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法律视野>法律常识>

2017法律基础知识考试的试题

时间: 李婉24 分享

  在生活中,法律基础知识,是可以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的,并且对人们树立三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选择题

  1 、犯罪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主观过错性; B 、社会危害性; C 、刑事违法性; D 、应受刑罚惩罚性

  2 、犯罪客体是指

  A 、犯罪人具体实施的危害行为; B 、犯罪行为直接造成的危害结果;

  C 、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等客观表现; D 、我国刑法所保护而为犯罪行为所侵害的社会关系

  3 、物权是

  A 、相对权; B 、请求权; C 、支配权; D 、具有时限性的权利

  4 、我国《商标法》规定的商标种类不包括

  A 、商品商标 ; B 、服务商标 ; C 、企业商标 ; D 、集体商标

  5 、缔约过失责任采用的是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公平责任原则 ; D 、处分原则

  6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的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应当增加赔偿消费者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

  A 、一倍; B 、两倍; C 、三倍; D 、四倍

  7 、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性文件是

  A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1954 年宪法; C 、 1975 年宪法; D 、 1982 年宪法。

  8 、 张某同李某签订房屋买卖合同,约定买主张某预先交付 1 万元定金,后张某又不想购买李某的房屋,根据《担保法》规定,对 1 万元定金,张某

  A 、有权要求抵作价款 B 、有权要求李某返还 C 、有权要求李某双倍返还 D 、无权要求李某返还

  9 、 商标续展注册的有效期是

  A 、 5 年; B 、 10 年; C 、 20 年; D 、 50 年

  10 、民事案件如果原告向两个以上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起诉,则应当管辖的人民法院是

  A 、最先收到诉状的; B 、最后收到诉状的; C 、最先立案的; D 、离原告住所地最近的。

  11 、法律关系是法在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A 、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B 、命令与服从的关系; C 、指引与遵守的关系; D 、自觉与强制的关系

  12 、证据的基本特征不包 括

  A 、真实性; B 、客观性; C 、关联性; D 、合法性

  13 、国家结构形式主要是调整

  A 、国家的民族关系 ; B 、国家局部之间的关系 ;C 、国家整体和部分之间的关系; D 、国家的阶级关系

  14 、 我国刑法规定: “ 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 ” 。该条款的内容属于

  A 、授权性规范; B 、义务性规范; C 、命令性规范; D 、禁止性规范

  15 、某民警在一次执

  行公务中牺牲,被公安部授予 “ 一级英模 ” 称号,并奖励奖金 1 万元,奖金由该民警家属领取,同时其家属还收到全国各地捐款共达 10 万元。对该民警家属的 11 万元所得应否纳税的意见中,正确的是

  A 、对 11 万元全额征收个人所得税; B 、对 11 万元全部免纳个人所得税; C 、对 1 万元的奖金免纳个人所得税,对 10 万元的受赠金可减纳个人所得税; D 、对 11 万元减纳个人所得税

  16 、对于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而依法再次审理的程序称为

  A 、一审程序; B 、二审程序; C 、审判监督程序; D 、督促程序

  17 、最早提出 “ 经济法 ” 这一概念的是

  A 、摩莱里《自然法典》; B 、雷特《世界经济年鉴》; C 、赫德曼《经济字典》; D 、 1919 年德国《煤炭经济法》

  18 、一般民事诉讼时效的期间是

  A 、 1 年; B 、 2 年; C 、 4 年; D 、 20 年。

  19 、专利法所称的发明人或设计人是

  A 、负责组织工作的人; B 、对发明创造的实质性特点作出创造性贡献的人; C 、对物质条件的利用提供方便的人; D 、在发明创造过程中从事辅助工作的人

  20 、中国公民同外国人在中国境内离婚,有管辖权的是

  A 、基层法院; B 、中级法院; C 、高级法院; D 、最高法院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多选题

  1 、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 、物; B 、自然人; C 、行为; D 、精神财富

  2 、我国专利法中所讲的发明创造包括

  A 发明; B 、发现; C 、实用新型; D 、外观设计

  3 、著作权包括

  A 、著作人身权; B 、著作财产权; C 、出版者权; D 、表演者权

  4 、我国专利法中所讲的发明创造包括

  A 、发明 B 发现 C 实用新型 D 外观设计

  5 、因合同纠纷提起的诉讼,哪些人民法院有管辖权

  A 、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 B 、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C 、合同签订地人民法院; D 、合同履行地人民法院

  6 、商标所有人对其所有的商标是否申请注册,采取自愿的原则。但是,某些特定的商品,必须申请商标注册,否则不能在市场上销售。下列商品中,必须使用注册商标的是。

  A 、电器产品; B 、服装产品; C 、烟草制品; D 、人用药品

  7 、我国婚姻法禁止同外国人结婚的人员有。

  A 、现役军人; B 、外交人员; C 、机要人员; D 、公安人员

  8 、 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有

  A 、过错责任原则; B 无过错责任原则; C 、行为违法原则; D 、公平责任原则

  9 、合同的保全措施包括

  A 、抵押权; B 、留置权; C 、代位权; D 、撤销权

  10 、债的发生根据有

  A 、合同; B 、侵权行为; C 、不当得利; D 、无因 管理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简答题

  1 、身份权主要包括哪些权利?

  2 、简述婚姻法的基本原则。

  3 、简述要约的概念及构成要件。

  4 、简述刑法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论述题

  1 、试述合同的概念及合同的条款。

  2 、试述自然人犯罪主体的刑事责任能力。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案例分析题

  1 、刘某卖给张某一幅名画家的画。过了两天,张某发现这幅画实际上不是原版画,而是精巧的复制品,便请求刘某将画收回,归还已付的款项。但刘某拒绝张某请求,认为他自己向最近才死的邻居买这幅画时也是当作原版画买来的。双方争执不下,诉至法院。问:这属于什么性质的民事行为?应如何处理?

  2 、魏某,男,育有两子一女,妻子早年亡故。长子魏成,因病去世,有妻子王某和女儿魏华。次子魏涛和女儿魏虹均已结婚成家。 2004 年 12 月,魏某病逝,留有存款、房产、家具等价值 30 万元的遗产。在处理魏某丧事期间,魏虹遇车祸身亡。问魏某的遗产如何处理,为什么?

  3 、 某幼儿园教师王某,女, 28 岁。王某于 6 月 25 日 上午 10 时,带领 4 名幼儿外出游玩,走在最后面的幼儿杨某(男, 6 岁)失足坠入路旁鱼塘中。王某见状惊惶失措,尽管平日里知道这个鱼塘不是很深但还是不肯跳入鱼塘中救人,只是大声呼救。此时,有一中学生田某(男,已满 16 周岁)路经此处,闻声后立刻跑到鱼塘边观看,并同王某在附近找到一根竹竿,探测鱼塘深浅,测得水深约 75 厘米。但田某和王某均不愿下水救人,只是继续高呼求救。最后老农郭某赶来下水抢救。然而为时已晚。杨某被救上来后,已经停止呼吸。问:王某是否应当承担刑事责任?为什么?对于田某应该如何处理?

猜你感兴趣:

1.2017普法教育知识竞赛的相关考试题目

2.2017年法律知识问答题及答案

3.2017法律知识考试题库的题目

4.2017年新行政处罚法试题及答案

5.2017年依法治国考试的试题和答案

2017法律基础知识考试的试题

在生活中,法律基础知识,是可以弘扬和建设中华民族的,并且对人们树立三观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希望对你有用! 法律基础知识考试试卷选择题 1 、犯罪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 、主观过错性; B 、社会危害性; C 、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考试的题目
    知识产权法律基础知识考试的题目

    知识产权,是每个通过智力劳作所创作的成果的权利人,享有的权利,而在法律上,对知识产权也有相关的规定,因此,知识产权是受到法律保护的。下面

  • 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考试的测试题目
    大学生法律基础知识考试的测试题目

    近几年,大学生犯罪的比例呈直线上升,这也让 很多大学开始加强对学生进行法律知识的教育,并且在无形中影响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从而达到预防犯罪

  • 法律基础知识测试的判断题大全
    法律基础知识测试的判断题大全

    法律基础知识,是影响人们树立正确三观的知识,同时也能够在无形中建设和完善法律知识体系,并且有效的预防犯罪。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律

  • 2017法律基础知识测试的题目
    2017法律基础知识测试的题目

    在生活中, 法律基础知识是建设和弘扬国家的方式之一,而人们在学习中可以有效的预防犯罪,从而降低我国的犯罪率。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法律

184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