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劳动法>工资福利>加班费>

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答辩技巧有哪些

时间: 俏霞20 分享

  职工被安排加班的单位不给加班费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在仲裁开庭的时候答辩劳动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答辩技巧有哪些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答辩技巧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录音是视听资料,经过核实后,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2】单位领导说的不是保密事件,录音没有过错。这种录音受法律保护。

  【3】关键是说你“私下传播,造成严重的、恶劣的影响”

  你自己可以考虑是否有这些行为。严重到什么程度。

  单位应给出具“你私下传播,造成严重的、恶劣的影响”,的证据。

  【4】其余问题都好解决。

  你是申请人,不是被申请人,你不能使用“答辩”一词。

  【5】要把录音做成vcd,交给仲裁庭。

  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庭审程序

  根据《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的规定,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处理劳动争议案件实行仲裁员和仲裁庭制度。仲裁庭审的主要程序如下:

  一、身份核对与旁听人员登记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携带有效身份证件原件、授权委托书原件等资料按照《开庭通知书》规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仲裁庭的书记员将在候审场所对当事人及其代理人的身份、代理权限等事项进行核对,复印身份证件,并要求签到。

  按照《劳动仲裁公开审理案件办法》规定,劳动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除下列情况外,应当一律公开审理:(一)涉及国家安全和秘密的案件;(二)涉及个人隐私的案件;(三)经当事人申请,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决定不公开审理的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公开审理的案件。对于不公开审理的实件,应当当庭宣布不公开审理的理由。

  公开开庭审理的案件,公民可向仲裁委员会申请旁听,申请旁听应当提交有效身份证件。但精神病人、醉酒的人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不予批准的人不能参加旁听。仲裁委员会可根据实际情况对旁听人员发放旁听证。旁听人员必须遵守劳动仲裁庭纪律,仲裁庭应认为有必要时,可以对旁听人员实施安全检查。依法公开审理案件,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许可,新闻记者可以记录、录音、录相、摄影、转播庭审实况。

  外国人和无国籍人持有效证件要求旁听的,须经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批准,参照中国公民旁听的规定办理。外国和境外记者的旁听按照我国有关外事管理的规定办理。

  二、宣读仲裁庭纪律

  1、仲裁庭开庭期间,所有人员必须服从仲裁员的指挥。

  2、仲裁庭内要着装整洁,不得随意走动。

  3、仲裁庭内要保持肃静。开庭时不得鼓掌、喧哗和吵闹;不得使用任何通讯工具,不得进行其他妨碍仲裁的活动。

  4、未经仲裁庭许可,仲裁参加人不得发言和提问。

  5、旁听人员不得发言和提问。

  6、未经仲裁庭许可不得录音、录象或摄影。

  7、对违反仲裁庭纪律和干扰仲裁活动的人员,由仲裁员予以劝告和制止;不听劝告的,仲裁员有权作出;警告、训诫或责令退出仲裁庭,情节严重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处罚法》有关规定处罚;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三、宣布开庭

  仲裁庭纪律宣读完毕,仲裁庭首席仲裁员(独任审理的仲裁员)宣布开庭,包括审理的案件案由、仲裁庭成员姓名、书记员姓名。

  四、当事人身份核对

  当事人及其代理人陈述个人姓名、性别、民族、出生时间、原籍、现住址、现任职务、代理人与当事人的关系。仲裁庭询问当事人对对方当事人身份有无异议。

  五、权利义务告知和回避申请

  据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享有如下权利:有委托代理人、申请回避的权利,有申诉、申辩、质询、质证的权利,有请求调解、自行和解、要求裁决的权利,有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申请强制执行的权利;申请人有放弃、变更、撤回仲裁请求的权利;被申请人有承认、反驳申请人仲裁请求、提起反诉的权利。

  当事人在仲裁活动中承担如下义务:有遵守仲裁程序和仲裁庭纪律的义务,有如实陈述案情、回答仲裁员提问的义务,有对自己提出的主张举证的义务,有尊重对方当事人及其他仲裁参加人的义务,有自觉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调解、裁决文书的义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第35条的规定,如果当事人认为仲裁庭组成人员与案件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到案件的公正审理,可以申请仲裁庭组成人员回避,由仲裁委员会主任决定其回避理由是否成立。

  六、申诉与答辩

  由申请人陈述仲裁请求、事实和理由。

  被申请人对申请人的仲裁请求进行答辩,申请人当庭变更、追加、撤回仲裁请求时被申请人表示当庭答辩有困难的,仲裁庭可安排适当答辩时限。

  七、调查与质证

  在仲裁庭的主持下,对案件争议的事实进行调查,当事人及其代理人应当紧跟仲裁庭的调查进程陈述事实;经仲裁庭的允许,当事人及其代理人才可就仲裁庭未主动调查的其他事实作补充陈述。

  经仲裁庭询问,当事人明确表示对案件事实没有其他补充后,仲裁庭对案件事实部分的调查告一段落,转入证据质证程序。当事人应当在开庭前准备好全部证据的复印件(准备足够数量的副本)、按顺序理清相应原件。质证前,仲裁庭将询问当事人是否有其他证据需要当庭提交或有证据线索需要一定期限内补充提交,当事人应当将已准备好的证据一次性提交仲裁庭,或者提出延期提交证据的申请,但是否准许,需经仲裁庭许可。

  质证时,当事人应当围绕证据的真实性(包括证据形式和内容)、关联性(与争议焦点或对方证明目的的关联性)、合法性(证据来源、取证方式或证据内容本身是否合法),针对证据证明力以及证明力大小,进行质疑、说明和辩驳。质证按如下程序进行:被申请人对申请人提供(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申请人对被申请人提供(出示)的证据进行质证;申请人、

  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的时效

  《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一款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第四款规定,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本条第一款规定的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但是,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一条规定,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后产生的支付工资、经济补偿金、福利待遇等争议,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关系之日为劳动争议发生之日。

  对于2008年5月1日《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实施前已经解除或终止的劳动关系,劳动者追讨加班费的仲裁时效适用60日的规定,若劳动者在劳动关系解除或者终止之日起60日后才申请劳动仲裁,则其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班费的请求将得不到支持。对于该60日横跨新法实施前后期限的情形,仍适用60日的仲裁时效。

  对于2008年5月1日后仍存续的劳动关系,劳动者有权要求用人单位支付2008年5月1日以前及以后的所有加班费。仲裁时效适用一年的规定,自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之日起算;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关系前劳动者随时可以要求支付加班费。


猜你喜欢:

1.关于劳动仲裁的举证要求

2.关于劳动仲裁裁决书和调解书的履行

3.工作十年仲裁加班费的时效是有多久

4.工厂加班费申请劳动仲裁的时效有多久

5.佛山计件加班费的劳动争议案例

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答辩技巧有哪些

职工被安排加班的单位不给加班费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那在仲裁开庭的时候答辩劳动者需要掌握一些技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答辩技巧有哪些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关于加班费劳动仲裁答辩技巧 【1】根据,《民事诉讼法第63条,录音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加班费引起纠纷职工要怎么维权
    关于加班费引起纠纷职工要怎么维权

    在现实生活中,常常都有的人就因为加班费与单位产生了纠纷,领不到加班费,那这样要怎么维权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加班费引起纠纷职工

  • 关于加班费的计算方法都有哪些2017年
    关于加班费的计算方法都有哪些2017年

    单位在法律规定的情形下安排职工加班,就可以要求单位支付加班费,那2017年加班费是怎么计算的?都有什么计算方法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

  • 关于加班费发放规定是什么2017年
    关于加班费发放规定是什么2017年

    劳动合同法规定用人单位安排加班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劳动者支付加班费,那加班费2017年是怎么发放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关于加班费

  • 关于加班费的仲裁时效有多长时间
    关于加班费的仲裁时效有多长时间

    生活中,用人单位安排加班却不支付加班费的情况比比皆是,但是劳动者在追讨加班费时要注意时效,那仲裁时效是规定多长时间的?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17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