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法律网>司法考试>司法大全>

刑事拘留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时间: 李婉24 分享

  被采取刑事拘留的,一般是会在一定期限内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但是,刑事拘留也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定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刑事拘留的时间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刑事拘留的时间规定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日以内,提请人民检察院审查批准。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提请审查批准的时间可以延长至30日。

  人民检察院应当自接到公安机关提请批准逮捕书后的7日以内,作出批准逮捕或者不批准逮捕的决定。人民检察院不批准逮捕的,公安机关应当在接到通知后立即释放犯罪嫌疑人,并且将执行情况及时通知人民检察院。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中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10日内作出决定。在特殊情况下,决定逮捕的时间可以延长1日至4日。对于不需要逮捕的,应当立即释放。对于需要继续侦查,并且符合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条件的,依法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综上所述,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

  解除刑事拘留的注意事项

  1、应当给被拘留人《释放证明书》,并在该文书中写明释放原因。

  2、对具有刑诉讼第5条规定情形之一的除释放被拘留人外,还应撤销案件,而不能以放代撤。

  3、对机关不批准逮捕的被拘留人应立即释放,发给释放证明书。公安机关为需要补充侦查、要求复议复核的应变更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的条件

  刑事拘留必须同时具备两个条件:

  其一,拘留的对象是现行犯或者是重大嫌疑分子。现行犯是指正在实施犯罪的人,重大嫌疑分子是指有证据证明具有重大犯罪嫌 疑的人。

  其二,具有法定的紧急情形之一。对于何谓紧急情形,刑事诉讼法第61条和第132条对于公安机关的拘留和人民检察院的拘留作出了不同的规定。

  1、刑事诉讼法第80条采用列举的方式,规定对于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

  (1)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2)被害人或者在场亲眼看见的人指认他犯罪的。

  (3)在身边或者住处发现有 犯罪证据的。

  (4)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5)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

  (6)不讲真实姓名、住址,身份不明的。

  (7)有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重大嫌疑的。

  2、在刑事诉讼中,除公安机关依法拥有决定拘留和执行拘留的权限以外,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32条的 规定;人民检察院在直接受理的案件中,对于具有以下两种情形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有权决定拘留:

  (1)犯罪后企图自杀、逃跑或者在逃的;

  (2)有毁灭、伪造证据或者串供可能的。人民检察院决定拘留后,由公安机关执行。

猜你感兴趣:

1.刑事拘留保释申请书

2.刑事拘留与行政拘留的区别

3.拘留所和看守所的区别

4.关于我国刑事拘留的适用

5.刑事拘留与行政拘有何区别

刑事拘留的时间是如何规定的

被采取刑事拘留的,一般是会在一定期限内限制犯罪嫌疑人的人身自由,但是,刑事拘留也是有一定的时间规定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刑事拘留的时间规定,希望能帮到你们。 刑事拘留的时间规定 公安机关对被拘留的人认为需要逮捕的,应当在拘留后的3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都有哪些规定
    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都有哪些规定

    在生活中,很多夫妻在离婚的时候都会要求有过错的一方支付离婚损害赔偿,而在法律上,对离婚损害赔偿的时间是有规定的。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

  • 丧假的时间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丧假的时间都有哪些法律规定

    在每个工作单位里,员工都有丧假申请的权利,而在法律上,对丧假的时间也有相关的规定。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提供的丧假的时间规定,希望对你有帮助

  • 家庭暴力刑事处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家庭暴力刑事处罚的相关规定有哪些

    在生活中,家庭暴力是经常存在的,因此,在法律上对家庭暴力也有相关的刑事处罚规定。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提供的家庭暴力的刑事处罚规定,希望对你

  • 2017年刑法实施的法律法规是什么内容
    2017年刑法实施的法律法规是什么内容

    刑法,是判定所有刑事案件的依据,也是维护我国安全的法律,因此,在法律上,对刑法也有相关的规定。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刑法的法律法

22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