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保密协议规定都有设计到哪些法律责任

时间: 李婉24 分享

  在生活中,许多公司企业的职员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公司的机密,因此在入职的时候,都必须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而保密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密协议法律责任,希望能帮到你们。

  保密协议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果的当事人,我国刑法规定了侵犯商业秘密罪。

  第二百一十九条 有下列侵犯商业秘密行为之一,给商业秘密的权利人造成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造成特别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一)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二)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

  (三)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

  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的,以侵犯商业秘密论。

  本条所称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权利人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

  本条所称权利人,是指商业秘密的所有人和经商业秘密所有人许可的商业秘密使用人。

  保密协议劳动合同

  用人单位可以与劳动者签订保密协议,约定在劳动合同解除或终止后,劳动者承担保守相关商业秘密、知识产权以及竞业限制的义务,用人单位按月支付经济补偿。劳动者违反约定的,应当按约定支付违约金。

  保密协议的内容

  1、保密协议形式

  在签订保密协议时,双方既可在《劳动合同法》中约定保密条款,也可以订立专门的保密协议。但不管采用哪种方式,都应当采取法定的书面形式,并做到条款清晰明白,语言没有歧义。

  2、保密协议内容

  (一)明确保密信息范围

  用人单位在约定保密内容时,务必把需要保密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期限等明确下来,最好通过列举的方式列明所有需要保密内容,否则很容易因约定不明引发诉讼纠纷。不同的企业和同一企业的不同时期,保密范围、内容也有所变化,用人单位应及时修改保密协议内容。

  (二)明确保密主体

  商业秘密的保密主体一般仅限于涉密岗位的劳动者,对于保密岗位和技术岗位,要求其不得披露、赠与、转让、销毁或者协助第三人侵犯公司的商业秘密。除上述涉密岗位以外,不必然承担保密义务的劳动者在工作中有意或无意获悉公司秘密时,也应该列入保密主体的范围,承担保密责任。此外,那些掌握了商业秘密的劳动者家属、朋友,对保守商业秘密也应该负有同等义务。

  (三)约定保密期限

  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保密期限,虽然法律规定劳动者保守秘密的义务不因劳动合同的解除、终止而免除,但由于商业秘密存在过期、被公开或被淘汰的情况,因此最好还是约定保密义务的起止时间,以免引起不必要的纠纷。

  (四)明确双方的权利、义务

  在保密协议中应明确约定如何使用商业秘密、涉及商业秘密的职务成果的归属、涉密文件的保存与销毁方式等内容,有特殊条款的还应以列举方式进行约定。

  此外,根据《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保密协议中不得直接设定违约金,若约定违约金存在被认定为无效的风险。但这并不意味着保密协议中不可约定违约责任,保密协议中可约定违反保密义务的赔偿内容以及计算赔偿数额的方式。

  (五)谨慎约定竞业限制条款

  虽然竞业限制条款可约可不约,但不可否认竞业限制条款是商业秘密有力的保护伞。需要注意的是,必须明确约定竞业限制的期限和义务、经济补偿标准、经济补偿的支付时间以及条款解除的条件,否则稍有不慎,企业就有可能陷入支付高额经济补偿金的危险。

  (六)确定纠纷管辖机构

  保密协议中可以约定争议解决机构,但争议解决机构必须确定、唯一,不能既约定选择仲裁机构又约定选择法院,不能既约定选择A地又约定选择B地的仲裁机构或法院,否则该条款无效。

  保密协议和保密承诺的区别

  保密协议,是指协议当事人之间就一方告知另一方的书面或口头信息,约定不得向任何第三方披露该等信息的协议。负有保密义务的当事人违反协议约定,将保密信息披露给第三方,将要承担民事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保密承诺书,是自己向组织的一种单方面承诺;或者是组织向个人要求必须为一定行为和承担一定责任,个人没有商量的余地。

  两者不一定都签,还是保密责任还有可能出现在公司的一些规章制度里。不签上述,并不必然免除了个人的保密责任,甚至连相关制度都没有,个人同样也得遵循法定的或者约定俗成的保密规制。

  保密协议的有效期

  关于保密期限 许多企业认为员工在任职期间对企业有保密义务,而员工离职之后,便不再负有保密义务,实际上这些认识是不全面的。保密协议中的商业秘密无论是在任职期间还是离职后,知悉企业商业秘密的员工都负有保密的义务,这是法定义务。

  员工在离职之后,若擅自公开或使用,则构成侵权,严重的构成侵犯商业秘密罪。而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离职之后,员工一般不负有保密义务。

  很多企业通常约定保密期限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2至3年,这样的约定会给员工造成误解即离职后过了2至3年后即可公开或使用商业秘密了,这样的约定是不可取的。

  因此,企业应区别约定,对商业秘密的保密期限应为任职期间及离职后无限期期间;对于一般的保密信息宜约定2年或3年保密期限。

猜你感兴趣:

1.保密法知识竞赛试题及答案

2.公务员保密法规知识的测试题目

3.保密法知识测试的相关考试题目

4.公务员保密法知识竞赛的考试题目

保密协议规定都有设计到哪些法律责任

在生活中,许多公司企业的职员多多少少都会接触到公司的机密,因此在入职的时候,都必须签署相关的保密协议,而保密协议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密协议法律责任,希望能帮到你们。 保密协议法律责任 对于违反保密协议造成严重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保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
    保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包括哪些

    在生活中,保密法是为了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安全的一种法律,因此,保密法对相关人员也有一定的责任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保密

  • 保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都有哪些
    保密法规定的法律责任都有哪些

    在生活中,保密是保守国家秘密和维护国家和平的方式,也是一些特殊行业与职业中,需要用到的,因此,法律上对保密也有相关的责任规定。以下是由学

  • 财产保全都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财产保全都有哪些相关的法律规定

    在生活中,财产保全的作用是防止当事人在判决之前使用财产,避免扩大纠纷,因此,在法律上对财产保全也有一定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

  • 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
    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都有哪些

    在生活中,很多债权人会为了救济自己的合法权益,而选择同过财产保全的方式。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财产保全的法律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17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