法律法规是什么

在生活中,运输东西经常会有一些违法的事情发生,因此,在法律上对交通运输也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交通运输法律法规,希望能帮到你们。 交通运输法律法规 公安部10月8日公布了最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新交通规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房屋采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房屋采光权的相关法律规定

    买房的时候,要考虑的事情很多,其中就有采光权。那么,在法律上,对房屋的采光权有哪些规定呢?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能帮

  • 对车辆报废年限的相关规定
    对车辆报废年限的相关规定

    机动车在购买回来后就需要进行年检,确保机动车的使用安全,当在使用一定的年限后,就会被国家强制性的要求报废。那么,在法制常识里,对车辆报废

  • 实习期上高速的相关处罚规定
    实习期上高速的相关处罚规定

    在生活中,对于驾照为实习期的人,上高速的规定是很沿革的,而对于实习期上高速的人,是需要接受处罚的。那么,究竟实习期上高速是怎处罚的呢?以下

  • 追尾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规定
    追尾事故责任认定的相关规定

    我们都知道,在驾驶机动车的的时候,应该与前面的汽车保持一定的距离,不然很容易发现追尾事故。那么,当发生追尾事故的时候,对责任的认定 有什么

18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