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

时间: 素雯896 分享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

  期末将至,那么七年级的同学应该怎样应付期末考试呢?怎样在这个阶段尽量提高复习效率呢?小编建议同学们要做做复习题,加深知识的巩固。下面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希望对您有用。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第一部分

  一、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共20分)

  1. 给下面加点字注音,写在横线上。(2分)

  倔强________卷帙________

  骇人听闻________锲而不舍________

  2. 根据拼音在方格内写出汉字,注意书写的整洁、美观,然后从下面四个词语中任选一例,说说记忆该字的方法。(5分)

  màn不经心huì人不倦惊慌失cuò根深dì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结合语境,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 经过一段时间的酝酿,大家都充分地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酝酿:考虑。

  B. 关注并认真推敲极其普通甚至一闪念的想法,就是非凡灵感产生的过程。

  推敲:反复琢磨。

  C. 春游的路上,花枝招展的小姑娘们兴奋地说笑个不停。

  花枝招展:形容小姑娘头戴的花枝迎风摆动的样子。

  D. 动荡的局势已经不可救药,这个国家的人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

  不可救药:比喻局势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

  4. 下列文学常识搭配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李白——唐朝

  B. 《济南的冬天》——老舍——“人民艺术家”

  C. 《皇帝的新装》——安徒生——丹麦

  D. 《七颗钻石》——列夫·托尔斯泰——俄国

  5. 古诗文默写(7分)

  (1)_________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论语》)(1分)

  (2)盈盈一水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迢迢牵牛星》)(1分)

  (3)晴空一鹤排云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秋词》)(1分)

  (4)韩愈在《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写春雨可贵,草色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5)请你从课外阅读的积累中写出两个含有典故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6. 小王叔叔的古玩店要开张了,请你从下面为他挑选一副对联贴在店内。( )(2分)

  A. 欲知今古千年事,且读中西万本书

  B. 残碑遗墨流千古,秦砖汉瓦列一堂

  C. 石火电光空有影,镜花水月总无痕

  D. 千古英雄千古事,一声箫管一声秋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第二部分

  二、专题探究。(共5分)

  7. 竹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一直以来,在许多文字材料中,竹被赋予了不同的精神品质。请仔细阅读下面几则材料,回答问题。(5分)

  材料一: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材料二: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

  材料三:未出土时便有节,及凌云处尚虚心。

  (1)从上面三则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人们赋予了竹子哪些精神品质?(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竹与梅、兰、菊并称为“花中四君子”,它们历来为人们所赞美,留下了不少诗词名句。请你在梅、兰、菊中任选其一,默写一个与之相关的诗词名句。(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第三部分

  三、阅读文言文,按要求回答问题。(共12分)

  (一)

  梵天寺木塔

  钱氏据两浙时,于杭州梵天寺建一木塔,方两三级,钱帅登之,患其塔动。匠师云:“未布瓦,上轻,故如此。”乃以瓦布之,而动如初。无可奈何,密使其妻见喻皓之妻,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皓笑曰:“此易耳,但逐层布板讫,便实钉之,则不动矣。”匠师如其言,塔遂定。盖钉板上下弥束,六幕相联如箧,人履其板,六幕相持,自不能动。人皆伏其精练。

  8. 请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匠师如其言如:_________

  (2)人履其板履:_________

  9. 请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2分)

  贻以金钗,问塔动之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为什么喻皓采用“布板”“实钉”的方法就使木塔稳固了?请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 本文写人着墨不多,却很生动。“密使其妻”写出了匠师怎样的心态?一个“笑”字透露出喻皓什么样的心理?(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文(共40分)

  那夕阳中的一行飞雁,那枝头上的一片红叶,那废墟里的半边楼台……是一种美;那离家时重复的一句叮咛,那挫折时伸来的一支手臂,那乏味时传来的一首乐曲……也是一种美。享受美的时候,也就是心动的时候。请以《心动的时候》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1. 写景或叙事,要写出真情实感。

  2. 注意书写规范整洁,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及文章修改符号,不少于600字。


初一苏教版上册语文复习试题相关文章:

1.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专题复习题试题及答案

2.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练习题

3.苏教版七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复习题

4.苏教版初一上册语文期末复习检测试题

5.苏教版七年级语文复习题

2280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