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时间: 威敏1027 分享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知识归纳是一种非常好的化学学习方法,可以帮助记忆和理解。下面学习啦小编整理了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供你参考。

  沪教版化学中考复习资料

  开启化学之门

  ⑴物理变化?同一种物质的三态变化(如?水结成冰)?挥发(如?浓盐酸、浓氨水的挥发)?蒸馏(如?分离液态空气制氧气、炼制石油)?灯泡发光?活性炭、木炭的吸附作用?导电、导热?(蒸发或冷却)结晶等

  ⑵化学变化?一切燃烧?光合作用、动植物的呼吸作用?金属生锈(氧化)?炼钢、炼铁、煤的干馏?酸碱指示剂变色(如?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食物腐败、酒醋的酿造、农家肥的腐熟?生米煮成熟饭、衣服穿久了褪色?变质、腐蚀、中毒等

  ⑶不能确定是化学变化还是物理变化的?爆炸(火药爆炸是化学变化?蒸汽锅炉爆炸是物理变化)?石灰水变浑浊(通CO2变浑是化学变化?加热析出Ca(OH)2是物理变化)

  ⑷两种变化的关系?

  ①宏观区别?是否生成了新物质(或原物质是否改变了)

  ②微观区别?是否产生了新分子(或原分子是否改变了)

  ③联系?物质在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同时有物理变化发生。

  ⑸碳酸氢铵(化学式NH4HCO3)受热易分解?要密封保存在阴凉处?CO2和SO2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但SO2能使KMnO4溶液褪色而CO2不能。

  绿色粉末碱式碳酸铜(俗称铜绿)加热后?①绿色粉末变成黑色?②管口出现小水滴?③石灰水变浑浊。

  镁是银白色固体?但在空气中久置的镁带表面呈黑色。

  氯化氢气体(HCl)和氨气(NH3)接触?会立即产生大量白烟(因为反应生成了NH4Cl白色固体)

  硝酸银溶液(无色)与碘化钾溶液(无色)混合?产生黄色沉淀(因为生成了碘化银)

  ⑹物理性质?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延展性、溶解性、挥发性、导电性、吸附性等。

  ⑺化学性质?可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金属活动性、活泼性、稳定性、腐蚀性、毒性、酸碱性等。

  ⑻两种性质的区别?物性与化学变化无关?化性与化学变化有关。

  ⑼物质的组成、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制法。

  ⑽佛来明发现青霉素、拉瓦锡研究空气成分、我国首先研制出结晶牛胰岛素、门捷列夫创制周期表、居里夫妇发现钋和镭、诺贝尔研究炸药、2000年诺贝尔奖获得者研究导电塑料。

  ⑾探究面粉、葡萄糖等有机物是否含碳元素的实验方法(烧焦)

  我们身边的物质

  (空气)

  1、空气中氧气含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红磷(不能用木炭、硫磺、铁丝、镁带等代替)燃烧时有大量白烟生成?②冷却后?打开止水夹?进入集气瓶的水约占集气瓶1/5体积。 若测得水面上升小于1/5体积的原因可能是?①红磷不足?氧气没有全部消耗完②装置漏气③没有冷却到室温就打开止水夹?④没有预先在导管中装满水

  2、法国化学家拉瓦锡提出了空气主要是由氧气和氮气组成的。舍勒和普利斯特里先后用不同的方法制得了氧气。

  3、空气的成分按体积分数计算?大约是氮气为78%、氧气为21%(氮气比氧气约为4? 1)、稀有气体(混合物)为0.94%、二氧化碳为0.03%、其它气体和杂质为0.03%。空气的成分以氮气和氧气为主?属于混合物。

  4、排放到大气中的有害物质?大致可分为粉尘和气体两类?气体污染物较多是SO2、CO、NO2?这些气体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和工厂的废气。

  5、捕捉空气(获得某处气体样品)的实验方法?①用一个集气瓶?装满水?到某处后?将水倒掉?盖好集气瓶即可。②用一个干瘪的气囊?到某处后撑开、扎紧口即可。③用一个注射器到某处吸取即可。

  (水)

  1、水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江河、湖泊和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3/4?人体含水约占人体质量的2/3。淡水资源却不充裕?地面淡水量还不到总水量的1%而且分布很不均匀。

  2、水的污染来自于①工厂生产中的废渣、废水、废气?②生活污水的任意排放?③农业生产中施用的农药、化肥随雨水流入河中。

  3、预防和消除对水源的污染?保护和改善水质?需采取的措施?①加强对水质的监测?②工业"三废"要经过处理后再排放?③农业上要合理(不是禁止)使用化肥和农药等。

  4、电解水化学方程式为?2H2O通电2H2↑+O2↑实验可证明?①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②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成原子?而原子却不能再分。

  5、电解水中正极产生氧气?负极产生氢气?体积比(分子个数比)为1? 2?质量比为8? 1?在实验中常加稀H2SO4和NaOH来增强水的导电性。通的是直流电。

  6、硬水指含有较多钙、镁离子(Ca2+、Mg2+)的水。 检验硬水的方法?加入肥皂水?搅拌?若泡沫很少?还形成白色垢状物?则为硬水。 用玻璃棒蘸取硬水?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一定会留下白色固体?但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后留下白色固体的不一定为硬水。 使硬水软化的方法?①煮沸?②蒸馏。(方法①更简便?方法②更彻底)

  (O2、H2、CO2、CO、C)

  1、氧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大?不易溶于水?液氧是淡蓝色的。 氢气是无色无味?密度最小?难溶于水。 二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碳酸气)。干冰是CO2固体。 一氧化碳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难溶于水。 甲烷是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小?极难溶于水。俗名沼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CH4)

  2、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碳元素的单质?金刚石(C)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石墨(C)是最软的矿物之一?金刚石和石墨的物理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碳原子排列的不同。活性炭、木炭具有强烈的吸附性? CO和CO2的化学性质有很大差异的原因是?分子的构成不同。 生铁和钢主要成分都是铁?但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含碳量不同。

  3、反应物是固体?需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O2的发生装置。 反应物是固体与液体?不需要加热?制气体时则用制H2的发生装置。

  密度比空气大用向上排空气法难或不溶于水用排水法收集

  密度比空气小用向下排空气法

  CO2、HCl、NH3只能用向上排空气法?NH3只能用向下排空气法CO、N2、

  (NO)只能用排水法

  4、①实验室制O2的方法是?加热高锰酸钾(方程式) H2O2--?KMnO4-- 工业上制制O2的方法是?分离液态空气(物理变化) 原理?利用N2、O2的沸点不同?N2先被蒸发?余下的是液氧(贮存在天蓝色钢瓶中)。

  ②实验室制H2的方法是?常用锌和稀硫酸或稀盐酸 (不能用浓硫酸和硝酸?原因?氧化性太强与金属反应不生成H2而生成H2O)(也不能用镁?反应速度太快了?也不能用铁?反应速度太慢了?也不能用铜?因为不反应)Zn+H2SO4-- Zn+HCl-- 工业上制H2的原料?水、水煤气(H2、CO)、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化学变化)

  ③实验室制CO2的方法是?大理石或石灰石和稀盐酸。不能用浓盐酸(产生的气体不纯含有HCl)?不能用稀硫酸(生成的CaSO4微溶于水?覆盖在大理石的表面阻止了反应进行)(大理石粉末和稀硫酸可以反应)。CaCO3+HCl-工业上制CO2的方法是?煅烧石灰石CaCO3-

  5、氧气是一种比较活泼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助燃性?是一种常用的氧化剂。

  ①(黑色)C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氧气中比在空气中更旺?发出白光。

  ②(黄色)S和O2反应的现象是?在空气中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蓝紫色的火焰?生成刺激性气味的气体(是SO2?但在叙述现象时不能说出来)。

  ③(红色或白色)P和O2反应的现象是?冒白烟?生成白色固体(是P2O5?不能说)。(用于发令枪)

  ④(银白色)Mg和O2反应的现象是?放出大量的热?同时发出耀眼的白光?生成一种白色固体(是氧化镁?不能说)。(用于照明弹等)

  ⑤(银白色)Fe和O2反应的现象是?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是Fe3O4?不能说)?

  注意点?预先放入少量水或一层沙?防止生成的熔化物炸裂瓶底。

  ⑥H2和O2的现象是?发出淡蓝色的火焰。

  ⑦CO和O2的现象是?发出蓝色的火焰。

  ⑧CH4和O2的现象是?发出明亮的蓝色火焰。 酒精燃烧C2H5OH+O2

  6、H2、CO、C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①可燃性②还原性

  ①可燃性H2+O2-可燃性气体点燃前一定要检验纯度?H2的爆炸极限为

  4~74.2% CO+O2- C+O2-(氧气充足)C+O2-(氧气不足)

  ②还原性H2+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有水珠出现

  C+CuO-黑色变成红色?同时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CO+CuO-黑色粉末变成红色?产生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7、CO2①与水反应?CO2+H2O-(紫色石蕊变红色)

  ②与碱反应?CO2+Ca(OH)2-(检验CO2的方程式)

  ③与灼热的碳反应?CO2+C高温2CO

  ①除杂?CO[CO2]通入NaOH溶液CO2+NaOH-

  CO2[CO]通过灼热的氧化铜CO+CuO-(不能用点燃的方法)

  CaO[CaCO3]只能煅烧CaCO3-

  ②检验?CaO[CaCO3]加盐酸CaCO3+HCl-

  ③鉴别?H2、CO、CH4可燃性的气体?看燃烧产物

  H2、O2、CO2?用燃着的木条?鉴别CO2和SO2用紫红色的KMnO4溶液

  [(H2、CO2)?(O2、CO2)?(CO、CO2)]用石灰水等

  8、氧气的用途?供给呼吸?支持燃烧?氮气的用途?(充入灯泡或膨化食

  品袋中)做保护气、生产氮肥等?稀有气体用途?充入霓虹灯、充氦气球、焊接金属时的保护气?二氧化碳的用途?温室肥料、灭火、干冰(固体二氧化碳)用作致冷剂?进行人工降雨、制造云雾、食品保鲜。

2692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