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学习方法>通用学习方法>复习方法>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有哪些

时间: 欣怡1112 分享

  面对即将到来的地理考试,同学们要做好复习了,那么湘教版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有哪些?请看下文,以下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给大家的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希望可以帮到你!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一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一节 我们身边的地理知识(课本2—5页)

  1、以风车而著名的国家是荷兰。

  2、阿拉伯人的传统服装多是身穿白色长袍,头戴头巾,这种打扮的原因是反射阳光、抵挡风沙。

  第一章 让我们走进地理 第二节 我们怎样学地理(课本6—12页)

  1、在地图的家族中分为两类包括: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

  2、每幅地图上都具备的要素包括:比例尺、 方向 、图例和注记。

  3、地图上的方向:

  ①有指向标的地图,指向标箭头一般指向北方;

  ②没有指向标的地图,通常采用“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方向。

  ③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根据经纬线判断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4、比例尺:就是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①比例尺是个分数式,分母越大比例尺就越小。现有1:1000和1:2000两个比例尺,较大比例尺是_______,较小比例尺是_______。

  ②所画地图范围越大(如中国地图),内容就越简略,选用比例尺越小,

  ③所画地图范围越小(如北京地图),内容就越详细,选用比例尺越大。

  ④比例尺的三种表示方式: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5、图例和注记:判断常用图例:

  第二章 地球的面貌 第一节 认识地球(课本14—21页)

  1、①历史上首次实现了人类环绕地球一周航行的航海家是葡萄牙(国)的麦哲伦;

  ②地球的真实形状是一个两极略扁、赤道略鼓的不规则球体。

  2、地球有多大: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地球的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3、赤道是指在与南极、北极距离相等的地方画的圆圈。赤道把地球平分成南、北两个半球。

  4、纬线的特征:a 都指示东西方向;

  b 形状都是圆(极点除外);

  c 长度不相等,其中最长的纬线是赤道;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长度越来越短。

  5、纬度的划分:

  ①赤道的纬度是0°,赤道以北称为北纬(用字母N表示),赤道以南称为南纬(用字母S表示)。

  ②北极的纬度是90°N,南极的纬度是90°S。

  ③从赤道向两级,纬线的度数逐渐增大(增大、减小)。

  6、低纬度范围是0°— 30°;中纬度范围是30°— 60°;高纬度范围是60°— 90°。

  7、经线的特征:a 都指示南北方向; b 形状都是半圆; c 长度都相等,

  8、经度的划分:

  ①把经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经线作为经度的起点线,又叫本初子午线线,其经度为0度。

  ②从0°经线向东的180°称为东经(用字母E表示),以西的180°称为西经(用字母W表示)。

  ③经度变化规律:由0°经线向东西逐渐增大

  9、一个经线圈由2条经线组成,它们的位置关系是相对的。如50°E和130°W、140°W和_______都能组成经线圈。

  10、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哪个经线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东西半球的划分:20°W,160°E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二

  1、海陆分布: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特点。

  比例:海洋占地球表面积的71%,陆地占地球表面积的29%。三分陆地,七分海洋。

  分布: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分布在北半球;海洋主要分布在南半球。

  (2)七大洲和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识记P29图2.6

  ①七大洲:(面积从大到小)亚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南极洲、欧洲、大洋洲。(亚非北南美,南极欧大洋)

  ②四大洋: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大印北)

  ③洲界:

  亚洲与非洲:苏伊士运河;

  北美洲与南美洲:巴拿马运河

  亚洲与欧洲: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土耳其海峡【亚洲和欧洲连在一起叫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分界线最长,自北向南分别是山、河、海(世界最大内陆湖)、山和海、海峡。】

  亚洲与北美洲:白令海峡

  画图: 地理书第33页 图2.6 大洲的分布、 图2.7 亚洲与欧洲、非洲的分界

  2、海陆变迁:

  (1)海陆变迁的原因:地壳运动(喜马拉雅山发现海洋生物化石三叶虫等:海——陆)、海平面升降(台湾海峡看到人类活动痕迹:陆——海)、人类活动(荷兰填海造陆:海——陆)

  大陆漂移假说:(魏格纳提出)2亿年前地球陆地是一个整体——分裂——分离——七大洲四大洋:

  (2)知道板块构造学说,说出世界著名山系及火山、地震分布与板块运动的关系。识记P37图2.19

  20世纪60年代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岩石圈由七大板块组成即欧亚板块、北美洲板块、南美洲板块、非洲板块、太平洋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其中太平洋板块几乎全部是海洋。一般来说,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是世界火山、地震的集中分布地带。

  ① 世界两大火山、地震带:

  a) 地中海 — 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

  b) 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② 阿尔卑斯山(欧洲):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交界处。

  喜马拉雅山(亚洲):位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科迪勒拉山系(美洲):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地中海将消失:位于欧亚板块与非洲板块的挤压碰撞处

  红海将扩大:位于印度洋板块与非洲板块张裂地区。

  七年级地理复习资料三

  一、多变的天气

  1、天气与我们的生活:知道“天气”和“气候”的区别:

天气

气候

概念

一个地方短时间里阴晴、风雨、冷热等的大气状况

一个地方多年的天气平均状况

区别

1短时间 2、经常变化

1、长时间 2、变化不大

联系

两者都是指大气的状况,气候是对长时间天气的综合

  2、天气预报图

  (1)气象预报图(卫星云图):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陆地,白色表示云雨区。不同地区,云层厚度是不同的。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后。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2)天气符号图

  画图:地理书第49页 图3.5 常用的天气符号

  (3)天气预报图:通常,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阴晴、风雨、气温和降水的情况。

  知道:①.降水的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②.气温是大气冷热的程度,气温的单位一般用℃表示,读作摄氏度。

  ③.风力和风向的表示方法。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风力指风的大小。

  ④.污染指数与空气质量等级:指数小,质量好;级别大,质量差

  二、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气温的变化

  气温的日变化: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14时); 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会计算气温日较差。气温的日较差:某地一天中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之差。)

  气温的年变化:一年中,北半球气温,大陆上7月最高,1月最低; 海洋上8月最高,2月最低;南半球则相反。(会计算气温年较差。气温年较差:一个地方的月平均气温最高值同月平均气温最低值之差。)

  2、会使用气温资料,绘制气温曲线图,并读图说出气温的变化规律。

  3、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1)等温线:同一时间气温相同的点连在一起组成的线。

  (2)世界气温的分布规律:P53图3.17

  ①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气温从低纬度向高纬度递减)

  ② 同纬度地带,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③ 在山地,气温随着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2.空气质量: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

空气质量级别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五级

污染指数

0~50

51~100

101~200

201~300

300以上

空气质量状况

轻度污染

中度污染

重度污染

  三、降水与降水的分布

  1、降水的形成

  ①降水的概念: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

  ②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

  ③测量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

  ④降水的形成必须具备的条件:(暖湿气流上升运动)

  2、学会阅读世界年平均降水分布图,说出世界降水分布的差异。P56图3.21

  ① 从赤道向两极年降水量逐渐减少。

  ② 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③ 在温带地区,大陆内部降水少,沿海地区降水多。

  ④ 在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⑤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区是赤道附近;最贫乏的是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

  ⑥ 世界降水量最丰富的地方是印度的乞拉朋齐(世界“雨级”);最少的地方是阿塔卡马沙漠(世界“干极”)。

  3、使用降水资料,绘制降水量柱状图,并读出降水的变化规律。

  四、世界的气候

  1、降水的季节变化

  2、影响气候的因素和气候类型的分布

  (1)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试举例分析。

  纬度位置影响——赤道地区终年炎热,而南极大陆则冰雪覆盖

  海陆位置影响——新疆塔里木盆地气候干燥,同纬度的北京气候比较湿润

  地形影响——台湾岛台湾山脉东侧降水比西侧多。(青藏高原纬度较低,但是气候寒冷)

  (2)气温和降水是气候的两大要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低纬度气温高,高纬度气温低

赤道附近多,两极地区少,从赤道向两极越来越少(限于大陆东岸地区)

海陆位置

同纬度地区,夏季陆地气温高,海洋气温低;冬季陆地气温低,海洋气温高

从沿海到内陆降水越来越少(温带地区最明显)

地形

在山地,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山地的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3)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亚欧大陆东岸、内部、西岸的气候类型

  大陆东岸:亚热带季风和季风性湿润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大陆内部:温带大陆性气候

  大陆西岸:地中海气候,温带海洋性气候。

  (4)世界主要气候类型及分布

  ①热带主要气候类型

  a.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地区,全年高温多雨。

  b.热带草原气候:主要分布在非洲和南美洲热带雨林气候的南北两侧。终年高温,一年中有明显的干季和湿季。

  c.热带季风气候:以亚洲南部、东南部的印度半岛和中南半岛最为显著。这种气候终年高温,一年中也可以分为旱雨两季,风向随季节而变化。旱季,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干旱少雨;雨季,风从海洋吹向陆地,降水集中。

  d.热带沙漠气候:主要分布在南北回归线附近的大陆西岸和内陆地区,这种气候降水量稀少,终年炎热干燥,地面有大片的沙漠。

  ②温带的主要气候类型

  a.温带和亚热带季风气候:分布在亚洲的东部地区。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亚热带是低温少雨)。大致以1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为界,此线以北为温带季风气候,以南为亚热带季风气候。

  b.地中海气候:主要位于大陆西岸的30°~40°地区,以地中海沿岸分布最集中,夏季炎热干燥,冬季温和多雨。

  c.温带大陆性气候:主要分布在中纬度内陆地区,冬冷夏热,气温变化大,降水量较少,集中在夏季。

  d.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40°~60°中纬度地区大陆西岸,以欧洲西部分布最广,全年温和多雨,气温和降水的年变化比较小。

  ③寒带气候:分布在南极洲和北冰洋沿岸;终年寒冷。

  ④高原山地气候:分布在高山、高原地区;气候复杂,有垂直变化。

猜你喜欢:

1.初中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2.七年级上册地理复习资料

3.七年级地理知识点归纳

4.初中地理复习资料大全人教版

5.七年级上册地理期末复习资料

3775465