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知识大全 > 方法百科 > 读书技巧 > 名人怎样读书

名人怎样读书

时间: 虹静960 分享

名人怎样读书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择4月23日为“世界读书日”的灵感来自于一个美丽的传说。今天,学习啦小编为你带来了名人读书的方法。

  名人读书的方法

  华罗庚爱猜想书的谋篇布局

  著名数学家华罗庚读书的方法与众不同。他拿到一本书,不是翻开从头至尾地读,而是对着书思考一会,然后闭目静思。他猜想书的谋篇布局,斟酌完毕再打开书,如果作者的思路与自己猜想的一致,他就不再读了。华罗庚这种猜读法不仅节省了读书时间,而且培养了自己的思维力和想象力,不至于使自己沦为书的奴隶。

  侯宝林为看一本书抄10万字

  相声语言大师侯宝林只上过三年小学,由于他勤奋好学,使他的艺术水平达到了炉火纯青的程度,成为有名的语言专家。有一次,他为了买到自己想买的一部明代笑话书《谑浪》,跑遍了北京城所有的旧书摊也未能如愿。后来,他得知北京图书馆有这部书,就决定把书抄回来。适值冬日,他顶着狂风,冒着大雪,一连十八天都跑到图书馆里去抄书,一部十多万字的书,终于被他抄录到手。

  朱迅家藏上万册书

  读书是朱迅最大的爱好,她说自己是个超“宅”的人,“家里有上万册书,这是我家最大的宝贝”。说起读书故事,朱迅说,自己在日本留学和做主持人10年,渐渐习惯了日语的说话习惯和思维方式,回国后,她说话显得有点奇怪。一次,自己跟导演田壮壮吃饭,田壮壮送了一本《红楼梦》,说:“我送这本书不仅想让你读到中国最优美的文字,而且还想让你知道中国的人情世故,不要忘了自己的根在哪里。”

  朱迅说,如果有一天她不做台前工作了,就去做翻译工作或者自己写书,“这是我的梦想,不知是否能成真”。朱迅非常喜欢刘震云的作品,“我非常喜欢他的原状态。他的作品有那种‘看不见刀,但到处都是血’的犀利。他的作品我不止看一遍,看很多遍,每一遍都有不同的感受。”而对于莫言,朱迅说:“他的书在我家都是老书,从最初一开始出版我就买,书的价钱都有几毛钱的,看定价就知道走过年代的。莫言老师说‘时间是减不掉的,剪掉的都是废话’,说得特别好,我觉得做主持人也是这样。”

  朱迅透露,大学四年级曾作为交换生去英国学习一年,她喜欢上了莎士比亚,常跑到剧院去看歌剧,“如果说心中的最爱,那应该是莎士比亚”!

  孙楠不爱玩游戏,文字更精彩

  孙楠一直很喜欢看书,他家里整个二楼和走廊全部是装满书的书架。小时候,孙楠最喜欢看《三国志》,“我爸爸喜欢看《唐书》,那种线装本的古书,我也受影响,当时最喜欢看《三国志》,所以我的古文不错,都是那时候练的”。

  孙楠平时看书很杂,儿童、教育、小说、人文、历史都读,“在机场有大把时间,我不喜欢玩游戏,文字更精彩,文字的感动比其他都有意思”。孙楠读书很快,他看书不熬夜,长篇小说一般一个星期就看完了。看得最多的书是《禅师一枝花》,看了很多遍,“因为很难懂,看得比较累,晚上睡觉前动动脑子,很快就能睡着了。”孙楠推荐的书是《爱的觉醒》,“现代人太浮躁了,对外要求太多,这本书告诉你,内心的愉悦才让人感到幸福,现在大家都在追求这个,我也在追求这个,希望能通过看书得到内心的平静和愉悦。”

  作为3个孩子的父亲,孙楠觉得培养孩子看书是一种家庭氛围,所以家里有很多书,孙楠自己也看了不少教育类和儿童类书籍。他睡前也会给孩子们讲故事,讲得最多的是《西游记》。

  邓亚萍读书时喜欢站着

  被誉为“乒乓皇后”的邓亚萍5岁时就跟随父亲练习打乒乓球。上学后在坚持练习的同时,没放弃文化学习。她尤其喜欢读书,看了很多世界名著。小时候,她的身材就比同龄的孩子要矮些。一次,她问爸爸:“我怎样才能长高啊,爸爸?”他爸爸开玩笑说:“你每天少坐多站,就会长高的。”邓亚萍信以为真,打乒乓球站着,读书时也站着,后来渐渐形成了习惯。

  1997年,带着四枚奥运金牌和18个世界冠军的荣誉,年仅24岁的邓亚萍从国家队退役。退役后到清华大学外语系学习时,她就每天站着读书。她说:“虽然我早就知道站着读书不可能长高,但站着读书有个好处就是,不会睡着。”1998年2月,邓亚萍到英国剑桥大学读书时,仍然保持着这一癖好。

  蒋勤勤家中设两间书房

  清秀如水,灵气逼人的蒋勤勤,如今已是一个小男孩的妈妈了。她这个妈妈当的怎么样呢?称职不?我想蒋勤勤应该是一个好妈妈,为什么呢?因为她读书极为刻苦,她家里有两间屋子是书房,光是这一点,就是儿子的一笔财富了。蒋勤勤说,古人黄庭坚的名句“三日不读书,便觉语言无味面目可憎”,最形象地道出了读书的真谛,她上学时偶然读到这句话,对读书的好处更加深信不疑,而她在演艺圈的成功更是离不开书籍的熏陶和滋养。

  读书不是为装门面,也不是为考试,而是为丰富内心世界,提高文化修养,完善个人品格。蒋勤勤涉猎的书籍非常广泛,包括文学、历史、心理学、方言、表演学以及各个时期的畅销书。随着读书越来越多,眼界也越来越开阔,思路也越来越敏捷,看问题越来越深刻,一天不读书就浑身难受。

  蒋勤勤最喜欢的一本书是澳大利亚女作家考琳·麦卡洛所著的《荆棘鸟》。这本书对蒋勤勤的影响很深,她的内心一直希望自己就是一只追梦的荆棘鸟,同时又个性独立、倔强执著。

  高圆圆从小养成读书习惯

  高圆圆和蒋勤勤一样受妈妈影响,从小就养成了读书的习惯,她从上小学就开始看家里订的《读者》《青年文摘》《十月》之类的杂志,上中学后,高圆圆喜欢上了林清玄的散文,那些讲述禅宗,有些玄妙的小文章陪伴着她走过了极易浮躁叛逆的青春期。高圆圆坦言,中学那几年是形成人的价值观很重要的一段时间,林清玄的文章对她的影响很大,他让她懂得人应该花时间维护的是情感,包括亲情、友情,同时他让她能够保持一种平和的心态,注重发现生活中美好的小细节。

  上大学后,高圆圆看书的时间一下子多了起来,甚至连“上课都在看闲书”。书的范围也更广了,余秋雨、余华、张贤亮、萨特,只要是自己感兴趣的,或者别人推荐的,都会拿来看。她家里有两个通顶的灰色大书柜,每格的高度都不相同,是高圆圆量好了书的不同尺寸,找人定做的。书柜里按照作者的国籍、地区分门别类地摆放着几百本书,有中国的,外国的。

  读书的好处

  1、刺激精神

  研究表明保持精神亢奋可以减缓(甚至可能避免)老年痴呆症和精神错乱。因为保持你大脑的活跃和忙碌可以防止它失去能力。就像身体的其他肌肉一样,大脑也需要通过锻炼来保持它的强壮和健康,因此那句话“不用就没用”特别适用于你的大脑。研究发现:做谜题、玩游戏例如国际象棋同样有助于刺激大脑认知能力。

  2、减轻压力

  无论你在工作上、个人交际中又或者日常生活中其他无尽的事情中承受多大的压力,当你沉浸于一个好的故事时,所有的压力都会消失不见。一本好的小说可以带你进入另一个境界,而一篇迷人的文章将会分散你的注意力,让你享受现有的时刻,忘记压力,享受放松。

  3、增加知识

  你所读的所有东西都会给你的大脑带来新的信息,而你永远无法知道什么时候它们就会派上用场。你掌握的知识越多,对于将来所面对的挑战,你就准备的越充分。此外,这里还有很多引人深思的事情:你是否发现过自己处于悲惨的情形,但是请记得尽管你可能失去一切:你的工作、财产、金钱甚至你的健康,但是你永远不会失去知识。

  4、扩充词汇

  它伴随着上面的话题:你读的越多,你碰到的词增加的也就越多。而它们也将不可避免的会出现在你每日的词汇中。发音清楚,用词得当在任何工作中都很重要。意识到你可以很自信的跟你的上司说话,这将极大地增加你的自尊心。它甚至有助于你的事业发展。相比那些词汇匮乏、对文学、科学突破和全球事件缺乏敏感度的人而言,那些在各种话题上都很博学、健谈、知识渊博的人更快(也更经常)得到提升。

  读书对于学一门新的语言也至关重要。因为非母语者会在文章中碰到词汇,这将让他们的口语和书写更加流畅。

  5、提高记忆力

  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你就必须分清楚它们的任务、它们的背景、野心、历史以及细微的差别,同时也必须记住贯穿故事适中的多角的复杂的情节,这只是要记得很小的一部分,但是大脑是一个很奇妙的器官,它能很轻松的记住这些东西。令人惊讶的是,你创造的每一个新的记忆将打新的神经链(大脑路径)并且同时加强已存在的路径,这将帮助你召回短期记忆同时也将稳定血液。这是多酷啊?

  6、增强分析思维能力

  你是否曾经读过引人入胜的推理小说并且在小说读完之前自己就解开了谜题?如果是的话,你就可以通过记录并整理所有提供的细节,利用批判、分析的思维去分析侦探小说。

  在评论情节的时候我们同样需要分析细节的能力;来界定它不是一篇好的小说,人物发展是不是切当,故事情节是不是顺畅,等等……。如果你有机会和其他人讨论那本书,你将能很清楚的表明自己的观点,因为你已经考虑过小说所涉及的各个方面了。

  7、提高集中注意力

  在我们网络疯狂的时代,当我们每天多任务同行时注意力将会立马被分散到一百万个不同的方向。在简单的五分钟的内,一般人将会把他们的时间分在做工作、查看邮件、和几个人聊天(通过视频聊天、网络电话,等等……),留意微博、查看他们的智能手机和工友互动上。这种类似加法的行为提升了我们的压力水平,同时降低了我们的生产率。

  当你读一本书的时候,你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故事上。世界上的其他事将会消失,而你将沉寂于有趣的每一个细节里。在工作之前尝试着读15-20分钟(例如:在你早上去上班的公交车上),当你到办公室的时候你将会很惊讶的发现你的注意力是多么的集中。
猜您感兴趣:

1.名人怎样读书的名言

2.名人怎样读书的名言警句

3.名人的读书方法

4.读书技巧之名人读书方法

5.名人的读书方法有哪些

6.名人的读书方法汇总

7.名人的读书方法:卢鹤绂谈读书

2698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