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 > 学习方法 > 通用学习方法 > 复习方法 >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有哪些

  好学生少不了好的学习方法,好的学习成绩少不了好的复习资料,还在等什么,赶紧戳进来看看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的资料,希望大家喜欢!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一

  第一单元 地球

  第一课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 人类对地球的认识:①我国周代“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的盖天说

  ②我国东汉张衡提出的“浑天说”,认为“天之包地,如壳之裹黄”

  ③1522年,麦哲伦船队环球航行成功;

  ④1961年,苏联宇宙员加加林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亲眼目睹地球是个球体的人.

  2. 地球真正的形状: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3. 地球的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约5.1亿平方千米.

  第二课 在地球仪上认识经纬网

  1. ①北极——地轴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②南极——地轴南端与地球表面的交点;③地轴——假想的地球旋转轴;④赤道——地球表面与南、北极点距离相等且与地轴垂直的大圆圈.

  2. 经线与纬线:在地球仪上,与赤道平行的圆叫做纬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与赤道垂直的半圆叫做经线,也称子午线.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在地球仪上经纬线可以画无数条.

  3. 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4. 赤道是划分纬度的起点,定为0°纬线;国际上规定,以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为0°经线,也称本初子午线.

  5. 纬度:北半球:0°至90°N,南半球:0°至90°S.

  经度:东半球:0°往东至180°,西半球:0°往西至180°.

  6. 赤道把地球划分为南、北两半球.国际上习惯用20°W和东经160°E组成的经线圈把地球划分为东、西两半球.

  经度划分与东西半球划分示意图:

  说明:经度小于20°的西经在东半球,经度小于160°的东经也在东半球;其余的都在西半球.(小小在东,大大在西)

  7. 0°—30°为低纬度,30°—60°为中纬度,60°—90°为高纬度.

  8.普通经纬网的判读:

  第三课 地球的自转

  1. 地球绕着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在北极上空看地球自转呈逆时针,从南极上空看呈顺时针).自转的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天.

  2. 昼夜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昼夜更替的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3. 在同纬度地区,相对位置偏东的地点要比位置偏西的地点早看到日出,这样时刻就有了早迟之分,这种在东西方向上由于经度不同而形成的不同时刻,称为地方时.

  4. 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昼夜更替,地方时.

  第四课 地球的公转

  1. 地球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公转,地球公转的方向也是自西向东的,周期为一年,约为

  365天.

  2. 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地轴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其北端始终指向北极星附近.地球在公转轨道的位置不同,受太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从而形成了四季的变化,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相反.

  3.关于二分二至日:

  (1)回归线: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纬23.5°之间有规律地往返运动,所以称这两条纬线为回归线.23.5°N叫北回归线,23.5°S叫南回归线,它们是太阳直射点能够到达的最北和最南界线,一年有一次直射,而它们之间的地区一年有两次直射,它们之外地区没有太阳直射.

  (2)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北极圈以北出现极昼现象.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变短,但依然昼长夜短;9月23日前后,太阳又一次直射赤道,全球又一次昼夜平分.之后,太阳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北半球昼继续变短;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最短夜最长,北极圈以北出现极夜.之后,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北半球昼变长,但依然昼短夜长;直到次年春分,太阳直射点再次回到赤道,全球再次昼夜平分.南半球与北半球昼夜长短情况、出现极昼极夜情况、季节都相反.

  (3)北半球的人们通常将3、4、5月作为春季,6、7、8月作为夏季,9、10、11月作为秋季,12月及次年1、2月作为冬季.由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的中纬度地区,既无阳光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所以四季变化最为明显.

  4. 人们根据不同纬度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将地球划分为五带(北寒带、南寒带、北温带、南温带、热带).热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最多,终年炎热,有太阳直射现象;温带地面获得的光热比热带少,比寒带多,四季变化比较明显;寒带地面获得的热量很少,终年寒冷,有极昼、极夜现象.

  5. 北半球夏季,大部分地区日出早,日落晚,昼长夜短,正午时分太阳高度大;冬季正好相反.

  6. 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四季变化、地球五带的形成.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二

  第二单元 地图

  第一课 地图的基本要素

  1. 地图的三要素:方向,比例尺,图例和注记.

  2. 地图上判定方向的方法有三种:①通常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②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来确定方向.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用经纬网来确定方向.

  3. 比例尺:线段式,数字式,文字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单位要统一) .

  4. 比例尺大小不同,表示的实际范围不同,表示的内容详略程度不同.当图幅大小相同时,比例尺越大,地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小,表示的内容越详细.

  第二课 地图的判读

  1. 海拔是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也称作绝对高度.相对高度是一个地点高出另一地点的垂直距离.

  2. 地球表面各种各样的形态,总称地形.常见的地形有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

  3. 在地图上,将海拔相同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高线,用等高线表示高低起伏的地图叫做等高线地图.将水域中深度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的线,叫做等深线.

  4. 不同地形的等高线特点:

  山峰:中间高,中间低,等高线闭合.

  陡崖:等高线重叠在一起.

  鞍部:两个山峰之间的低地为鞍部.

  山脊:中部高,两边低,等高线向低处突出.

  山谷:两边高,中间低,等高线向高处突出.

  缓坡、陡坡:坡度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坡度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

  第三课 地图的应用

  地图家族新成员:影像地图,电子地图等.

  人教版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资料三

  第三单元 海洋与陆地

  第一课 海陆的分布

  1. 陆地:29%,海洋:71%.三分陆地,七分海洋.无论怎么划分,地球上任何两个面积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2. 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包围、分隔,其中面积广大的陆地称为大陆,面积较小的称为岛屿,大陆与其附近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陆地分为七个大洲.

  3. 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大洲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4. 亚洲与欧洲大陆连为一体,称为亚欧大陆.

  大洲之间的分界线: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和大高加索山脉——亚、欧两洲的分界线.亚非两洲的分界线——苏伊士运河.南、北美洲的分界线——巴拿马运河.直布罗陀海峡——欧、非两洲分界线.白令海峡——亚、北美洲分界线.德雷克海峡——南美、南极洲分界线.

  5. 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大洋面积从大到小排列)

  第二课 海陆的面貌

  1. 各大洲地形的主要特点:

  亚洲:地形复杂多样,中间高,四周低,以高原、山地为主.

  欧洲:地形以平原为主.

  非洲:地形以高原为主,被称为“高原大陆”.

  大洋洲:地形分为三部分,西部是高原,中部是平原,东部是大分水岭.

  南北美洲:西部是山地,往东是平原和高原.

  2. 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亚洲);最长的山脉——安第斯山脉(南美洲);

  最大的平原——亚马孙平原(南美洲);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洲);

  最大的盆地——刚果盆地(非洲); 最高的高原——青藏高原(亚洲).

  3. 地球最低处:地处太平洋西岸的马里亚纳海沟(-11034米);

  最高处:珠穆朗玛峰(8844.43米).

  4. 海底地形类型:大陆架、大陆坡、洋盆、海岭、海沟.

  第三课 海陆的变迁

  1. 促使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一种来自地球内部,如地壳运动、火山运动、地震等;另一种来自地球的外部,如流水、风力、海浪等.

  内力:地壳运动形成喜马拉雅山脉;火山喷发形成长白山天池;火山作用形成五大连池.

  外力:流水侵蚀形成的长江三峡;风力侵蚀形成的塔里木盆地的风蚀地貌.

  2. 德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的大陆漂移学说:2-3亿年前,地球上只有一块大陆(联合大陆);以后大陆逐渐解体、分裂,漂移到现在的位置,形成了目前海陆分布的格局.

  3. 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板块构造学说将全球划分为六大板块,板块内部相对稳定,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比较活跃.

  4. 六大板块: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美洲板块、太平洋板块、非洲板块、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以海洋为主.

  5. 板块运动,有的地方表现为张裂,有的地方表现为挤压.张裂——形成裂谷和海洋;挤压——形成高山、岛弧链或海沟.

  6. 用板块构造学说解释下列现象:红海不断扩张(处在非洲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张裂边界)、喜马拉雅山不断长高(处于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挤压边界)、地中海不断缩小(处于亚欧板块和非洲板块的挤压边界)、大西洋扩张(处在美洲板块和非洲板块的张裂边界).

  7. 全球90%以上的地震和火山分布在环太平洋沿岸地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世界火山、地震带主要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

猜你喜欢:

1.初中生地理天气与气候知识点

2.七年级地理人教版上册知识点归纳

3.七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人教版

4.初中地理会考总复习:天气与气候

5.人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提纲有哪些

3727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